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麵包夾知識
編輯|麵包夾知識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前言
我叫徐東升,今年34歲,經營着一家汽車維修店,掙得不多,但在這個小鎮上,也算是過得不錯,孩子也都算懂事聽話。
可是母親卻早早地離開了我,給母親辦完葬禮後,三個姨媽決定輪流給姥爺養老,父親卻一下子站出來說:算我一個!
01
母親走了,我的世界彷彿被一層陰霾籠罩,怎麼也驅散不開,她是個苦命的女人,一生勞苦奔波,為了我們這個家,每天不到天亮就起床做飯幹活 。
記憶里,母親總是忙忙碌碌,一邊細心照顧我和弟弟,一邊還要照顧家中老人,歲月的痕迹過早地爬上了她的臉龐。
也許是她太過勞累,僅僅 57 歲,就被病魔無情地帶走了。
母親在家中是老大,下面有三個妹妹,姥姥去世後,姥爺的身體每況愈下,當時姥姥還在世的時候就經常給母親說:”燕兒啊你是姐姐,一定要好好照顧妹妹。”
母親作為孝順又疼愛妹妹的人,自然不想要三個妹妹辛苦,毅然把姥爺接到我們家裡照顧。
一開始,父親心裡很有怨言,他嘟囔着:“明明你爸有四個閨女,咋就咱一家照顧呢?這不公平啊。”
可母親總是耐心勸他:“我是老大,理應承擔這個責任,咱媽生前也總教導我,要給妹妹們做個好榜樣。”
或許是被母親的堅持打動,父親雖嘴上不滿,但照顧姥爺時卻一點不含糊,每天端飯倒水,給姥爺洗腳擦身,這些事他都做得細緻入微。
母親的葬禮上,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三個姨媽站在一旁,眼睛紅腫,面容憔悴。
大姨媽率先開了口,聲音帶着哽咽:“大姐這些年照顧咱爸太辛苦了,我們三個能有今天的生活,全靠大姐做後盾。”
“現在大姐不在了,咱爸也不該再留在這兒添麻煩了,大姐夫還要照顧孩子。”
二姨媽連連點頭,眼眶泛紅:“是啊,我心裡一直愧疚,這麼多年都是大姐在為這個家付出,我們享清福了。”
02
小姨媽則在一旁泣不成聲,她是母親最疼愛的妹妹,因為年紀最小,從小就被大家寵着。
母親對她更是偏愛有加,有什麼好吃的好玩兒的,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她,母親還經常做小姨媽的知心姐姐,經常開導她。
記得母親說過,小姨媽小時候最愛和母親一起睡,姥姥姥爺批評她了,母親也會護着她。
母親這一走,小姨媽的世界彷彿塌了一角,她哭得肝腸寸斷,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母親頭七過後,家裡的一切都顯得空蕩蕩的,那種寂靜讓人難受,以往的時候總能聽見母親和姥爺說話的聲音。
姥爺因為年紀大了,會經常忘事,母親就一遍又一遍的每天不厭其煩的說給姥爺聽,把今天發生的什麼事也講給姥爺聽。
那個時候我都是聽着母親的聲音睡着的,現在母親不在了,那個聲音我再也聽不見了,姥爺也變得越來越沉默。
晚上,我起夜經過父母的房間,看見父親的房門虛掩着,透出一絲微弱的光。
我輕輕推開門,看到父親坐在床邊,手裡緊緊握着母親生前最喜歡的一件衣服,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
我輕聲喊了句:“爸。” 父親緩緩轉過頭,我看到他滿臉的疲憊和無盡的悲傷,那一瞬間,我才深刻意識到,母親的離去對父親的打擊有多大。
第二天,姨媽們再次來到家裡,大姨媽清了清嗓子,說道:“我們商量好了,想把爸接走,我們三家輪流養。”
二姨媽附和道:“對,姐夫我們三個商量了,這麼多年爸住在這兒也是勞累你們了。” 小姨媽只是默默點頭,眼睛依舊紅腫。
父親聽了,沉默片刻,突然抬起頭,堅定地說:“算我一個!” 姨媽們都愣住了,面面相覷。
父親接著說:“孩子他媽生前和我說過,讓我好好照顧爸,我不能違背對她的承諾,她還在天上看着呢。”
03
“這些年,爸在家裡住了這麼久,我和他也有感情了,捨不得他走。” 我在一旁聽着,心裡一陣觸動,原來父親對姥爺的感情早已在日復一日的照顧中變得深厚。
大姨媽皺了皺眉,說道:“大姐夫,你一個大男人,照顧老人多有不便,再說,你也該為自己以後的生活考慮考慮。”
父親擺了擺手,說道:“我不怕麻煩,這些年不都這麼過來了嘛,孩子他媽不在了,我更要替她盡孝。”
二姨媽也勸道:“姐夫,你這一個人拉扯倆孩子,還得工作,哪有精力照顧爸啊。”
父親笑了笑,眼神中透着一股堅毅:“孩子們都大了,能照顧好自己,我工作也不忙,時間能安排過來。”
小姨媽這時抬起頭,看着父親,說道:“姐夫,謝謝你這些年對我姐和我爸的照顧,但是你真的不用這麼勉強自己。”
父親搖了搖頭:“這不是勉強,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對你們姐的承諾,你們要是真為我好,就帶我一個,大家一起照顧。”
姨媽們聽了,都陷入了沉默,一時間大家都不知道說什麼好,我知道爸是個善良有孝心的人,也知道媽在他心中的位置。
過了一會兒,大姨媽嘆了口氣,說道:“好吧,姐夫,既然你這麼堅持,那我們以後就一起照顧爸。”
”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你儘管開口!” 二姨媽和小姨媽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從那以後,家裡的氣氛慢慢有了一些變化,雖然母親不在了,但因為有了父親的堅持和姨媽們的支持,姥爺依舊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我也漸漸從母親離去的悲痛中走了出來,看着父親和姨媽們一起為姥爺的生活忙碌,我明白了責任和親情的力量。
在這個看似破碎的家庭里,愛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着,讓我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配圖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