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2024年11月13日21:00:27 情感 5947

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08分,那是非比尋常的一刻。

伴隨着鳥巢第一束煙花聲地響起,

北京奧運會正式拉開序幕。

全國人民都在電視前雀躍着,歡呼着,

這是個令我們無比自豪的奧運會。

歡悅的氣氛幾乎渲染了全國上下每一個角落,卻駐足於一間病房前。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病床上躺着一個女人,她叫劉岩。

就在不久前,她還是一位舞者,站在舞台上熠熠生輝。

可惜命運多舛,喜怒無常。

不過短短几天時間,

她便從一個前途似錦的舞者成為了一個餘生註定與輪椅相伴的“殘廢”。

而這一切,都要追溯到12天前奧運會的綵排上。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一、

3米的高空處,在由電子箔紙組成的巨大的畫軸上,劉岩正翩翩起舞。

踏着搖曳生姿的舞步,劉岩不敢有一絲鬆懈。

她是唯一被張藝謀導演指定的獨舞演員,

每一幀舞蹈都必須做到精益求精,無可挑剔。

然而,頃刻間,意外發生了。

車台運行的時間比預料中快了一秒,

劉岩一隻腳剛踏入車台,另一隻腳卻踩了個空,

車台前進的力量把她狠狠地掀翻。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伴隨着“怦”的一聲,劉岩的背部摔在了一根運行軌道上。

劇烈的疼痛急轉直下,旁邊的工作人員慌忙地簇擁而來。

“劉岩!你沒事吧!……快!快打120!”

在被抬上擔架的那一刻,

劉岩意識到,自己可能要和這次奧運會永永遠遠地錯過了。

這台手術進行了整整6個小時。

當劉岩再次睜開眼,映入眼帘的是醫院慘白的天花板。

父親和母親正坐在她的床邊,眼中含着心疼,

劉岩想坐起來伸手去幫母親拭去眼角的眼淚,

可滿身的繃帶與支架讓她無法動彈半分。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媽,我這下半身怎麼沒有任何知覺啊?是不是手術麻藥的勁兒還沒有過?”

沒有人回答她,母親捂住劉岩的手,抽泣了起來。

劉岩有些慌了,這時,主治醫生推門而入,

在醫生進入病房的第一刻,劉岩趕忙追問。

“醫生,我要住院多久?這個傷影不影響我以後跳舞?”

醫生望着劉岩希翼的眼神,欲言又止。

“劉岩,你第十二胸椎嚴重錯位,神經受到壓迫……

胸椎以下身體徹底癱瘓了,

如果恢復得好,還有坐起來的希望,

只是……再也站不起來了……舞,也永遠跳不了了。”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醫生的話宛如晴天霹靂一般在劉岩耳邊炸開,

一直難以置信的窒息感湧上心頭。

怎麼會這樣?

她還年輕,前途不可限量,怎麼就癱瘓了呢?

絕望與痛苦籠罩着劉岩,

過往努力刻苦的舞者歲月宛如走馬燈般在她腦中放映。

就像是個光照陸離,轉瞬即逝的夢般。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二、

與舞蹈最開始的結緣,是在劉岩9歲的時候。

劉岩的舞蹈啟蒙老師白瑩是內蒙古當地小有名氣的歌舞團老師。

在小劉岩決定學舞蹈的那一刻起,

父母便把她送到了老師白瑩身邊學習。

在那個尚且稚嫩的年紀,

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舞蹈的劉岩練習地非常刻苦。

不得不說,天分是個很奇妙的東西,

白瑩一眼便看出來劉岩身上的靈氣,

她覺得劉岩如果接受專業的訓練,

將來一定會在這個領域有所作為。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於是,白瑩建議劉岩的父母,

把劉岩送到北京專業的舞蹈學院進行更加系統化的學習。

起初,劉岩的父母是猶豫的,畢竟當年劉岩還小,

小小年紀就要遠離父母在外學藝,總是會不適應的。

然而,當他們把這個想法告訴劉岩,

她眼睛裡亮起來的一瞬間,讓這對夫妻決定放手一搏。

1993年,

劉岩懷揣着對未來的一片嚮往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學習。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在這個“藏龍卧虎”的地方,

