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清醒的社交觀:遠離事兒精

2025年03月29日22:02:09 情感 1964

最清醒的社交觀:遠離事兒精 - 天天要聞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

他們整天事最多,而且還特別喜歡製造衝突。

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各種挑撥生事;

一遇到不舒心的事,就大發牢騷;

無論遇到何人何事,總是吹毛求疵,難以滿足。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曾將這類人的性格統稱為“對抗型人格”。

他們對待任何人都會持有一種攻擊態度,並以此樹立自己的優越感。

你越是計較,對方就越起勁,然後不斷攻擊你。

遇到這種人,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躲遠點。

01

挑事型事兒精

網上曾有個熱門問題:如何與愛挑撥是非的人相處?

一個高贊評論說:“跟這種人沒必要相處,直接遠離就是最聰明的做法。”

對此,我尤為認同。

跟這類人在一起,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消耗。

只有早早遠離,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作家李思圓講過一個故事。

有次,剛工作不久的表妹跟她打電話訴苦,說公司的同事都故意不理她,甚至給她穿小鞋。

等她追問了一番,才得知其中的緣由。

原來開會時,別人都怕負擔新的工作量而緘口不言,表妹卻一下子提出了好幾個新想法;

領導要資料時,很多人都說需要一周完成,可她加班加點,只用了3天,便提前完成了。

公司里有幾個愛挑事的老員工,對此積怨已久,就故意跟領導嚼舌根。

老闆聽信讒言,也開始看她處處不順眼。

李思圓安慰表妹:不要去在乎那些愛挑事的同事們怎麼看你,要一直保持這樣的工作狀態,把關注點放在自身的成長上。

表妹聽了以後,主動遠離了那些同事。

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沒過兩年,便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

古語說: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遇到愛挑撥是非的人,一定要躲得遠遠的。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一不小心,就被捲入是非的漩渦。

唯有及時認慫,才能讓自己遠離是非,得到解脫。

這並不是認輸,而是為了放過自己。

只有這樣,你才有精力做更多有價值的事情。

最清醒的社交觀:遠離事兒精 - 天天要聞

02

抱怨型事兒精

心理學博士亨利·克勞德,曾接待過一位漫畫創作者。

對方在舊金山有個五人工作室。

在他們多年的努力下,工作室逐漸小有名氣。

可就在上升期的關鍵時刻,他們卻因為漫畫拖更引來不少非議。

原因就在於工作室加入了一位新人。

這個新人畢業於藝術名校,能力不錯,卻唯獨喜歡抱怨。

要麼就是抱怨漫畫情節不連貫,要麼就是吐槽繪畫技巧不立體。

甚至私底下還怪罪上司給的薪資太低,嫌棄同事的繪畫水平不夠。

時間一長,整個團隊的創作熱情再也不復從前,導致連載的漫畫一拖再拖。

迫不得已,這位漫畫創作者請求克勞德給點建議。

克勞德告訴他:新人能力很強,但太愛抱怨,唯有辭退他,才能解決問題。

他聽了以後,立即辭退了對方,工作室才慢慢地恢復了活力。

這個新人就是典型的抱怨型事兒精。

這類人有個共同特點:總將自己的痛苦放大化,遇事就向外歸因。

在他們的影響下,所有簡單的問題都會複雜化,身邊人也被壓抑得痛苦不堪。

作家趙輝有個朋友,曾是一家修理廠的試用工。

但他平時卻是個事兒精,只要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滿腹牢騷。

每天不是嫌棄修車臟,就是抱怨上班太累,認為自己就是個被老闆剝削的工具人。

那會兒,他整天找趙輝倒苦水,還把問題都推到別人身上。

趙輝安慰幾次後,便看清了對方只會甩鍋,從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

於是,趙輝果斷與其斷交,從此不再來往。

而試用期結束後,其他工友都順利轉正,只有他沒有考核通過,沒能留下來。

聽過這樣一句話:

“有的人就像一輛垃圾車,他們帶着煩躁、焦慮到處遊走,等這些垃圾情緒裝滿了,就有可能倒在你身上。”

