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家裡剛裝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時間”“重新分地分房”

2020年12月23日20:20:10 情感 1952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村裡拆違引發的兄弟矛盾

老父親還在世時,兩老一起住在小兒子的大房子里,老父親過世後,老母親就自己搭了間小房子住,平時吃飯自己燒,這段時間,村裡拆違,老母親搭的小房子也被拆了。

恰好小兒子家剛裝修,搞了油漆,暫時不能住人,所以小兒子就去跟大哥商量,暫時讓老母親住去大哥家裡,可大哥大嫂卻藉機提出要重新分地分房,索要父親留下來的一塊地,這讓小兒子心裡很不舒服。

老小對大哥說:“大哥,我家裡剛裝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時間”,大哥說:“重新分地分房”,為了當初分家時分給小兒子的一塊茶山以及一塊自留地,兄弟倆起了矛盾。

“大哥,我家裡剛裝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時間”“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聞

情感調解

老小對調解員說:“我弟弟說要讓母親住到我這裡,我也是同意的,我可以提供房間,但是要兩兄弟輪流照顧,我弟弟就不同意了,他的意思就是父母以前是跟他住一起的,在他家待了很長時間,現在應該由我照顧母親。”

老小媳婦補充說:“還有一點就是茶山的問題,我是本村人,我和我老公結婚幾個月後分了茶山,結果一年後兩兄弟分家了,公公把我們的茶山分給了小叔子,現在既然已經鬧成這樣了,我想把茶山要回來。”

調解員問:“你們主要是解決老母親的養老問題,除此之外有沒有別的問題?”

“大哥,我家裡剛裝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時間”“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聞

老大說:“一個是養老問題,另一個是父母財產的問題,我父親在的時候養種豬,造了許多房子,現在都要拆違了,名字是我弟弟的名字,將來如果能賠錢,我一分錢都拿不到,我的想法就是該我拿的我要拿,母親也要照顧。”

在和老大夫妻倆溝通了一會兒,了解大致情況後,調解員跟着老大夫妻倆來到了弟弟的手機店裡,弟弟告訴調解員:“我沒有不贍養母親,是我大哥總是找我要父親留下來的那塊地。”

在調解員的建議下,一行人來到了村委調解,坐下來後,弟弟告訴調解員:“村裡拆違,母親沒地兒住了,我的房子剛剛裝修,住不了人,我就去跟大哥說讓母親暫時在他那裡住段時間,大哥同意了,但是有個前提是重新分地分房。”

“大哥,我家裡剛裝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時間”“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聞

兩兄弟口中的一塊自留地,據大哥說是他的自留地,卻被父親拿去造房子了,現在這塊地的名字時弟弟的名字。

調解員表示:“茶山也好,自留地也好,如果你們兩兄弟鬧到不可開交,要打官司的地步,到了法院就要誰主張誰舉證,比如弟弟說茶山是他的,那麼弟弟要拿出當年那張分家協議書,至於自留地,那就要查權證了。”

弟弟說:“地是清楚地,我父親當年為了養豬,造了大概三間房子,這是父母的財產,假如拆遷賠錢,賠的錢都給我母親。”

大哥問:“多少個平方你知不知道?”

“大哥,我家裡剛裝修,你接娘到你家住段時間”“重新分地分房” - 天天要聞

弟弟:“多少個平方可以量的!”

大哥:“在你名下,你肯定知道多少個平方。”

弟弟敲桌子說:“大哥,我要是良心壞一點,我一分錢都不給你!”

