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2月19日上午10時,陝西渭南白水縣39歲女子吳某莉疑遭丈夫李某春家暴致死一案,在白水縣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
開庭前,記者從吳某莉家屬處了解到,李家曾兩次來吳家求諒解書均被拒絕,吳某莉母親表示,要求重判李某春。起訴書顯示,案發當日凌晨,吳某莉被丈夫毆打後用麵湯澆灌並將其拖入鍋中,致其身體多處受傷,經鑒定其系麵湯誤吸入呼吸道致死。(據2月19日極目新聞)
案發麵館內部
這一案件因涉及家庭暴力,情節惡劣,駭人聽聞,釀成一人死亡的嚴重後果,在社交平台引發熱議。其是議論最多的是這一細節,即“吳某莉遭丈夫李某春灌麵湯嗆死”。於是有人就將這一案件簡單地歸因為一起意外傷害。但也有理性的網友表示,不能這樣看待問題。
從法律文書的字裡行間,我們得以窺見這場悲劇的全貌:李某春使用鋼尺、皮帶、菜刀等工具對吳某莉實施了毆打行為,後用麵湯澆灌並將其拖入鍋中,致其背部、小腿等部位多處受傷。據吳某莉的弟弟透露,鍋麵湯的溫度近70攝氏度,可以想見,吳某莉當時是何等的痛苦和無助。雖然被害人的直接死因是麵湯誤吸入呼吸道,但這一悲劇的根源在於她此前遭受的殘酷毆打和虐待,這些暴力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讓她喪失了防範和自衛的能力,否則,一個成年人何以活活被麵湯嗆死?
家屬拿到有關法律文書(來源:上游新聞)
2024年9月5日,被告人李某春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白水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如今,檢方起訴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足見檢方根據各項證據,也認為李某春主觀上有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
據此,如果僅僅將案件歸因為“妻子遭丈夫灌麵湯嗆死”,並形成碎片化、簡單化的傳播,很容易讓公眾以為這是個意外事故,甚至還對於“麵湯怎麼會嗆死人”感到好奇,這顯然不利於公眾客觀了解事實真相,消解了施暴者行為的兇殘程度,是對受害者極大的不公,也會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引人深思的是,這起案件不僅是一面照見人性之惡的鏡子,更折射出社會對家暴認知的普遍盲區。據媒體報道,多人表示,案發前,李某春曾對妻子多次有過毆打、辱罵等行為。但周圍人認為,那些僅僅是夫妻倆之間鬧矛盾的“小事”。
這種“司空見慣”的忽視,恰是家庭暴力得以滋生蔓延的溫床。當鄰居們後知後覺地感嘆“原來慘劇早有預兆”時,我們的確應該深思:為何總是等到無可挽回的慘劇發生,人們才發現那些所謂的“夫妻吵架”中早已隱藏着危險和殺機?更令人嘆息的是,案發前一個月,這對夫妻經親友調解後還攜子出遊,營造出“和好如初”的假象。這種不問是非,一味“勸和不勸分”的傳統思維,無形中成了暴力的幫凶,將受害者推向更深的深淵。
家暴案件的社會關注度極高,公眾會從其傳播的趨向中,看到社會對此的認知和態度。表述方式雖只是其中一環,但如果有所偏頗,不夠準確,可能會使公眾對家暴的認知產生偏差,在某種程度上導致公眾低估家暴的危害性,不利於形成全社會共同反對家暴的氛圍。當“灌麵湯嗆死”的說法,已經影響了他人對事實的理解,甚至引發誤解和反感時,身處信息傳播鏈上的每一個人都應反思:我們是否真正嚴肅地對待了家庭暴力這一浸滿血與淚的社會瘡疤?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