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2019年08月17日11:52:11 情感 1191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花半秒鐘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電影《教父》台詞

看透事物本質,就是一種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在職場當中立足和有所成就的核心能力。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在職場當中,看到其他同事在彙報過程當中侃侃而談,自己羨慕不已,可自己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與其他人意見不同時,不敢去表達自己的立場,不敢去與人相爭,久而久之,自己在團隊當中的成就感就會越來越弱。

別人巧舌如簧,你卻鴉雀無聲;別人立場堅定,你卻左右搖擺,你隱隱約約也感覺到哪裡有點不對。你開始懷疑是自己的嘴笨,於是就去學習《奇葩說》想來鍛煉自己的口才?或者你就去買來麥肯錫的工作方法論,想來鍛煉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者你每天晚上堅持看各種高情商溝通的視頻?

很多人都在用這樣的方法,也包括我自己。

其實這種方法都是南轅北轍,治標不治本。因為無法從根本上去了解邏輯思維的底層邏輯,只有認清事物的本質,通過最基本的定律去做全面的剖析,才能從最底層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邏輯思維能力的三個底層定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首先,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有什麼好處?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第五季《奇葩說》中關於“鍵盤俠”到底是不是俠的辯論可謂異常精彩。辯手陳銘抓住“鍵盤俠”中的“俠”字,引用“俠義”解讀贏得了觀眾的一致讚歎。其中他談及女兒曾被“鍵盤俠”進行網絡暴力的一段回憶,就是在對“鍵盤俠”進行深度剖析。陳銘表示:“不要回懟或反噬,我們要為自己堅守住離“鍵盤俠”的最後一步”。

陳銘的這一段演講,正式透過“鍵盤俠”的現象看到了“人性”的本質,並通過對自己案例的回憶、分析、概括,最終引申為“我們要堅守不成為鍵盤俠”的底線。陳銘所呈現的表層能力是演講能力,底層能力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清晰的剖析事情發生的原因、背景、和預判未來的趨勢。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

提升我們的說服力。說服能力的高於低並不在於說服手段的華麗與否,而是在於思維邏輯的縝密性。思考的越縝密,在說服的過程當中就更能一語中的,你就更容易說服別人,建立自己的職場影響力。

成為職場不可替代的人。誰的企業對於人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大。而邏輯思維能力是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你比別人總是能看的透、說的對、想的遠,在職場當中的競爭力就會越來越大。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其次,邏輯思維三大底層定律是什麼,如何用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第一:利用“同一律”,保持思維過程當中的概念、論題的確定性。

什麼是“同一律”?

同一率,就是要人們自覺地保持同一思維過程中概念判斷的確定性,避免混淆概念、偷換概念而導致思維混亂。

以前看過一個經典案例:“人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而你卻僅僅才幾十年,所以你不能稱得上是人。”這句話有沒有問題?肯定是有,那問題出在哪裡?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偷換了概念,那我們用同一率來分析一下:

前提“人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中的“人”是指“人類”,

結論“所以你不能稱得上是人”中的“人”是指“個體”,

兩者之間並不對等,所以說這一個論當中混淆了概念。

什麼是概念?

概念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內涵,二是外延。

比如“商品”,內涵是“出售而生產的勞動成果,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外延是具有這些內涵的物體,比如手機、蘋果、盒飯等等。

從概念的這兩個維度來看,包含內涵的都可以稱之為是商品,但具有外延的物體並不能完全代表商品。比如手機是一款商品,在你手裡的商品並不一定全部是手機。

這個世界上的概念非常多,但我們的文字表達確實有限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會容易產生概念混淆。

比如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開心小和尚》,其中有個橋段講了是“官兵要將寺廟裡的和尚全部帶走,這時候一個名叫開心的小和尚站起來說不能帶走他,因為他是小和尚。”

官兵就問“小和尚”不是“和尚”嗎?

開心說:“如果小和尚是和尚,那為什麼還要用兩個不同的名字呢?”

這裡大家細想一下有沒有問題?肯定有問題,這裡偷換的“是”的概念。

官兵說小和尚是和尚,這裡的“是”內涵是“屬於”的意思,而開心所說的小和尚不是和尚,這裡的“是”內涵是等於的意思。小和尚當然不能等於和尚,因為只是屬於和尚的範疇。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第二:利用“矛盾律”,訓練識別矛盾的概念和判斷,透過現象看本質。

什麼是矛盾率?

矛盾率就是指兩個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對,一定有一個是假的。

每到春節臨近,電視台總會有一個非常流行的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這句廣告詞其如果從矛盾律的角度來講,就是不嚴謹的。因為前後自相矛盾,前面已經說了,今年過節不收禮,後面又怎麼會存在收禮只收腦白金呢?

當然,有時候我們明知道違反了矛盾律的邏輯,但還會這樣去用,就是為了製造矛盾的效果,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

如何具備識別邏輯矛盾的能力?