跳舞比劉岩好的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從小就開始接觸舞蹈,

光基礎功底,便甩了劉岩一大截。

與她們相比,劉岩那點微不足道的天賦,簡直“不夠看”。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

劉岩的進度總是低於其他人的,學習成績也老是上不去。

可是劉岩這個人,人如其名,

她有着像石頭一樣的堅強不屈,過人的意志。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落後了就追趕,

別人用一小時練習,她就付出雙倍的時間與精力!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隨着汗珠的一滴滴落下,

劉岩的成績如同蓄勢待發的爬山虎一般向上攀爬。

刻苦是她的“吸盤”,將她牢牢地推向了制高點。

六年的附中生涯,

劉岩從最末的“吊燈尾”爬到了班級前列。

但是她很快就陷入了一個“怪圈”,

凡是她參加的任何比賽,無論大小,她永遠排在第二名。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同學以此調侃她是“二等獎專業戶”。

劉岩百思不得其解,難道自己遇到了瓶頸?

這個疑問在劉岩心中生根發芽,

畢業後她沒有去別的地方發展,

而是選擇繼續留校做職業舞者。

她想要突破這個瓶頸,讓自己再上一層樓。

除去參賽跳舞的時間外,

劉岩幾乎整個人“泡”在了練功房裡,

壓腿、下腰、劈叉、拿大頂、跑圓場,經常練得汗流浹背。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在當舞者期間,

她連續擔綱主演了《紅河谷》、《西廂記》、《媽祖之光》等多部大型原創舞劇。

毫無意外,都取得了可觀的成績。

全國舞蹈大賽金獎、

首屆亞洲藝術節金獎等一系列大獎的領獎台上都有她的身影。

劉岩也從“二等獎專業戶”成了圈內聞名的“獲獎大戶”。

當然,讓她真正出圈的,

是2004年她的《胭脂扣》。

憑藉自己的原創舞蹈作品《胭脂扣》,

劉岩不僅獲得了此次表演的金獎,

亦在舞蹈界舞出了名聲。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她婀娜的身姿,將古典的優雅展現的淋漓盡致,

曾幾度,讓無數人覺得驚艷。

繼“獲獎大戶”後,她“劉一腿”的外號,也因此流傳開外。

2006年,劉岩與楊麗萍、譚元元同登春晚,

獻上了《歲寒三友》這一段自編舞蹈。

在這次的同台表演中,

年輕的劉岩並不遜色楊麗萍與譚元元這兩位“久經沙場”的前輩。

她用自己獨特的肢體語言,

俘虜了一個又一個觀眾的心。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劉岩,人氣急劇上升,

在觀眾心中,她成了可以和楊麗萍比肩的“舞蹈大師”。

然而,人紅是非多,

隨着劉岩名聲的不斷擴大,麻煩也紛至沓來。

郎昆就是劉岩名聲敗壞的“導火索”。

在一次逛街時,

媒體拍攝到劉岩和郎昆牽手出街的畫面,舉止十分親密。

要知道,彼時的朗昆早已有妻女,

而當時,郎昆的妻子馬艷麗正在國外出席活動。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一時間群情激憤,劉岩與郎昆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輿論剛開始發酵的時候,

他們誰都沒有進行澄清與回應,

可是隨着事情的越演越烈,逐漸到了不可控的情況。

劉岩否認了和郎昆有婚外情,

稱她和郎昆只是普通朋友。

可沒多久,郎昆和馬艷麗宣布離婚。

在媒體面前,

郎昆的前妻馬艷麗多次暗示她感情的破滅是因為第三者介入。

這讓劉岩的朋友聲明顯得極其尷尬。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也是從那以後,

在公共場合時的郎昆與劉岩再也沒有了任何親密的舉動,

循規蹈矩,客客氣氣。

可是很顯然,想要就這樣息事寧人是不可能的,

網友不願意放過這件事,死咬着劉岩不放口。

對此,劉岩再沒有過任何回應,

她又做回了舞台上那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只是這次的起舞,註定帶着些“泥濘”。

緋聞風波後的劉岩路人緣暴跌,

每當有人驚嘆於她輕盈的舞姿時,

總要捎上一句“可惜了啊!”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直到2007年,轉機悄然而至。

