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去世,最痛苦的不是他去世的那一刻,而是往後每每想起他的每一刻。
喪偶兩年了,我還會做這些事。
走在街上,會不由自主的尋找與他相似的面孔,尤其是看見和他身形相似的背影, 會下意識愣住,心跳漏了半拍; 會在想他是不是在另一個緯度也這般尋找我的身影。
刷視頻時,偶爾聽到他常哼的那首歌,會突然眼眶發酸,把這首歌反覆聽,好像多聽幾次他就會回來似的。
早上醒來,還是會習慣性往旁邊摸,摸到空蕩蕩的床鋪才猛然清醒; 原來他真的不在了。會使勁吸一口氣,告訴自己,會好起來的。
興緻勃勃的做了一桌子的飯菜,擺上她的碗筷, 坐下才發現,再也沒人誇你手藝好了,也再也沒有人和你搶着吃那些飯菜了。苦澀的笑了笑,一個人默默的吃着菜,邊吃邊流淚。
網友李姐說老公剛離開27天,她幾乎每天都會哭一場,抱着有他味道的東西聞了又聞,把手機里的她他語音聽了又聽。
她總是勸自己不去想,也告訴自己與其以後他被病痛折磨,讓他早點解脫最好,可還是會不由的喊老公,想起他這麼年輕就離開了就會痛苦無助,遺憾無法釋懷。
網友云云碩,當她看到爸爸的電話或者他的微信,又或者路過她給父親買牛肉麵的飯店再或者看到背影像爸爸的人,還有看到男式服裝店的時候,就會突然意識到,再也不會有人接聽我的電話了,再也不會去那家牛肉麵館吃面了,再也不能給爸爸買衣服了……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瑣碎日常,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他,她永遠地失去他了。
父親走後,她依舊給父親的微信發消息,訴說著自己的心裡話,每次又用父親的口吻回復自己。
每次看到喜歡的衣服,適合父親的衣服,她會買回來,對着衣服說,“爸爸,這是我給你買的新衣服,你是不是很喜歡。”
說完後,她會洗乾淨放在衣櫃里,等有關的節日燒給他。
原來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逝去的愛重逢
身邊的一位朋友把媽媽生前的照片做成鑰匙扣,每天都裝在身上,這樣她覺得媽媽一直會陪着她。
有一位網友留言說,他老婆去世5年了,這五年,每一年她的生日,她都會給她這一封信。
以前他們談戀愛的時候,他們是異地戀,每年她老婆生日他就給她寫信,把自己想說的話,對她的想念寫給她,寫完後郵寄給她,記得她老婆第一次收到他的信感動的哭了。所以他每次她的生日都會給她寫信,即使結婚了他也寫。
堅持了十幾年,即使現在他老婆去世了,他依舊寫,雖然她無法寄出去,但是他相信他的想念她的老婆能感受到。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與逝去的愛重逢,原來真正的離別從不是生死相隔,而是當我們學會帶着思念好好生活時,突然懂得:他們從未離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在我們目光所及的每個角落,繼續愛着這個世界,願我們每個人失去至親至愛的人都能替他們好好的活着,也為自己好好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