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世間”故事|張新玲:母親的“小幸運”

“俺這輩子,命大福大,趕上了好時代,要多幸運有多幸運。”這是94歲老母親的口頭禪。

母親說,她小時候趕上婦女解放運動,免受了纏腳之苦;20歲結婚那年,正趕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她開啟了嶄新的生活;改革開放以後,母親過上了“電燈電話,樓上樓下”的好日子……現在,社區小體育場常能看到母親的身影,盪鞦韆、拉單杠、體驗腰背按摩器、踏太空漫步機……優哉游哉,樂此不疲。

作者母親(右)過生日時開懷大笑

移動電話剛興起那陣,母親悟出了手機的妙用,道:“這不成了‘郵電局’了?自己就能打電話、‘拍電報’!”她把發短信形象地稱為“拍電報”。確實,“拍電報”這項業務,早已被手機短信和微信所取代。可惜母親不會打字,就閑置了用手機“拍電報”的功能。

後來給母親買了可以拍照的手機,母親學會了自拍,高興地說:“嘖嘖,自己就開‘照相館’啦!”再後來出現智能手機,母親看我們用手機購物、訂餐、買機票車票,腦洞大開,她說:“這手機上還有供銷社、飯店、售票廳……”

兒子在哈爾濱讀大學的時候還沒有微信,我通過電腦讓母親跟他用QQ視頻聊天,母親感到十分神奇,問:“這比打電話貴吧?”我告訴她不花錢,隨便聊。後來有了微信,我就讓母親通過微信與她外孫視頻連線,這也成了每個星期天祖孫倆的“必修課”。

母親第一次乘坐高鐵,是6年前去煙台看望她88歲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從青島萊西煙台南站,僅用半個小時,以前坐普快列車,也要3個小時,母親又是一陣感嘆,“現在的生活真是好啊!”

母親年輕時體弱多病,是生產隊里出了名的“藥罐子”。到了老年之後,身體反而好了起來,不僅扔掉了“藥罐子”,就連老年人常見的“三高”都沒有。“先苦後甜,甜頭不斷。”母親這樣形容自己的“小幸運”。

看着母親越活越年輕,越過越滋潤,我也感到十分開心,希望母親能親眼見證祖國越來越強盛,親身體驗更多的“小幸運”。

(作者:山東青島萊西市龍水社區服務中心 張新玲)

來源:“學習強國”萊西通訊站

作者單位:山東青島萊西市龍水社區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倪梅 周慧 柳宇 鄭志俠

轉載:郝鳳婷

審核: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