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何人較勁,都是在消耗自己

2024年07月05日20:42:12 情感 1743

和任何人較勁,都是在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01

近日重溫電視劇《小捨得》,田雨嵐的經歷真是把我看得五味雜陳。

田雨嵐是隨母親改嫁到南儷父親家的,自那時起,她便把南儷這個姐姐當成了假想敵。

上學時,她跟南儷比學成績,戀愛時比男朋友,工作時,又繼續比職位和收入。

卯足了勁比來比去,她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南儷。

直到結婚生子後,終於讓田雨嵐找到了一張制勝王牌,那就是比孩子。

她兒子原本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但為了能徹底贏南儷一回,田雨嵐拚命向孩子施壓。

孩子不想當班幹部,她非得逼孩子參加競選背演講稿;孩子偶爾考試失利,她一氣之下把孩子養的小動物全部扔掉。

在她“望子成龍”的壓力下,開朗的孩子竟慢慢有了抑鬱傾向。

而她自己呢,不僅因個性太過強勢把家庭搞得一團糟,還因為心理壓力太大而幾度精神崩潰。

人都有勝負欲,但把它用錯了地方,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總為了自個的那點不甘心,用賭氣的方式與人死磕,必然會傷敵八百卻自損一千。

我身邊也有這樣一個“好勝者”同事。

前不久,她接到高中同學聚會的消息後,咬牙刷了半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套“戰袍”去赴宴。

可等她參加完聚會從老家回來後,愣是失魂落魄了好一段日子。

原因是,她發現曾經有兩個過去看着並不起眼的女同學,現在過得都比她好。

一個當上了三甲醫院的醫生,不僅工作穩定收入高,還備受同學尊敬。

一個嫁給了潛力股老公,已經發家致富,過着讓人羨慕不已的富太生活。

她鬱悶至極,想着自己一點也不比她們差,憑什麼如今竟混成了手下敗將?

我也不知該怎麼安慰她,可說白了,這痛苦純屬就是心態不正所致。

正如有句話所說:

讓你苦不堪言的糾結焦慮,其實都是自己在跟這個世界盲目較勁。

人如果凡事都想一較高下,很容易會把生活變成戰場,像個戰鬥機時刻處於緊繃備戰的狀態。

到頭來,被無關緊要的人與事耗損了能量,也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的模樣。

和任何人較勁,都是在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02

最近又到了一年高考季,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名字想必大家都挺熟悉。

他就是連續參加了16年高考,被人戲稱為“高考釘子戶”的唐尚珺

唐尚珺小時候因為聰明好學,常被大人誇讚是讀清華北大的好苗子。

可惜的是,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卻因發揮失常而名落孫山。

這次失敗,讓他遭受到了很多冷嘲熱諷,也激發了他不服輸的勁頭。

你們看不起我,說我不行,我就一定要考上考入清華給你看看。

自那時起,他便開啟了漫長艱辛的復讀之路。

這中間,有幾年他的成績已經達到了重點本科線,可他都選擇了放棄,堅持非清華不上。

誰料,後來成績卻一年不如一年,愣是把自己從一個鬥志昂揚的少年熬成滿臉失意的中年人。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與人較勁,是希望能藉此證明“我能行”“我不比你差”。

但其實,這恰恰是拖垮自己最快的方式。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陷入深不見底的“自證陷阱”而不自知。

別人隨口評價你一句,你就迫不及待地跳起來與之辯駁;

別人隨便給你貼個標籤,你就心急如焚地拿出證據以示清白。

以為這樣就能拿回主動權,實際上反而被人徹底牽着鼻子走,直至較勁成癮,內耗成傷。

而一個活得理性成熟的人,一定不會跟人盲目置氣。

1999年時,金庸被邀請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並授予他浙大博士生導師的資格。

消息一出,卻在當時的學術界引發了軒然大波。

不少人紛紛對此表示質疑,覺得以金庸的水平在文學系裡當個副教授都不夠。

南大文學院院長董健更是公開表示反對,指責金庸不過是武俠小說家,當院長根本不合適。

面對如此攻擊,金庸反而表現得愈加謙遜淡然,說“學問不夠,是我一生的一大缺陷”。

後來,他選擇辭去在浙大的職位,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歷史學和哲學。

經過五年的努力,他成功拿到了歷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給了所有質疑者最有力的反擊。