靠近抱怨型事兒精,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迫害。

到最後,你不但要為他們收拾爛攤子,就連自己的人生也會被拖累。

遇到這種人,一定要轉頭就走,千萬不要讓他們浪費你一絲一毫的精力。

最清醒的社交觀:遠離事兒精 - 天天要聞

03

挑刺型事兒精

作家許開禎,寫過實習生小林的故事。

小林畢業後參加選調,進入單位實習。

但她剛上班,就被領導劈頭蓋臉地罵了一頓。

原因就是她沒有提前到辦公室打掃衛生,給領導倒茶。

儘管她滿腹委屈,卻還是聽了對方的訓斥。

可後來,她逐漸發現領導是個特別愛挑刺的人。

不管你做得再好,他總能從中挑出你的毛病,再批評你一頓。

日子久了,小林被折磨得十分壓抑。

無奈之時,她把自己的遭遇告訴了大學教授。

教授勸她換個部門,別再跟這個領導再打交道了。

申請換部門後,新領導很包容新人,在對方的幫助下,小林很快就找到了對工作的熱情。

不過兩年,她就成了單位的筆杆子,深受領導器重。

跟這種挑刺精相處,你根本討不到半點好。

要知道,善心需要通過善言表現出來的,而惡言之下自有惡意。

避免自己受傷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愛找茬的人請出自己的世界。

作家菅原道仁寫過單位的一名新同事,頗會挑他人的刺。

每次開會,不管是誰發言,他都要率先投出反對票,然後提出一大堆毛病。

同事們雖然接受了他的意見,但心裡卻很不是滋味。

後來有次午休,幾位同事聚在一起聊天,談起一個明星唱歌不錯。

沒想到,他聽到後又跑來挑刺。

幾句點評下來,原本有說有笑的幾人,當即換了臉色。

不出一個月,公司里的人都對他避之不及。

喜歡挑刺的人就像是個能量黑洞,跟他們待在一起,你的能量就會被其全部吞噬掉。

跟他們相處,無異於是對自己靈魂上的謀殺。

碰到這樣的人,一定要繞着走。

遠離消耗你能量的人,多靠近讓你充滿能量的人,你人生的台階才會不斷往上升。

在一次訪談中,芒格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要和豬摔跤。損失錢都要讓有毒的人滾出你的生活。越快越好!”

見的人越多,我對此越發認同。

跟事兒精過不去,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或許我們無法決定遇見什麼樣的人,但起碼我們可以選擇不跟什麼樣的人接觸。

當你遇到事兒時,不是第一時間與其較勁,而是轉頭就走。

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是個聰明人了。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93年女子嫁大28歲丈夫,結婚10年育有一子:他太有風範了 - 天天要聞

93年女子嫁大28歲丈夫,結婚10年育有一子:他太有風範了

“姐弟戀”常見,可“爺孫戀”少有!河北93年的小魏嫁65年大叔——這段整整差了兩代人的“爺孫戀”你敢信?這事兒一出來,網友簡直吵翻了,有人說真愛無敵,有人說“圖錢圖色”。都說三歲一代溝,可這差了整整兩代人的婚姻關係,到底藏着什麼貓膩....
愛,就是一起把日子過明白! - 天天要聞

愛,就是一起把日子過明白!

有人說,愛是山盟海誓,是風花雪月。可我卻覺得,愛其實沒那麼複雜,愛就是兩個人一起,把日子過明白。是下班回家後,你一句“我回來了”,他立刻放下手機去廚房幫你端菜;是深夜你躺在床上,他習慣性地給你掖好被角。
有一種男人,看似在“撩”你,實則動了真感情 - 天天要聞

有一種男人,看似在“撩”你,實則動了真感情

在這個曖昧泛濫的時代,“撩”成為了很多人對待感情的起點。他對你笑,對你說溫柔的話,會每天和你聊天,偶爾說些讓你心跳加速的調侃;你分不清這到底是“喜歡”,還是“套路”。尤其是男人主動的時候,很多女人心裡都會打個問號:他到底是認真的?還是只是玩
“不能活着見父母,死也要回大陸!” - 天天要聞

“不能活着見父母,死也要回大陸!”

“我,何文德,湖北省房縣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見父母,死也要回大陸!不達目的,死不罷休!你要抓、要殺、要活埋,聽清楚,動手吧!” 這句痛徹心扉的話語,道盡無數漂泊老兵的深沉鄉愁。 1987年,何文德在台灣苦等回鄉無果,發起成立“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率領老兵群體上街,身着標有“想家”紅字的襯衫,高舉“生為...
當你熬不住的時候,學會“反着來”,你就贏了 - 天天要聞

當你熬不住的時候,學會“反着來”,你就贏了

有時候,真正讓人崩潰的,並不是事兒有多難,而是你太順着它走了。就像陷進泥潭裡,如果你用力掙扎,它只會吸你更緊。可你一旦停止反應,反而可能浮上來。這不是玄學,這是很多人熬過來的經驗。
55歲大媽:分房睡後,再婚老伴每天都和我鬧離婚,我錯了嗎?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分房睡後,再婚老伴每天都和我鬧離婚,我錯了嗎?

刷到是緣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您能動動小手幫忙點贊,關注,評論。你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在此祝福大家天天快樂,日日開心!我今年55,二婚嫁了個退休幹部。剛結婚那會兒他天天粘着我,現在倒好,非要分房睡。那天晚上我給他端洗腳水,他直接把
再三告知:老人“同房”,需要做好這五點!不然可能麻煩大了 - 天天要聞

再三告知:老人“同房”,需要做好這五點!不然可能麻煩大了

刷到是緣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您能動動小手幫忙點贊,關注,評論。你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在此祝福大家天天快樂,日日開心!0102在公園長椅上,聽見兩個大爺聊天,一個大爺說"最近老伴總說要注意安全",另一個大爺問"你們這把年紀還要注意
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 天天要聞

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夏日生活打卡季#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誘惑與挑戰,這些時刻往往是對人性的一種考驗。然而,深諳人性之複雜與脆弱的我,始終堅信一個道理: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人性,這個看似簡單卻又深奧莫測的概念,包含了人的情感、慾望
家中老母親要贍養?男子不打工專偷鄰居 - 天天要聞

家中老母親要贍養?男子不打工專偷鄰居

指認揚子晚報網5月19日訊(通訊員 陸群 記者 萬凌雲)5月11日,揚中市公安局油坊派出所接群眾胡先生報警求助,稱家中名貴藥材、名酒和黃金首飾不翼而飛。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立案偵查,民警發現胡先生家周圍並無視頻監控,且小偷的作案手法老練,並未在現場留下明顯證據。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民警的細緻調查等工作,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