那年,中國經歷艱難萬苦爭取到了在北京舉辦奧運會的機會。

北京奧運會項目總負責人兼總導演張藝謀

有一個奇思妙想,

他想要用舞蹈展現出絲綢之路的歷程。

可在挑選領舞人時,張藝謀遲遲拿不定注意。

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劉岩,

在觀看了劉岩以往的所有作品後,

張藝謀採納了這個建議。

就這樣,劉岩收到了張藝謀的盛情邀請。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在奧運會上獨舞一曲,

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分多鐘,

對於劉岩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榮幸。

她毫不猶豫的便答應了。

於是,她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奧運會開幕式中《絲路》的唯一獨舞a角。

a角指的便是在節目中第一表演的主角,

對劉岩來說,這是張藝謀對她舞藝的莫大肯定。

劉岩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個舞台而精心準備着,

她前前後後獨自排練了將近500多次,

廢寢忘食,不分晝夜。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為了不辜負這份期望,亦為了挑起這份責任,

劉岩付出了百分百的時間與精力。

可你總是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臨。

意外發生了,

就在距離奧運會開幕式只剩12天的緊要關頭,

劉岩被送進了醫院。

她被抬上擔架的那刻,

問了一句“明早還是5點到鳥巢嗎?”

沒有人回答她,她也再也等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三、

電視機內,那個頂替她的b角演員正在畫卷上翩然起舞。

劉岩看着看着,淚水便模糊了她的眼眶。

一開始的小聲抽噎逐漸轉向悲傷,

交雜着《絲路》的音樂,顯得格外凄涼。

那原本是屬於她的殊榮!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可如今,她卻只能躺在病床上杞人憂天!

一名優秀的舞者失去了雙腿,就像翱翔的老鷹失去了雙翅,

其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劉岩覺得人生失去了希望,

她將自己封閉起來,排斥醫生,拒絕任何人的溝通。

她刻意迴避着所有的一切,在黑暗中獨自舔舐傷口。

直到奧運會結束的第四天,張藝謀來了。

坐在病床前,他向劉岩講述着奧運會的成功。

每當張藝謀向劉岩描繪一點,

劉岩眼眶中的眼淚便多一分。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臨走的時候,張藝謀給劉岩留下了一張祝福卡片。

祝福卡片上是這樣寫的:

“在開幕式中,我第一個要感恩的人是劉岩,

她把一切都給了開幕式,她是英雄!”

在看見卡片內容的那一刻,

劉岩萬般委屈湧上心頭,終於撐不住崩潰大哭了起來。

聽着女兒絕望的哭聲,

劉岩的父母捂着嘴,心裡彷彿刀刺一般難受。

凡是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變得更強大!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自那次發泄過後,劉岩彷彿一下子便想通了,

張藝謀的話為她帶來了不小的慰籍。

“已經沒有時間來哀嘆命運的不測。”

她對自己這樣說道。

於是,去康復中心做復健成為了她每天的“頭等大事”。

健身,按摩,

劉岩努力配合著醫生,絲毫不敢有任何懈怠。

她再一次向眾人展現了她岩石般的毅力與不屈不撓的精神。

日復一日,

她為復健做的所有的努力都像是扔進大海里的一顆石子,

沒激起一絲波瀾。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媽,你覺得我還能站起來嗎?”

“能……能!”

母親嘴上說著能,眼神卻十分閃躲,

她也是一位醫生,

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女兒的傷有多重,

站起來幾乎是天方夜譚,痴人說夢。

可是難道她就要把真相赤裸裸地擺在女兒面前嗎?

那太殘忍了!

而劉岩看出來了母親的難言之隱,

卻仍然選擇相信母親為她編製的“謊言”。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總要有些什麼支持她走下去的動力!

