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2020年11月18日16:44:26 情感 1775

婚姻並不是一個全然用倫理、道德、常理就能衡量的東西,尤其是如今這個包容性更強的時代中。

“我就是要跟大家不一樣。”

我有一個朋友,決定不婚,她的工作很好,賺得錢完全足夠自己花銷,還可以奢侈一點,靠自己買了一套單身公寓,養了一隻貓一隻狗,已經準備好了所有不婚自己養老的準備。

然而她的父母卻並不是這樣想的,她的父母與我父母是同一個年齡層,思想比較保守傳統,面對獨生女不結婚的態度,急得火燒眉毛。

“不結婚,以後老了都沒有人給你端茶倒水!不生小孩,以後百年都沒有人給你養老送終!”

朋友面對父母急躁的態度,總是不驕不躁:“沒關係,我有錢,老了也會有人伺候我,我會成為一個有錢的老姑娘,比他們結婚有孩子的更加無憂無慮。”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她父母到後來更加口不擇言:“你簡直就是個異類、變態,哪有人不結婚的,不結婚還算個人嗎?”

而她卻總是那副綿里藏針的態度:“我為什麼要跟別人一樣活得泯然於世?別人結了婚都過得幸福嗎?我就和別人不一樣,就一定會不幸福嗎?

說白了,你們以後都不在了,這些事情你們也不用操心,也操不着這個心了,要麼就努力再生個二胎,要麼就好好保養身體,快快樂樂過日子不好嗎?反正,我就是要跟別人不一樣!”

朋友的話讓我想到了那個國外買精生子的女孩,她也曾備受爭議,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理解了她的選擇。

沒有老公和婆婆,不需要處理這些複雜的家務事,似乎女人真的可以輕鬆快樂許多,那麼不婚也沒什麼不好。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不婚,是一種不傳統,但也逐漸變成大眾所認同的婚姻理念。

而決定要結婚的人們呢,結婚的理由,也開始多元化。

從前的人結婚,若不是為了愛情,就是為了“和大家都一樣。”

如今為了愛情而結婚的,也很多,因為到了時間想要結婚的也不少,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更加不一樣的結婚觀念慢慢成為了主流。

“我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而結婚,有什麼問題嗎?”

麗麗個人算是有能力的,雖然學歷不高,但頗得老闆賞識,畢竟她的性格左右逢源,同年齡段的同事中,她晉陞得最快,但她“志不在此”。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麗麗算得上是個都市靚女,但她每天都化着精緻的妝容,堅持出席各種聯誼場合,認識更多的優秀男性,她25歲,一直在給自己尋找一個“機會”。試問女人誰不想要找一個優秀的男士結婚啦,我就在想方設法給自己過創造一些選擇,擴大涉獵圈,儘快在27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怎樣,你是不是覺得我很像撈女?是就是吧,也沒什麼,我又沒偷沒搶,我想逃離我那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我想要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並沒有傷害任何人和利益,有什麼不可以?”

麗麗也有自己的想法,她只為了脫離原生家庭,但理性的她也意識到光靠自己個人,根本無法擺脫困境,那麼她便要更努力,讓自己變的更優秀,找到更能幫助她的伴侶。

當然,這樣的行徑,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物質女的代表,應該鄙視,但是站在她的角度,她何嘗不是為了改變自己人生命運拚命努力呢?

只要不是主流的婚姻觀念,便總有人反對,總有人贊成。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但不管是不婚,還是為了物質而結婚,都是如今婚戀問題中,還飽受爭議的話題,對立的兩方可以為此吵得面紅耳赤,這也就是我要說的,很難定義對錯的當代婚戀。

老胡的兒子要跟相親認識的女方結婚,第一次把女方帶到家裡跟父母見面。老胡本來是高興的,準備了一大桌子好酒好菜,就等着見自己的未來兒媳婦。

等着一天,老胡不知道等了多久,從兒子25歲開始,老胡就在等,兒子過了三十歲還未婚,老胡夫婦一度心灰意冷,以為自己再也等不到了,如今兒子已經32歲了,誰知突然就帶回了一個想結婚的對象,自然是高興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女方到了以後,開着一輛豪車,帶了一堆價格不菲的見面禮,老胡夫婦也是樂得喜笑顏開,嘴上說著那怎麼好意思,手上忙不迭的接過來。

兒子還找了個家境好的富家女,這是老胡萬萬沒想到的,原本以為兒子這把年紀了,只能挑剩下的,老胡夫婦自然是心理預期比較低的,現在這意外之喜,都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了。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更別提女方非常大方得體,還明確表示不會要老胡家一分錢彩禮,老胡夫婦一聽,當時的想法便是,這樣的兒媳婦,簡直是打着燈籠也沒地方找了。

