儘管生活一波三折,但生命依然美好可期

——書評《你願意陪我喝杯茶嗎?》

文/賈同學

你會以怎樣的態度過一生?

生活中有幸福、有平淡、有曲折、有驚喜,有挫敗也有苦難,對於那些不期而遇的經歷,你做好應對的準備了嗎?

這是一個看似飄渺的話題,卻關係到每一個人。在多數優秀的人都在追求科技進步、醫療發展、經濟建設的時候,西班牙作家弗朗西斯·米亞萊斯安赫萊斯·多尼亞特將關注點和精力投入到了這個問題上來。

他們注意到了眾人的迷茫和困惑,無助與彷徨,也看到了打破迷茫的方向,創作出《你願意陪我喝杯茶嗎?》這本書,為困惑彷徨的人們指明路徑。

有句話說:“剛日讀經,柔日讀史”,當你心緒煩亂,浮躁不安時,請讀一讀《你願意陪我喝杯茶嗎?》

讀完本書,你或許會願意靜靜地品一杯茶,曬一會兒日光,聽一陣鳥鳴,聞一縷花香······


感謝照片拍攝者


(一)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我們已經將它消磨了一半


美國作家赫伯特曾說:“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已經將它消磨了一半。”

這句話戳中了許多中年人的心,當生命的時針指向正午時分,才看清楚人生的方向,而時間只剩下一半,前面的半天錯過了很多我們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對逝去的時間感到後悔和心疼,對未來的生活感到焦慮和迷茫,成了多數人心中的隱痛。

正如《你願意陪我喝杯茶嗎?》中的主人公托尼,人生在忙忙碌碌中來到了四十歲,親人的變故成了他走回生活軌道的一個契機,他在追求的漩渦中偏離了生活軌道,錯過了與父親、妻子、兄弟之間的美好時光。他恍然大悟時,已是孤身一人。

而現實生活中的你我,又何止不是另一個托尼。工作中一個項目接着一個項目,永遠也處理不完的業務,孩子無數個充滿期待的眼神一一被忽略,父母在周末準備的一桌子飯菜常常等不回你,自己心裡藏着一個在鄉間木屋生活的願望,一次也不曾有機會提及。

如果人的心靈一直處於被消耗的狀態,就像繃緊的弦,遲早要“啪”地一聲斷開。機器需要經常保養,拉弦的力度要恰到好處,生活也要張弛有度,心靈不能一味地消耗,它也需要滋養,可以是親情,愛情,友情,也可以是獨處的寧靜。

看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有條不紊地向前走,生命之路才會燦爛多姿。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二)讓人倦怠的不是生活中的苦難,而是消極的心態


作家史鐵生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只要慢慢地去做些事,就能找到活着的興緻和價值。”聽過史鐵生的故事的人會明白,這是怎樣一種堅韌頑強的生命力量。

21歲的史鐵生因脊髓患病,在風華正茂的年齡失去了行走的權力,身體遭受巨大變故,自尊心受到強烈傷害,血氣方剛的青年史鐵生一度以為這是暫時的,會好的,會有走下病床,走出醫院的一天。然而,真正到了出院那天,他是被人抬着出院的,“不可能”徹徹底底變成了現實,一把輪椅取代了曾經肆意奔跑的雙腿。

巨大的打擊引發的消極心態使他一度消沉,生活下去的意志日漸薄弱,脾氣一天天變壞,常常一個人滾動着輪椅出家門,不允許任何人跟隨。起初,他忽視母親的心情,埋頭於自我的悲痛中。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終於注意到母親的情緒,看到了母親因他而生出的痛苦,生活下去的意志力才漸漸恢復。

他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

是愛,把一個年輕人從命運的懸崖邊拽回到生活中。

在《你願意陪我喝杯茶嗎?》一書中,也描寫了一處懸崖,發生在懸崖邊上的一個個生命轉折的故事,如史鐵生的人生一樣,絕處逢生,人生又是一片風景。

生活中的苦難,打不倒活下去的希望,換一個角度思考,換一個方向生活,生命依舊綠草茵茵,生機盎然。歸根究底,心中有光,生命才有方向。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三)生命何以如歌?因為我們歷盡山河,內心依舊光芒萬丈


豐子愷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生活幸福與否,取決於我們內心的想法。

大文豪蘇軾一生仕途坎坷,雖然滿腹詩文,一腔抱負,卻不得施展,若是他心小了,將這曲折的仕途看大了,必然會鬱郁不得志,以悲劇為命運的底色。

然而,蘇軾沒有選擇以這樣的狀態過一生。他隨遇而安,立足眼前,努力過好當下的生活,他讀書、飲酒、寫詩、做菜、種田,無一不樂在其中,怡然自得。還因為在山的東坡得了一塊田地而為自己取了名號東坡居士,一心一意感受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之樂。全國科舉考試第二名的蘇軾,能夠以豁達之心屈居田園,生命亦收穫了另一番景緻。

《你能陪我喝杯茶嗎?》中的懸崖守護者光正先生和他的女兒埃斯梅拉達,用愛和豁達詮釋了生活的真諦。人們往往在不斷追求的路途中迷失了方向,忘記了生活最初的目的,讓自己陷入深深的迷惘,甚至無法自我救贖。光正先生邀請每一位走到懸崖邊上的人陪他一起喝杯茶,即使再沒有求生的慾望,最後喝一杯茶的時間總是可以留出來吧。

光正先生將一杯茶,一段話,或者一個故事,幻化成為一束光,注入走到懸崖邊上的人心中,生命就此有了轉機。一切的行為都是因為內心的想法在起作用,當你找到一個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生活依舊如畫如歌。


感謝照片拍攝者


(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迷惘,是因為目標不清晰;痛苦,是因為目標太遙遠。

不知所求痛苦,求而不得更痛苦,都離不開“求”字。人生一世,有所求才有活下去的動力,只是要記得隨時查看自己所求之物是否還在正確的軌道上,檢索自己在追求的途中,懷着怎樣的心情和心態,不迷失自己,才能接近目標。

讓我們以韌性和熱愛為力量,將生命的曲折與精彩糅合為一體,完成這宇宙中偶然的一次生命之旅,儘管生活一波三折,生命依然美好可期。

不妨偶爾坐下來,一起喝杯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