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單身青年想談戀愛,寧找AI傾訴不找父母,來看看青年網民情感需求

2025年01月20日22:10:40 情感 1305

76.8%單身青年想談戀愛,寧找AI傾訴不找父母,來看看青年網民情感需求 - 天天要聞

76.8%單身青年想談戀愛,寧找AI傾訴不找父母,來看看青年網民情感需求 - 天天要聞

76.8%的年輕人表示自己“想談戀愛”,與網友連麥只是聆聽彼此生活的背景聲……近日,復旦發展研究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復旦大學價值認知傳播與人機協同治理交叉學科團隊與嗶哩嗶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青年網民社會心態調查報告(2024)》。

青年網民有何新的情感需求與社交趨勢?基於青年網民高度聚集的soul(“靈魂”社交平台),課題組採集其2023年和2024年發布量最高的話題2萬條、內容提及詞頻最高的發布內容2萬條,並對11253名用戶展開大規模問卷調查。

【76.8%的單身青年網民渴望戀愛】

2024年,超過359萬用戶在soul廣場發布過與“戀愛”相關的內容,“我想談一場甜甜的戀愛”“談戀愛嗎結婚的那種”等話題在年輕人中獲得廣泛共鳴和傳播。

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單身的年輕人仍然渴望戀愛。在超過8000名目前單身的被訪者中,超過四分之三(76.8%)的年輕人表示自己“想談戀愛”。特別是在30歲以下的男性青年群體中間,渴望“脫單”的比例達到了85.9%。

當更多年輕人渴望戀愛的時候,同樣也有更多年輕人在享受獨處的快樂。2024年,提到“單身”的瞬間(備註:瞬間,即為在soul發布的一條內容)在soul的瀏覽量接近88億次。關於“低質量的戀愛,不如高質量的單身”話題累積有超過165萬年輕人參與。當被問到“尚未脫單”的理由時,年輕人提及率最高的三個答案分別是:“社交圈子單一,很少有機會認識異性”(64.8%)、“很難遇到三觀契合的對象”(48.4%)、“不太擅長與異性交流”(40.7%)。

【“溏心蛋社交”】

青年網民的最佳社交距離就像是一顆半熟的溏心蛋。如果說“搭子”代表了一種“不熟”關係,父母家人代表了一種“全熟”關係,那麼能進行固定頻率、深度交流的朋友(固聊),就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半熟”關係,稱為“溏心蛋社交”。

2024年,在soul有超過65萬用戶發布過與“固聊”相關的內容,“固聊”的話題活躍度同比增長了76%。儘管“搭子文化”一度流行,但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固聊”或許才是最合適的社交距離。即使是看展覽、看電影、看演唱會、citywalk這些“適合找搭子”的活動,仍然有超過半數的年輕人選擇跟固聊一起,而對於分享快樂(69.5%)、吐槽生活(67.4%)、失戀求安慰(66.4%)這些“情感向”的需求,選擇固聊的比例更是將近七成。

調查數據顯示,當問及“在生活中更願意和誰分享自己的情緒與心事”時,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固聊”網友(47.9%)、戀人/伴侶(32.5%)、陌生網友(30.8%)、同性朋友(28.0%)和異性朋友(28.0%)。此外,還有13.5%的年輕人選擇向ai虛擬人傾訴自己的心事,這一比例甚至高於父母親(10.4%)。

【無聲連麥成為社交新趨勢】

與網友連麥,但兩個人誰都不說話,只是聆聽彼此生活的背景聲,正在成為年輕人社交的新趨勢。寫論文時候敲擊鍵盤的聲音、通勤時候地鐵報站的聲音、自習翻書的聲音、入睡呼吸的聲音……耳朵陪伴作為一種新陪伴形式,既有“耳鬢廝磨”的親密感,又保持了足夠的邊界感。

2024年,75.5萬用戶在soul發布了與“連麥”話題相關的內容,瀏覽量超過39.7億次。其中,“無聲連麥”(過去一年超過8億瀏覽量)、“無聲連麥呼吸”(超過8693萬瀏覽量)等話題的活躍度大幅增加。

【“到戶外去到大自然里去”最治癒】

在調查中,當問及過去一年如何“理解、應對自己的情緒和心理感受”時,排在前三位的回答分別是:學習相關音視頻內容(42.5%)、和朋友討論(39.8%)和參與運動戶外項目(32.0%)。學習、分享和運動是當下年輕人理解和應對情緒的三種主要方式。

當被問及“心情不好時,哪些事物會讓你有被治癒的感覺”時,61.7%的年輕人選擇了“到戶外去,到大自然里去”,在所有選項中排名第一。

2024年,在soul上“運動”相關話題同比增加超過88萬條,“今日騎行打卡”話題同比增加120%,“約網球”話題同比增加33%。

課題組還邀請被訪者為自己當前生活的幸福感打分。研究發現,那些選擇“參加線下活動”“參與運動、戶外項目”的年輕人擁有最高水平的幸福感,而那些“沒嘗試過”任何一種方式的年輕人則最不幸福。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裡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