要建立辯證的思維。在職場當中要有自己獨立的辯證思考的能力。比如大家都在談及“成功與否”的論題是,很多人都會認為成功的對立面就是不成功,而你通過矛盾律的認知,可以看到成功的對立面是還未成功。

明確自相矛盾的概念和判斷。有些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是相對明確的,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黃昏的早晨、一個剛開始就要結束的項目、我用否定的心態來肯定你,這些都是具有明顯自相矛盾的概念和判斷。

不斷地重複嘗試矛盾思考。當拿到一個概念的時候,不要過於武斷的就認為是對還是錯,要不斷嘗試矛盾思考,反覆從對立面入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第三:利用“排中律”,尋找正確且具有影響力的觀點。

經常聽業務經理說,“我認為我們公司還處於創業期,不需要過多的關注KPI(關鍵績效指標),但也不是說KPI對於創業團隊不重要。”

這句話聽下來就完全蒙掉了,那KPI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是要關注還是不關注呢?

說這種話的人自我感覺自己非常辯證,滴水不漏,但是這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指向性的答案。

這裡就需要用到排中律。

什麼是排中律?

排中律,就是兩個自相矛盾的觀點,一定有一個是對的,沒有“都不對”這種中間狀態。

如何在實際工作當中運用排中律?

具體可以採用“反證法”,既然兩個相對矛盾的觀點一定有一個是對的,沒有“都不對”的最中間狀態,那隻要我們證明哪一個是錯的,就可以得到哪一個是對的。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豪紳為了霸佔一個姑娘,讓姑娘的父親抓“生死鬮”,抓到“放”字,就放了姑娘,抓到“不放”,姑娘就嫁給豪紳做小妾。

紀曉嵐看到這一幕,非常明確兩張紙條上肯定都是寫的“不放”,於是給老漢支招,用反證法。如果抓了一張紙條後,剩餘的紙條寫着“不放”,那就說明抓到的是“放”。

於是,老漢抓到一張紙條後吞了下去。現場看到這一幕的人都傻眼了,大家只能打開剩餘的另一個紙團來看,上面赫然寫着“不放”,基於排中律,豪紳只能放了老漢的女兒。

如何用好反證法?

三個步驟,反設、歸謬、存真。比如“企業重用創始人團隊,比空降外部高管,更容易讓企業基業長青”,這個事情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就可以用反證法。

① 反設,就是反過來假設觀點不成立。也就是“企業空降外部高管,比重用創始人團隊,更容易讓企業基業長青。”

② 歸謬,通過諸多優秀企業的分析,空降高管讓企業基業長青的案例並不多見,反倒是重用了創始人團隊的企業,往往能夠長期穩定發展。

③ 存真,所以說“企業重用創始人團隊,比空降外部高管,更容易讓企業基業長青。”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三大定律,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 - 天天要聞

最後,我們做一下總結

每個人經歷的事物不一樣,對於邏輯思考能力的鍛煉層次也有所不同。不要着急去學習所謂的高大上的邏輯和方法,先從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去學習,總結起來,就是:

第一:利用“同一律”,保持思維過程當中的概念、論題的確定性。

第二:利用“矛盾律”,訓練識別矛盾的概念和判斷,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三:利用“排中律”,尋找正確且具有影響力的觀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 天天要聞

關係再好,也盡量少在這幾個時間去別人家

人活在世上,身邊少不了一些親朋好友,也會遇到一些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支持,度過人生許多美好的時光。有時候還會約着一起去旅行,一起聚餐,一起暢聊心事,甚至還會相互串串門......更進一步增進彼此的感情。然而上門做客,也是有講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 天天要聞

女人對男人失望了,想放棄了,不是大吵大鬧,而是兩個字

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也不是一天變涼的。雪花把樹枝壓垮前,往往經歷了很長時間積雪的堆積,每一片雪都不無辜。我們總以為一段感情結束,是突然間的事,回過頭來去看,才發現原來,一切早有預兆。女人若是還願意對你吵,和你鬧,說明她心裡是有你的。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 天天要聞

女人的心,有沒有給其他男人,看這一處地方就知道

愛情裡面,背叛是最讓人心痛的,比不愛還痛苦。不愛了,直截了當說清楚,選擇分開就可以。而背叛,就像是一鍋香噴噴的熱湯,落進了蟲子一般噁心,讓人作嘔。一旦,一個人的心發生了偏移,那麼這段關係就已經從裡面腐爛了,沒必要再繼續了。那麼,如何判斷一個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 天天要聞

女人還在等你複合的信號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你如果事情找她,她還是會秒回。哪怕你真的遇到了什麼麻煩,她都會幫。光是女人做到這一點,就說明她的心裏面還是有你。而且你們分開以後,她一直沒有開始新的戀情。就連你送給她的東西,你們的聊天記錄,她都會保留。不願意開始新的生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 天天要聞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

離婚後,女人還需要尋找新的伴侶嗎?過來人告訴你真實情況!離婚是一件令人痛苦和困惑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女人來說。離婚後,很多女人都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否需要再次尋找新的伴侶?有些人可能會選擇獨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則希望能夠重新建立一段美好的感情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 天天要聞

中年以後,能達到這6條,才算是人生贏家

在生命的旅途中,中年是一道分水嶺,是積累與沉澱的見證,也是收穫與感悟的開始。當我們步入中年,回望來時的路,也許會感慨萬千,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規劃。那麼,在眾多的期望與追求中,什麼樣的狀態可以稱得上是人生的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