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生,需要有三種敬畏,才能順風順水

人這一生該有所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

畢竟,當你心存敬畏時,方能行有所止。

01

敬天,相信因果的力量

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

這個天,就是因果。

人生的幸與不幸,都由因果裁決。人只有懂得了因果,才會發現,善惡皆有報,只爭早與遲!

但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不信因果,甚至置道德和法律於不顧,被內心的貪嗔痴所束縛,隨心所欲、肆意妄為。

也許他們當下並不會受到懲罰,也可能利用這些慾望獲得了一些利益。

可別忘了,世事因果難逃。

任何違背法律道德的東西,你當初如何得到,最終也會如何失去。

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你現在的所作所為一定會在日後,甚至來世得到報應。

這就是很多作惡多端的人到了晚年,甚至子孫後代都災禍不斷的原因。

所以,人心需要敬畏,敬畏天,敬畏因果,敬畏規則,你做的足夠好,上天自然不會辜負你。

古人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天地萬物對人有養育之恩德。離開了陽光、空氣和水,人很難存活在世上。因此,人應發自內心對天地萬物懷敬畏感恩之心。

人敬畏天地,善待大自然,就會得到天佑地護,得到大自然的厚愛與饋贈;反之,就會受到天災人禍的嚴懲。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02

敬地,相信自然的力量

古人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雖不見聞,亦不敢忽。”

做人,要心懷敬畏,時時慎獨,才能行有所止。

如果沒有敬畏之心,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自古以來,人們便信奉征服是不可阻擋的腳步,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

很長一段時期,我們拒絕謙卑,堅信人類才是世界的主宰,相信人定勝天。

但一次次的災難告訴我們,人類應當平等地對待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們的祖先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人和動物相安無事,各自在各自的領域安居樂業,這樣不是很好嗎。

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甚至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

流浪地球》里有這樣一句話:“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這個世界看似讓人類佔盡了優勢,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為所欲為。因為傷害與被傷害,有時候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傷害自然,就是在毀滅自己。

“所以,無論何時,都別忘敬畏,當你違背了自然規律,大自然就狠狠地懲罰你。”

人生於世,心裡要有敬畏,才能一生平安。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03

敬自己,相信努力的力量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收穫就一定要有付出。

這世界是平衡的,等價交換是我們與世界交換的不變法則。

何炅曾經在《新聞當事人》中說了這樣一段話:

“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自己生活的樣子。要得到,你必須要付出。要付出,你還要學會堅持。

如果你真的覺得很難,那你就放棄。但你放棄了,就不要抱怨。人生就是這樣的,世界真的是平衡的。”

俗語常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只有能夠經歷十年寒窗無人問的日子,才能收穫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輝煌。

所以,我們不需要去羨慕別人表面上一帆風順的人生,因為你不知道他們的背後經歷了怎樣的奮鬥和拼搏。

趙薇也曾說過:“不要看我們這些明星現在功成名就,活得光鮮亮麗,但我們也是‘從坐綠皮火車’一步步走過來的。”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心存敬畏,就不會為所欲為,懂得凡事適可而止,懂得如何舍取,自然做什麼都順風順水,福氣也會越積越多。

而心中沒有敬畏的人,肆無顧忌地奪取利益,不在乎的褻瀆生命,最終都是要得到“天意”懲罰的。

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心存敬畏,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我們眼下無憂,且未來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