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許多人在微信上進行交流,有的人回復消息既迅速又認真,然而,有的人卻總是敷衍回應。
這種敷衍回應的情況,着實會對人的心情以及關係產生影響,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至關重要,但是微信上的敷衍回應,着實令人感到無奈。
微信里那些敷衍回應你的人,正如所說,多半處於“這3種狀態”,不要再糾纏了。
01:正在忙不想被打擾
當一個人正在忙碌時,其腦海中充斥的皆是手頭的事務。
此時,微信突然響起,他看一眼,心裡想着先處理手頭之事,便隨意回復幾個字,倘若你還不停地發送消息,即便他不忙的時候,看到一堆消息,也可能會心生厭煩。
試想,誰在忙得焦頭爛額之際,還有心思與你長篇大論呢?
在這種狀態下,他們專註於自身事務,無論你發送多少消息,得到的回應也不過是“嗯嗯哦哦”,我們應當明白,人家忙碌時,就不要死纏爛打,需等人家閑下來再說。
若你一直發送消息,人家可能會覺得你不懂事,倘若你識趣一些,等人家有空,說不定還能好好聊一聊。
切勿在人家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還非要拉着人家談東談西,否則,只會讓對方更加敷衍,甚至產生反感。
02:對你事情不感興趣
每個人所關注的事情不盡相同。
你認為有趣的事,在別人眼中或許並無趣味,例如,你向他人講述自家貓今日如何調皮,可對方對寵物根本不感興趣,回應你也只是應付一下。
此時,即便你講得天花亂墜,對方也提不起興緻,你必須清楚,興趣這東西是強求不來的。
倘若發現對方對你所講之事敷衍回應,就不要再自顧自地說個不停,要是你一直說,對方心裡可能就想着趕緊結束對話,回應也就愈發敷衍。
換個角度思考,倘若別人與你談論你不感興趣的內容,你是否也會如此呢?
所以,當發現對方不感興趣時,就不要再糾結於這個話題,尋找一個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不要一門心思只講自己的,要多考慮對方的喜好,如此,交流才能愉快。
03:關係已經疏遠
曾經關係親密,然而時間一長,各自的生活發生變化,關係便逐漸疏遠,就像曾經的同學,畢業多年未曾聯繫,突然在微信上找對方,對方可能不知該如何交流,只能敷衍回應。
這種疏遠並非誰的過錯,只是生活軌跡不同了而已,即便你回憶往昔的美好,對方可能也沒有太多感觸。
不能說人家變了,只是大家都擁有了新的圈子,倘若你還像以前一樣熱情,而對方卻冷冷淡淡,回應又怎能不敷衍呢?
我們必須接受關係疏遠這一現實,不要再執着於回到過去。
不要一直發送消息試圖拉近關係,有時適可而止,給彼此留些空間,說不定還能保持一份淡淡的情誼,畢竟,強求不來的關係,硬湊只會讓彼此都陷入尷尬的境地。
認清對方狀態,別做無謂糾纏:
在微信交流過程中,我們需要看清對方處於何種狀態,不要蒙在鼓裡一直糾纏,對方忙碌,就耐心等待;對方不感興趣,就更換話題;關係疏遠,就順其自然。
我們不能稀里糊塗,對方敷衍回應還不知緣由,只有認清狀況,交流才能舒適。
這就如同走路,看清前方路況才能走得順暢,不要在對方敷衍時,還一個勁兒地給自己找麻煩。
倘若你不認清形勢,只會讓自己難受,對方也會厭煩,生活中交流的目的是為了開心,而非給自己增添煩惱。
所以,一定要認清對方狀態,不要做那些無用的糾纏,這樣既能讓自己舒坦,也不會招人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