女方走了以後,老胡夫婦才第一次向兒子了解女方的信息,高興過了,老胡又開始擔心。

“人家啥也不要,真的是真心的嗎?不是你哄我們的吧!要麼就是這個女娃肯定有什麼貓膩。”

從兒子那裡,老胡夫婦知道了原來女方已經37的事實,沒有結過婚,但是年紀大了所以急着成家,再者女方是個自己做生意的小老闆,有錢不也不缺這點,這才不要彩禮一切從簡,不僅如此,還會帶資帶房嫁給兒子,別說是什麼都不要,簡直就是白白的倒貼老胡家。

可能是之前高興的勁兒已經過了,老胡反倒是冷靜了下來。

“她都已經37歲了,還能生嗎?有錢有啥用,不能生娃娶個媳婦等於白娶!而且這麼倒貼,我覺得不行,肯定有問題,說不定就是不能生了,我不同意!”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兒子安撫:“她身體狀況很好,我們之前都去醫院體檢過了,什麼問題都沒有,你們就別跟着操心了。”

老胡夫婦已經年歲大了,操不了太多的心,兒子心意已決,老胡夫婦雖然惴惴不安,但還是只能同意了。

兒媳婦年紀大是一回事兒,他們始終最擔心的,還是兒媳婦有問題,不管是身體問題還是其他問題,總覺得天上沒有掉餡餅兒的好事兒。

“我兒子也就能力一般吧,我知道我兒子的,我們這輩子就求他能平平安安,踏踏實實的了,哪想過這些事情,越想越覺得不是很靠譜,我怕他被騙!”

婚期將近,老胡夫婦也拿不了主意,只是在心裡放不下。

兒子結婚當天,老胡提出讓回老家過一宿,兒媳婦也順從地同意了,當天晚上,老胡夫婦便隔着門偷聽兒子兒媳講話,誰知聽到了一個他們想都沒想到的驚天秘密。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你爸媽年紀大了,他們真的能接受我不能生育嗎?我自己的身體我知道,醫生說我這輩子想要小孩的可能性,不會高於百分之一。”

剛聽到這話,老胡夫婦晴天霹靂,大呼上當了,也不管當時的情況,直接衝進去叫停:

“兒子,這媳婦不能娶!她都不能生,你娶了做啥?我倒寧願你不結婚,以後還有機會,娶了她,你以後後悔都來不及!”

兒子雖然驚愕,但最終還是鎮定下來,堅決對老胡夫婦坦言:

“爸媽,你也看到了,我早就知道這麼一回事兒了,她又沒瞞着我,也沒騙你們,是我瞞着你們的,我不想你們跟着擔心而已。

她不能生,我不介意,現在醫學那麼發達,說不好以後還是能有辦法的,就算沒辦法,收養一個孩子又有什麼不可以的。”

“這怎麼能一樣啊,老胡家的香火就靠你繼承呢!不準娶!”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爸媽,你們真的夠了!我這樣的條件,要是能娶到媳婦早就娶到了,我能碰到她是我的夫妻,她能幫我,她也不嫌棄我,我憑啥嫌棄她?你們是非得讓我打光棍到四十歲,隨便找個女人生個孩子,然後窮一輩子?

如果是這樣,我倒寧願沒孩子,省的害了下一代一生!婚反正已經結了,你們別再說多餘的話了,就這麼定了!”

老胡夫婦對於兒子的這門婚事非常不滿,甚至放出話來不認這個兒媳,不讓兒子回家,他們怎麼也不能理解兒子的想法,覺得太丟人。

大家覺得老胡的兒子錯了嗎?還是老胡錯了呢?

不管是不婚,還是不生,為了什麼樣的理由結婚,或者是不婚,其實我想,根本沒必要深究太多,或許心存包容心,才是解決這些拉鋸難題最簡單的解答方案。

37歲女老闆不要彩禮,新婚夜偷聽兒子兒媳講話,公婆叫停:上當了 - 天天要聞

你說對,可它的確離經叛道,你說錯,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你憑什麼干涉?

未來與否,幸福與否,誰也說不準,又怎麼能一口定義。有時候與其爭對錯,倒不如放下對立的防備心,用平和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問題。

婚姻只要不涉及道德問題,不涉及法律法規問題,便不存在明顯的對錯分界線,至於結果是好是壞,都是個人的選擇。

當然,我並非提倡或者呼籲某種不主流的婚姻態度,你要知道的是,你有選擇生活方式和婚姻模式的自由,但最後的結果是好是壞,同樣是你個人的選擇,更是你需要承擔的後果。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着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 天天要聞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關於婚姻是否需要金錢的支撐,這個問題涉及物質與情感的平衡,我的觀點如下:1. 金錢是婚姻的"基礎設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質是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但金錢確實構成了現代婚姻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平時不易察覺,但長期缺失會危及生存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