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忍的人際關係真相: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敢不敢說“不”

2024年06月23日12:33:11 情感 1058

人生90%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中的很多問題,都源於不敢表達自己。

總是說“沒關係”, 即使內心很不情願,但為了避免尷尬、衝突或為了取悅別人,你會經常說“沒關係”、“沒事”。

經常自我犧牲, 你總是把別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不斷地為他人着想,而忽視了自己。儘管你為此付出了很多時間、精力和情感,但你還是鞍前馬後得忙忙碌碌。

難以拒絕他人,當別人向你提出請求時,哪怕你已經很忙很累或不想做,那個“不”字即使憋紅了臉也說不出,像個有求必應的“便利貼”。

害怕衝突,害怕任何形式的爭執或衝突,總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忍則忍,能讓就讓了,總想着息事寧人。

不敢直接表達不滿,當別人的做法讓你不滿意時,你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選擇沉默,冷淡,嘆息等這種間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別人能猜出來。

你希望通過這些壓抑自己,照顧別人的方法,讓自己假裝出一種與人為善、樂於助人,陽光向上的正面形象,來維持自己的“好人緣”,你可能會暫時獲得別人的好感,但是卻委屈和冷落了自己,最終把自己弄丟。

如果我們總是壓抑自己,需求得不到滿足,會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別人的一個臉色、一個眼神都能讓自己思慮多多,難受半天,總是揣摩別人的心思來極力修正自己,去討好別人,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被重視,不值得被愛,會陷入一種無力感和自我否定的循環中走不出來,時間長了,會怨恨,焦慮和抑鬱,會身心俱疲,這是對自己的“軟暴力”。

殘忍的人際關係真相: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敢不敢說“不” - 天天要聞

我們為什麼會如此害怕表達自己的需求呢?

認為別人有求於我,是看得起我。我必須把事情做好,讓別人認同我,喜歡我。如果我拒絕了,別人就會看不起我,就會疏遠我,所以會不計成本、任勞任怨地去幫助別人,為的就是別人的肯定和認可,讓自己獲得一種價值感和存在感。

如果我拒絕了別人,別人就會討厭我。為了讓別人滿意和喜歡,就只能虧待自己,無休止地幫別人做各種瑣事,讓自己忙得腳不沾地。

拒絕別人,是自私的表現。用嚴苛的高高在上的“道德感”來綁架自己,認為自己應該像菩薩一樣去幫助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即使自己筋疲力盡,但稍有猶豫,就會自責,會生出愧疚之意,質疑自己是不是太自私。

我們之所以害怕表達,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的需求不重要,或是擔心對方的反應。

你發現了嗎?

你這樣的隱忍退讓,委曲求全,取悅他人,換來的往往是得寸進尺,見利忘義。

你自以為“無害”,別人可能會在背地裡罵你別有用心;

你自以為會做人,別人卻認為你軟弱可欺;

你自以為與人為善,別人卻在暗地裡笑你太傻。

不在意你的人,付出的再多都是廉價的;

每一次的討好,都是對自我的踐踏和凌辱;

違心的代價就是內心的煎熬。

如果沉默和討好有用,還需要努力幹什麼。

殘忍的人際關係真相: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敢不敢說“不” - 天天要聞

最容易讓人迷失的不是叢林,而是人群。

不敢真實地表達自己的人,每天說著違心的話,做着討好別人的事,察言觀色,小心翼翼,忽略自己的感受,淹沒自己的聲音,不知道自己是誰, 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來, 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扭曲自我,迎合別人,迷失在人海之中。

沒有絕交,就沒有至交,平攤溫柔不可取。

其實朋友是分三六九等的,當然這不是按照社會地位、經濟條件來量化的,而是根據互相取悅度來界定的。

如果和一個人在一起,一直是你單方面的付出,卻得不到情感上的回報,你會委屈,會內心不平衡,請當機立斷停止單方面的討好。

如果朋友隨意入侵我們的心理安全邊界, 我們心生不滿,感覺很不舒服, 就要立即加以調整,明確自己的邊界。如果對方還是一意孤行,那就讓他自由退出吧。

我們不是人民幣,做不到讓所有人的都喜歡。

如果你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 看不清主次,真情還是假意,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均攤給生命中的所有的所謂的朋友, 結果就是讓自己超負荷輸出,落得個出力不討好,沒有真正靠得住的朋友。

殘忍的人際關係真相: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敢不敢說“不” - 天天要聞

1.設立好自己的底線,有原則就要堅定維護。

因為不敢拒絕,所以對別人的要求有求必應;

因為不敢反對,所以對別人的評判一概順應;

因為不敢抗爭,所以對別人的侵犯一再忍讓

站在不能在退的位置,你就可以無所畏懼,因為你已經深處底線,也沒有什麼可怕的了,把最壞的結果擺在眼前,想一想,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和把自己交給別人操控相比,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怕的呢?

