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這麼多,只不過就是想湊成個‘好’字,又不是重男輕女,怎麼就那麼難呢?!”
一個女人哭哭啼啼,妄圖用眼淚模糊觀眾的認知。
可她的真實目的,又有誰不知道呢?
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第一胎生了兒子之後就不想生了,或者再生一個不論男女都不再要了?
偏偏就只有那些第一胎生了女兒的,會執着的去生第二胎、三胎……甚至第N胎!
不就是想要個兒子嗎?
還說不是重男輕女,那幹嗎就非得拼兒子呢?
別說家裡沒有皇位和億萬財產要繼承了,就是有,女孩兒也不是不可以啊!
畢竟從古至今女富商、女才人、女將軍甚至是女帝,也沒少過啊?
為什麼就非得要兒子呢?難道女兒身體里流的就不是你的基因和血脈?
唉,沒有兒子拼兒子,有了兒子之後又嫌娶媳婦兒彩禮高。
可是,之所以娶媳婦兒彩禮高,是因為你嫁女兒的時候也要了高額彩禮啊!
你把價格打上去了,卻盼着人家老實賤賣,那可能嗎?
而且說的難聽點,婚戀市場也是市場,但凡是市場就必然逃不掉市場經濟。
那就經濟學來說,“物以稀為貴”,賣方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不也是很正常的嗎?
其實叫我說,這位願意一直生的,還算是善良——畢竟沒有打掉女胎或者丟棄女兒不是嗎?
據說在清朝時期,曾經流行過一種“義塔”,雖然它建立的初衷是為了給家中有孩子夭折父母不忍心看孩子下葬、或者因為家庭貧困無力承擔喪葬費的人們建立的,
但由於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最終它還是演變成了被專門丟棄女嬰的“棄嬰塔”!
以至於形成了一種“學堂之上無一羅裙,棄嬰塔中絕無男骨”的畸形社會風氣!
甚至因為有些父母為了減輕自己的罪惡感,不肯親自去丟棄嬰兒,而是僱人前往,還滋生了一種專業的“棄嬰人”。
每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拖着小推車,挨家挨戶去收集女嬰,然後再一起去丟棄但棄嬰塔中。
這些嬰兒大部分很快就會凍餓而死,而為了防止嬰兒屍體腐爛發臭,他們每三天又會點火焚燒一次!
當烈火焚身之時,那些還活着的嬰兒就會發出凄厲的啼哭,彷彿是對那慘無人道的舊社會的控訴!
不過“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一個個劊子手的殘暴最終還是引來了報應——
直到晚清時期,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加之特權階級對女性資源的掌控,竟導致民間平民於婦可取,最終滋生了荒誕的“契兄弟”模式!
據說當時在廣東福建地區,當男孩兒長到16歲,父母就會幫他們找一位年齡稍大的男子結為契兄,經過一定儀式後,兩人就會像夫妻那樣同吃同睡,雙方父母也會把對方當作媳婦兒女婿那般看待。
甚至還有更荒唐的“契父子”存在!
但那時候那種行為不但不被認為不道德,甚至他們可以在公共場合公開牽手秀恩愛!
直到對TXL持極端憎惡態度的西方傳統XA觀念傳入,才使得新時期人士對此種關係感到反感,“契兄弟”這種類婚姻模式也就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
可即使在這樣的教訓下,重男輕女這種根深蒂固的思維似乎也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一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有人為了拼兒子不停的生孩子,甚至提前查性別打掉女胎!
可是,人生短短几十年,適量的生兩個孩子,不論男女好好培養,讓生活多一些歡聲笑語,給自己減少一點生活壓力,難道不好嗎?
唉,在此奉勸那些越生越窮、越生壓力越大的家庭們,醒醒吧!
法律面前,兒女繼承權、贍養責任平等,就別折騰了。
反正等你死了,你那所謂的血脈傳承你也看不見!百年之後,女兒也一樣為你燒紙上墳!
至於孫子輩,放心吧,這年頭外甥是狗、孫子是狼,誰也不比誰高貴!社會壓力那麼大,人情越來越淡泊,別說你了,他爹娘他也未必還記得去上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