劉岩想要為自己的舞蹈生涯畫上一個句號,

不想它以遺憾的結尾。

於是,她開始考取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學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果不能再站上舞台,

那就換另一“圓夢”的方式。

為了讓自己走出“陰霾”,

劉岩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她大量閱讀心理學書籍,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順利從博士畢業的那天,

劉岩第一次提議讓母親推她出去走走。

陽光照在她的身上,腿上,慢慢滲透進她乾涸寒冷的內心。

“上帝已經死了,但美好一直在!”

輪椅並沒有奪走劉岩的所有美好,

反而讓這個年輕的女人重新開始審視自己。

她開始擔任舞蹈學院的古典舞老師,

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給了自己的學生們。

不僅如此,或許是因為自己受過傷的原因,

劉岩開始熱衷於參加公益活動與公益教育。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福利機構里,

經常會出現劉岩耐心教小朋友們學跳舞的畫面。

這位坐在輪椅上的大姐姐,

為無數尚且稚嫩的生命帶來了生機與希望。

2009年,是劉岩命運的再一個轉折點。

這一年,在父母朋友的鼓勵下,她重拾了舞者的身份,

在輪椅上,用纖細靈活的手臂舞蹈。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中國年度舞蹈最佳表現女演員”獎,

是劉岩坐在輪椅上領取的第一個獎項。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舞夢童圓”中華舞蹈愛心行動的啟動儀式上,

中國舞蹈家協會授予的“愛心大使”稱號,

是屬於“劉一腿”的再一次加冕。

2016年,維也納的“塔拉”獎,亦被劉岩收入囊中。

這個獎項是專門表彰那些在不屈服於命運,

在絕境中依然奮勇向前,勇敢面對的人。

她的傷成為了她的徽章,

也成就了她的寬容與感性。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在媒體企圖舊事重提,將她的傷“陰謀論”時,她可以淡然地說: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劉岩的一生在輝煌與失意之間交織,

命運猙獰的笑言從未將她打趴下,

反而讓她越挫越勇。

用一句很俗的話來說,

“當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還會為你留一扇窗。”

那個摔成終生殘疾,張藝謀愧疚一生的女人還好嗎? - 天天要聞


劉岩打開了這扇“窗子”重新看見了“陽光”,

而對於我們來說亦是如此。

“因為這個世界有白晝,也有黑夜,有冬天, 也有春天。

所以光明總是與黑暗交錯,

寒冷總是和溫暖相隨,

如果你沉浸在失去太陽的悲傷中無法自拔,

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

……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空難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聞

空難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飛機失事的新聞,心裡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樣,每次坐上飛機,都會有一瞬間的恍惚。當巨大的機器轟鳴着衝上雲霄,把你帶離熟悉的大地,你會覺得人類既渺小又偉大。我們在萬米高空,喝着飲料,看着電影,暫時忘卻了樓下的車水馬龍和瑣碎日常。
韓國80歲老人開車衝進休息站導致16人受傷,因走錯路錯踩油門 - 天天要聞

韓國80歲老人開車衝進休息站導致16人受傷,因走錯路錯踩油門

△事故現場2日上午11時32分許,韓國嶺東高速公路江原道大關嶺休息站,一名80多歲的女性(警方暫稱A某)駕駛一輛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沖入休息站,撞碎玻璃並撞毀多張桌椅,最終車輛卡在餐廳櫃檯前停下。 △事故現場A某向警方供述稱,她發現開錯方向想要停車,結果誤踩油門踏板,導致事故發生。經初步檢測,警方排除其酒...
從風花雪月到同舟共濟:婚姻與戀愛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碑 - 天天要聞

從風花雪月到同舟共濟:婚姻與戀愛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碑

副標題:戀愛與婚姻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當設計師林薇在結婚三周年紀念日翻開戀愛日記,指尖划過“他冒雨送來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時,窗外正傳來丈夫與維修工討論水管爆裂的喊話聲。這一刻的錯位感,恰似無數親密關係演變的縮影——**戀愛是兩顆星辰的浪漫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着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