要為自己設置一個“安全距離”。

2.力量而行,別被人情套牢。

我們是個熟人社會,做事講人情,重人情,這也是長情。

但是,我們也常常礙於“情面”,被“情”所困、所累,常常打腫臉充胖子,撿了“面子”,丟了“里子”。

要解脫,一定要學會拒絕。

讓我們如此為難的人, 都不值得我們去如此為難自己。

簡單點,凡是一味拿人情壓榨我們的人, 都不必跟他們講人情,及時止損

3.沒有雷霆手段,就別有菩薩心腸。

我們做好人,但不要做濫好人,不帶鋒芒的善良,就是軟弱。

善良的人很多,可是當她們被辜負被欺騙時,除了失望、憤怒,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們可以溫和有禮,但也有自己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底線,以免別人利用或誤解我們的好意。

4.拒絕,是每個人最正當不過的權利。

不要在拒絕別人後內疚、自責。

拒絕別人沒有錯,不該我們做的是事情, 我們是可以拒絕的;

超出能力範圍的忙, 我們也是可以不幫的。

我們不必讓別人對自己滿意,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滿意。

也許,被拒絕的人在一定時間內會受傷, 但這是他們的人生課題,我們不必為此負責。

如果是真的朋友,他們能夠理解和消化這種受傷感,進而也會理解我們。

倘若真的不理解, 那有什麼可惜的?

殘忍的人際關係真相: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於你敢不敢說“不” - 天天要聞

有了拒絕的意識,只是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如何來表達拒絕了。不傷面子的拒絕是學問,也是修養。

1.簡潔明了

不管我們多麼不傷面子, 多麼想沒有殺傷力的拒絕, 也要把話說的明白清楚, 不可太委婉,讓別人誤解我們的意思。

2.使用“我”語句

用“我”語句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樣可以減少指責對方的感覺, 降低對方的心理防禦。

比如“我感到有些失望,因為……”

3.避免過多的道歉

雖然適當的道歉可以緩和氣氛,但過度道歉會顯得你在拒絕中感到內疚,從而削弱你的立場。

4.不要過度解釋

當你說“不”時,保持簡潔就好,不要試圖為自己過度辯解。

適度的解釋更容易讓對方理解,但長篇大論的的解釋,會漏洞百出,給自己增加麻煩

適度的解釋有助於對方理解,但不必長篇大論,以免給自己增加麻煩。

5.最好不要當眾拒絕對方。

在人多的時候拒絕對方, 會讓對方覺得沒面子, 下不來台。

這個時候可以找一個雙方都相對放鬆的時間和場合,私下溝通。

你可以說“我這有點事,忙完我找你。”或者說“回頭我給你打電話。”

寫在最後:

無論世界怎麼看你,都要忠實於自己,這樣你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站出來,要清晰、要堅定,不要讓別人把你調成靜音。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專註女性心理成長,擅長把心理、人性和現實糅合起來,為您分享自我成長情緒壓力原生家庭人際關係的心理文章,希望能給您帶來溫暖和力量。

特別喜歡一句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地方。”

歡迎學習我的《攻擊性課程41講》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被保送大學後,後媽卻不讓我上學,她說我是女娃,遲早回來嫁人 - 天天要聞

被保送大學後,後媽卻不讓我上學,她說我是女娃,遲早回來嫁人

【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後媽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了我的號碼。「劉溪,立刻給你弟弟轉二十萬,他馬上就要娶媳婦兒了。」「你是他媽還是我是他媽?或者你讓他叫我一聲媽,我倒是可以考慮考慮。」後媽破防了,開始咒罵。我果斷掛斷拉黑,
小叔讓他哥幫還房貸,要我把生病婆婆接回伺候,我笑:每月10000 - 天天要聞

小叔讓他哥幫還房貸,要我把生病婆婆接回伺候,我笑:每月10000

01俗話說,娶妻莫娶扶弟魔,嫁人莫嫁媽寶男。可是在我看來,媽寶男又扶弟魔的男人,才是最可怕的。他們往往拿重情重義來說事,往往拿養育之恩來說事,道德綁架自己的妻子幫他們盡孝。而他們卻只是動動嘴皮子,儘儘嘴孝。我叫宋雲芳,和老公結婚了5年,卻也
攤上了個強勢不講理的未來婆婆,和心智不成熟的花花男友 - 天天要聞

攤上了個強勢不講理的未來婆婆,和心智不成熟的花花男友

#頭條創作挑戰賽#​前情提要:我家是做實體店生意的,在縣城有三套房產和兩套店面房,家庭年收入五十萬左右。我在電商平台開一家小型網店,不和父母要錢,月收入八千左右。我男友的家人與朋友合夥開工廠,家庭年收入三十萬左右,在縣城和二線城市各有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