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人打交道這個大舞台上,善良一般都被看成是個好品質。大家都覺得,要是有顆善良的心,就好像拿着一把鑰匙,能打開好多友好的門,在社交里就能順順利利,還能收穫真心和別人的尊重。
可實際上,社交這個事,比咱們想的複雜多了。等咱們走出熟悉的小圈子,到了社會上,就會發現,光善良,有時候好像不能讓別人特別關注和重視咱們。
這不是說善良沒用了,而是在各種各樣的社交場合里,還有別的重要因素在起作用。出門在外,別人不在意你有多善良,他們往往在乎這些!
(一)社交圈層級,決定他人對你的關注度
出門在外,有個不能忽略的事實,就是別人在不在意你,跟你的社交圈層級關係很大。社交圈層級就像一張看不見的名片,悄悄給別人傳遞關於你的好多信息。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所處的圈子,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這裡說的圈子,就是咱們講的社交圈層級。它可不是一群人簡單湊在一起,而是資源、能力和影響力的集合。
在生活里,這種情況很常見。處在比較高層次社交圈的人,更容易吸引別人的目光。他們隨便做個啥,哪怕只是說句話,都可能被別人關注。
為啥呢?因為高層次的社交圈一般意味着有更多的資源、更廣的人脈,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
從道理上來說,別人關注你的社交圈層級,其實是在找合作機會和發展的可能。人都想着和高層次社交圈的人搭上關係,這樣能開闊自己的眼界,得到更多資源,給自己的發展創造好條件。
比如說,在一場行業研討會上,不同社交圈層級的人都來了。那些在行業里地位高,社交圈裡都是行業精英的參會者,一下子就會成為大家圍着的中心。他們分享的想法、透露的行業動態,都特別受關注。
而那些社交圈層級低的人,就算心裡有好想法,人也善良,一開始可能都得不到同樣多的關注。
所以啊,咱們在社會上打拚,得明白社交圈層級在別人怎麼看你、關不關注你這件事里,佔了多大比重。
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交圈層級,不是為了虛榮,也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為了在更大的平台上,實現自己的價值,也能給別人創造價值,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關注和重視。
(二)價值提供,是贏得他人在意的關鍵
出門在外,能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是別人會不會在意你的關鍵。善良是挺好的,可光善良,沒有實際的價值輸出,很難在別人心裡留下深印象。
給大家講個例子。小張和小李都在一個社區當志願者。小張這人善良,脾氣也好,每次參加志願活動都特別積極,態度還誠懇。小李也善良,而且他有一手厲害的維修手藝。
在社區組織的便民服務活動里,小張主要負責引導居民、維持秩序這些基礎工作。小李呢,就靠自己的維修手藝,給居民免費修各種家電。
活動結束後,居民對小李印象特別深,都誇他手藝好、熱心。後來社區再組織活動,大家不自覺地就更關注小李,還主動跟他交流。
小張的善良也值得肯定,可相比之下,小李能給居民提供實實在在的維修價值,所以更受居民在意。
從這個例子能看出來,要是咱們能給別人提供特定的價值,就好像在別人心裡種下了一顆記憶的種子。
這個價值可以是物質方面的,像技術支持、提供產品;也能是精神方面的,比如分享知識、給人情感安慰。
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的環境下,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大家更願意關注那些能給自己帶來實際幫助和收穫的人。
咱們都知道,人際交往是相互的。你能給別人提供價值,滿足別人的需求,別人自然就會對你感興趣,進而在意你。
光靠善良,能給人留個好的第一印象,可要是沒有後續的價值支撐,很難讓別人一直關注和在意你。
(三)分寸與邊界,劃定他人對你的尊重底線
出門在外,懂得分寸和邊界,是讓別人真正在意你的重要準則。跟善良比起來,分寸和邊界感就像人際交往裡看不見的籬笆,清楚地劃分出彼此的空間,維護着雙方關係的和諧穩定。
咱們跟別人相處的時候,懂得把握分寸的人,會讓對方覺得很舒服。他們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不懂得分寸和邊界的人,就算心裡善良,也可能因為言行不合適,讓別人反感。
比如說,朋友聚會的時候,有些人一直說自己的事,也不管別人愛不愛聽,甚至還打斷別人說話。這就是沒分寸的表現。
反過來,那些知道什麼時候該聽,說話的時候能考慮在場其他人感受,不炫耀,也不強給別人灌輸觀點的人,就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
再看看職場。有些同事工作的時候,喜歡過分干涉別人的工作方式和進度,說是“關心”“幫忙”,其實打亂了別人的工作節奏。
而那些尊重別人工作邊界,在合適的時候幫忙,又不過多插手別人工作領域的同事,往往能和同事保持好的合作關係,也更受大家認可。
懂得分寸和邊界,就是尊重別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很看重個人空間和隱私。只有咱們給別人足夠的尊重,不隨便侵犯別人的邊界,別人才會同樣尊重和在意咱們。
善良要是沒有分寸和邊界的約束,可能會變成一種壓力,讓別人想躲開。有了分寸和邊界的善良,才能在人際交往裡真正發揮積極作用,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在意。
創優咖情感寄語:
出門在外,咱們得明白,善良是美德,但不能光指望善良讓別人在意。
提升自己的社交圈層級,能讓我們有更多被關注的機會;學會給別人提供價值,是在社交里站穩腳跟的關鍵;把握好分寸和邊界,是維持好人際關係的保障。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旅途中我們不斷與他人相遇、相知,而每一次的交往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這句話把咱們在社交里的成長說得很透徹。
在這個充滿機會和挑戰的社交旅程里,咱們得不斷審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關於出門在外怎麼更好地贏得別人在意,給大家幾點建議:
(1)積極拓展社交圈,通過學新技能、參加行業活動這些辦法,提升自己在社交圈裡的層級。但要注意,拓展社交圈不是盲目攀附,得找和自己價值觀相符、能一起成長的圈子。
(2)不斷提升自己給別人提供價值的能力。不管是學專業知識,還是培養溝通技巧,都要以能幫到別人為目標。同時,也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需求,準確地提供價值。
(3)時刻提醒自己把握分寸和邊界。跟別人交流相處的時候,多站在對方角度想問題,別因為自己的言行讓別人不舒服。
希望大家出門闖蕩的時候,都能得到別人的關注和在意,在人際交往裡順順利利,寫出自己精彩的社交篇章。有感觸的朋友,可以留言、加關注,咱們一起討論更多人際交往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