正所謂,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人生苦短,與其處處較勁勞心耗神,落得輸人又輸陣的結局。

不如少費力,多蓄力,把有限的能量花在好好滋養提升自我上,才是王道。

和任何人較勁,都是在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03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越是較勁的人,命越不好。

確實如此。

人這輩子,沾上了愛較勁的習氣,就會有吵不完架,煩不完的事,爭不完的理。

掰扯到最後,無論何種結局,都會令你在負能量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越活越累。

心寬似海,才能百福皆來。

餘生想要過得輕鬆自在,不妨從修鍊這三點不較勁的智慧開始。

1. 不氣

百病由氣生,久郁易成疾。

為什麼我們常會發現,很多人每天注重吃補品、養睡眠,身體卻還是每況愈下。

因為心裡憋着的氣,總有一天會變成身體積下的病。

遇事忍不住着急上火的時候,不妨提醒自己:

生活本就已經很累了,再拿來一些無足輕重緩的事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健康,那就太傻了。

如果你是對的,沒必要生氣;如果你是錯的,你生誰的氣?

凡事少往心裡去,無論何時,都能讓自己心平氣和不動怒,這才是真正的養生準則。

2. 不比

人的煩惱,都是比起來的。

並且這是一個無限惡性循環的狀態,從你心生攀比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悲慘生活的開始。

正如東野圭吾所寫:你這麼較勁會很累的,人可不是為了受苦才活在世上的。

過日子不是打仗,行走世間目的也不是為與任何人一勁較高下。

放下攀比的執念,少研究別人,多專註自身,將焦慮化作自我精進的動力。

當你足夠出色,什麼也不用比,實力自然會替你說話。

和任何人較勁,都是在消耗自己 - 天天要聞

3. 不爭

人的立場不同,三觀不同,認知不同,決定了很多問題是根本無法溝通與交流的。

非要執着於和別人講道理,辯對錯,針尖對麥芒,結局只會兩敗俱傷。

卡耐基有句名言: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與不同層次的人爭執,說得再多,都是在徒勞消耗自己。

不爭不理,敬而遠之,才是保護自身能量最好方式。

愚者用言語辯駁,智者以沉默回擊。

只要少說幾句話,就能化衝突於無形,還自己一個清靜安寧的世界,何樂而不為?

很認可《小窗幽記》中的一句話:生命真正的悲劇,源於自己內心的偏執。

很多痛苦,看起來是別人帶給你的,實質上都是自己太想不開、看不透、放不下所致。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你行不行,真的沒必要向任何人證明。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 天天要聞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陽一對夫妻因發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下半瓶農藥敵敵畏,妻子在馬路邊大哭攔車求助,最終在陌生人歐女士幫助下送醫。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德陽市人民醫院獲悉,目前男子已經脫離危險,病情穩定,不過還需住院觀察一周。現場目擊者歐女士發布的視頻顯示,7月3日下午,位於德陽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都說老男人在情場上不吃香了?這話誰信誰傻。歲月能帶走青春,卻帶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氣質,像陳年老酒,越沉澱越有味兒。01 嘴巴甜不如耳朵靈,會說話更要會聽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當“人生導師”,張嘴就是道理教訓。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 天天要聞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文案:庄芙瑤穿到十六年後的自己身上,還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說里那種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讓她離開自己兒子的惡毒婆婆。  因為各種作妖,最後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了解到自己的結局後的庄芙瑤:這個惡毒婆婆她不當了!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社區食堂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各地探索建設社區食堂,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實惠的餐飲服務,獲得好評。然而,一些社區食堂在運營過程中也面臨客源單一、盈利困難等諸多挑戰。如何增強社區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長久經營下去?本期基層圓桌會,我們一起探討。社區食堂,好想說“愛你”當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區食堂多樣化運營...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 天天要聞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早知道事情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劉永順打死也不會做出當年的決定。他時常懊悔,正是自己那份 “好心”,間接讓孫子沒了媽媽。當初兒媳想繼續讀書時,他想着“女孩有文化是好事”,便咬牙供她念完大學。哪曾想她畢業後眼界變了,開始嫌棄這個家。假如當初沒供她上學,她或許就能和兒子在家踏實種地,守着幾畝地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