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決定命運,而認知決定性格。
本質上,就是認知決定命運。
認知高級,讓人有所獲益;認知低級,讓人有所損失。
一個人有錢,並不是老天掉餡餅,而是高級的認知,幫他賺來的。
一個人沒錢,並不是老天爺整蠱,而是低級的認知,對於他的拖累。
長期缺錢的人,往往有這些認知、舉動,想藏也藏不住。
一、缺乏理性思維。
幼稚的人,將情緒發泄當成常態。
成熟的人,將理性思考當成重點。
什麼是情緒發泄呢?比如說,別人說他是窮人,缺乏理性,他就惱羞成怒,活成了噴子、怨婦。這,就是情緒發泄。
什麼是理性思考呢?比如說,別人說他是窮人,缺乏理性,他非但沒有生氣,還三省吾身,進行反省,有所改變。這,就是理性思考。
試想,在市場裡邊賺錢的,究竟是情緒化的人呢,還是理性思考的人呢?
從古至今,都是理性思考的人賺錢,而情緒化的人被收割。
不論是古時候的陶朱公,還是近代的胡雪岩,甚至是現代的兩馬,都是理性思考者,而不是情緒化的弱者。
人與野獸相比,就是憑藉理性思維,而佔據優勢。
二、隨大流,陷入到消費陷阱當中。
不同的階層,對應着不同的消費、收割陷阱。
對於窮人,跟風買房買車,借錢結婚,幻想多子多福,就是收割他們一生的陷阱。
對於中產,跟風理財投資,給人生加槓桿,負債纍纍,就是收割他們資產的陷阱。
對於富人,跟風賭博創業,非要跟蕭條的行情對着干,就是收割他們財富的陷阱。
下至窮人,上至富人,為什麼都會陷入到跟風的潮流當中?
因為現階段的信息繭房特別嚴重。人,只要稍微不夠堅定,就會被信息繭房帶偏。
尤其是窮人,把時間都花在刷短視頻上。而如今的短視頻,存在太多的引誘,以及陷阱。
如此,隨大流被收割,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三、虛榮心嚴重,以至於守不住存款。
看到別人穿阿迪、耐克,哪怕自己工資低,也要買阿迪、耐克。
看到別人買上萬的包包,哪怕自己沒啥錢,也要傾家蕩產買上萬的包包。
看到別人開BBA的名牌車,哪怕自己有存款,也要花光存款買BBA的名牌車。
上述的行為,用兩個字概括,就是攀比。
攀比的根源是什麼?就是虛榮心嚴重。看到別人擁有什麼,自己也非要擁有什麼。
難道說,看到別人住一線城市的大別墅,我們也要逼迫自己擁有一線城市的大別墅嗎?
無法逼迫,也不需要攀比。別人過別人的,我們過我們的,大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過日子,就可以了。
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才是真相。
四、保守封閉,落後於時代。
時代大潮滾滾向前,終究會將跟不上時代的人,甩在身後,無情淘汰。
不談以往,就談當下。你看如今的人工智能,就是一個大趨勢,逐漸替代一部分人的崗位。
被替代的那一部分人,已經被宣判了人生的死刑。如果不加以改變,他們這輩子,基本也就完蛋了。
就跟前些年下崗的高速路收費員一樣,大半生都在高速路收費,根本不懂其他的工作。如此,不淘汰他們,還會淘汰誰呢?
未來,這種淘汰只會越來越嚴重。
試想,在容納眾多就業人口的工廠,如果老闆引進了自動化機器,不需要人工勞動力了,那你覺得,又有多少人會妻子離散呢?
所以說啊,做人要與時俱進,不僅能力要與時俱進,就連認知也要與時俱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