村主任告訴調解員,現在村裡在搞美麗鄉村建設,可能他們老爸老媽造的附房要被拆掉,拆掉之後可能會有一筆補償,我個人認為這筆錢應該給老母親。

最後,在村主任和調解員的勸解下,兩兄弟同意以下方案:“第一,茶地歸大哥,自留地歸小弟。第二,房子拆掉後如果有補償,補償的錢給老母親。”

調解結束的時候,老母親來到了調解現場,再被問及想跟哪個兒子住時,老母親說自己已經跟小兒子住習慣了,接下來還是願意跟着小兒子住。

情感點評

老母親77歲,生活尚且還能自理,在調解快結束的時候,老母親還說如果兒子打電話過來讓她幫着摘茶葉,她也會去的,其實從側面來看,老母親只是想力所能及地為孩子做點事,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

老母親說想跟着小兒子住,小兒子也是同意的,可是等再過幾年,老母親的年紀大了,逐漸力不從心了,大兒子也不能推卸贍養義務,如果人不能敢去照顧,那麼費用上也要承擔。

大哥心中的心結就是茶地和自留地,說白了,父親留下的家產也不多,弟弟也不是特別壞,真像弟弟說得那樣,名字是他的,如果他不給哥哥,哥哥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重視父母留下來的財產時,也希望每個子女能重視下父母的贍養問題,人都有變老的那天,怎麼對待父母,兒孫也會看在眼裡。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完

——關注我,溫暖相伴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一旦過了55歲,還有異性接近你,一般都是這3個目的 - 天天要聞

人一旦過了55歲,還有異性接近你,一般都是這3個目的

人生在世,追逐幸福是終極目標。在這條追求的道路上,任何形式的奮鬥都不為過。然而,當中年漸漸逼近,尤其是跨入五十五歲的門檻後,人們會逐漸感受到力不從心的無奈。你會發現,異性的靠近往往不再是出於單純的好感,而是帶着某種目的。
大學生情侶,解決生理需求多,最終結婚不多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情侶,解決生理需求多,最終結婚不多

在大學校園裡,青春的荷爾蒙瀰漫,愛情的花朵綻放得絢爛無比。大學生情侶們手牽手漫步在校園小徑,許下海誓山盟,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然而,當畢業的鐘聲敲響,現實的浪潮洶湧而來,這些曾經甜蜜的情侶們,最終能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的又有多少呢?
打敗焦慮的話:你活着或死了,有幾個人會這樣記得你? - 天天要聞

打敗焦慮的話:你活着或死了,有幾個人會這樣記得你?

作為普通人,你活着的時候沒幾個人在意你;死了更沒有人記得你,所以你還焦慮啥?過去的事就像是人的便便,沖入下水道就跑了,你還記着個啥?反芻思維,是不是在反覆品嘗着過去的滋味,想想噁心不噁心?除了生病以外,都是你的情緒帶來的,並非是真正的痛苦。
姑娘江情歌(1342) - 天天要聞

姑娘江情歌(1342)

女:最近父母催婚急,逼妹找人做夫妻。帥哥成千上萬個,沒有一個曾相識!男:一回生來二回熟,有緣自然共白頭。哥有幾個好朋友,嬌嬌大膽去交流!女:出門答應老爸媽,找到男友才回家。從早到晚沒遇上,情人橋上淚嘩嘩!男:想幫嬌嬌解煩憂,又怕資格還不夠。
請告訴兒女:找對象,有車有房已經過時了,需要有“新三樣” - 天天要聞

請告訴兒女:找對象,有車有房已經過時了,需要有“新三樣”

以前,大家覺得找對象,對方有車有房,生活就有保障,家庭能安穩幸福。有車出門方便,有房有歸屬感,好像給子女未來打好了基礎。可時代變啦,現在不少年輕人物質不缺,婚姻卻問題不少。為啥呢?只看重車房,忽略了關鍵因素。所以得告訴兒女,找對象,有車有房
離婚率爆表的2025,民政局門口全是雷人對話 - 天天要聞

離婚率爆表的2025,民政局門口全是雷人對話

實話實說離婚率 在2025 年,離婚率就像夏天的溫度計,蹭蹭往上漲。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地民政局門口的人潮,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婚姻里的酸甜苦辣。 那天陽光有些晃眼,我路過民政局,瞧見門口圍了一群人,湊熱鬧的心思一起,我就湊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