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2024年05月17日00:25:24 情感 1579
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 天天要聞

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 天天要聞

綠標收聽朗讀音頻

/民生周刊

菜根譚》有言:“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

人生在世,前進不易,退出更難。前進需要魄力,但退出更需智慧。給生活留一個出口,及時從負累中退出,輕裝前行,才能行穩致遠。

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 天天要聞

退出無效的社交

生活當中不是所有的圈子,都適合自己。

當你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好的圈子時,至少,讓自己知道該退出哪些圈子。因為無效的社交,不只是對時間的浪費,更是對身體和精神的消耗。

老舍先生喜歡喝酒,他覺得人只有喝了酒,氣氛到位,說話才會更加豪爽真誠,也沒有平常那般靦腆。因此,他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酒友,大家一起談天說地。

時間長了,老舍先生開始覺得身體不適,常感昏沉,他知道這是酒精的刺激,使頭腦變得麻木遲鈍。每每準備戒酒,但都難抵酒友的盛情相邀,直至老舍先生得了腸胃病,醫生嚴厲囑咐他必須戒酒,這才不再參與應酬。

戒酒之初,老舍覺得生活枯燥乏味,可隨着身體好轉,他發現自己的思緒更加清楚,也更能專心寫作。

稍縱即逝的快感,不必留戀;逢場作戲的圈子,也無需強融。

醉心於無意義的社交,消耗的是時間精力,拉低的是眼界格局。每天忙於推杯換盞,忙於杯觥交錯,迷失了本心,也丟掉了成長。

拒絕不必要的熱鬧,才能預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進步。

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 天天要聞

退出貪婪的物慾

道德經》中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人在世上總要面對各種慾望和誘惑。若是過於追求物質的刺激和享受,必然會導致心靈的迷失與沉淪。

對於慾望,不僅要學會分辨,更要做出取捨。

東晉時期,陶淵明原本在朝為官,後來明確了心中志向,選擇歸隱山林。

歸隱後,守着十餘畝田地,八九間茅草屋。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常趁着農閑之時,在山林溪邊的茅屋旁,耕耘栽培各種花草樹木。偶爾,也會在閑暇之時,垂釣山溪。

即便生活清貧,卻也怡然自得,過着桃花源般與世無爭的生活。

“很多人說生活沒那麼簡單,可是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飯,一生專心做好一件事。”由此可見,生活本就不複雜。

廣廈萬間,卧眠不過七尺;良田千頃,日食不過三餐。與其終日纏繞於繁雜的物質追求、俗事上苦不堪言,不如刪繁就簡,去偽存真,過從容、自在、真實的生活。

如此,才能越來越懂得如何控制好情緒,掌控好生活的節奏。

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 天天要聞

退出多餘的雜念

每個人其實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自己的心思很多,雜念很亂的時候,根本就不可能做好工作,甚至帶給身邊人干擾和壞影響。

曾看過一個短片

一個周六的早上,獨居男子起床後癱坐在椅子上,一邊剝香蕉,一邊思考着今天要完成的事情:洗碗、洗衣服、支付賬單、清潔浴室、丟垃圾、給家人打電話,晚上再找點能消磨時間的娛樂……

他不停地在腦海里排列每一件事情的先後順序,又一次次推翻,企圖找到最高效、最省時的辦法。不知不覺一天過去了,男子還是坐在椅子上,一件事也沒做,卻身心疲憊。

“空談,水之泡沫;行動,金之點滴。”最怕凡事想得多,卻不付諸行動。

生活里大部分的痛苦,源於糾結。想行動時怕困難,最終阻礙了前行的腳步;欲要擺爛又不甘心,最終降低了對幸福的感知。

長期陷於糾結的深淵,能量就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殆盡。

與其在悶悶不樂里讓事情毫無進展,不如整理好自己,規整好情緒,學會自洽。懂得穩住自己的心態,清理掉雜念,生活才會過得更加輕鬆、踏實、從容。

少思多行,着於眼前,大膽去做,自然能從負累中退出,行穩致遠。

夜讀丨為人處世,“退”的智慧不可或缺 - 天天要聞

主播:郭槿

《民生周刊》新媒體編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洞讀(ID:dongdu2019)、讀者(ID:duzheweixin)、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部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註民生的新聞周刊。

分享遊記與攻略,展示美景與美食,在這裡,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愛情的盡頭,男人無法複合的堅決表現! - 天天要聞

愛情的盡頭,男人無法複合的堅決表現!

愛情,有時候就像一場絢爛的煙火,短暫而又耀眼。可當煙火散去,留下的只是無盡的黑暗和寂寞。你知道嗎?當男人真正決定放手,當他們到達無法複合的境地,他們的表現是那樣的堅決,幾乎讓人心碎。他不會再主動聯繫你。以前,他可能一天給你發好幾條信息,但現
比71歲的布麗吉特大3歲的婆婆,心甘情願認可了這個兒媳婦 - 天天要聞

比71歲的布麗吉特大3歲的婆婆,心甘情願認可了這個兒媳婦

跨越年齡的婆媳情:大兒媳如何贏得婆婆的心在繁華的都市裡,流傳着一個不同尋常的婆媳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71歲的美麗女子布麗吉特,以及她那位比她年長3歲、卻心甘情願認可她的婆婆。兩位智慧與魅力並存的女性,用她們的包容與理解,譜寫了一曲
【百合夜讀】懂得“麻煩”別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 天天要聞

【百合夜讀】懂得“麻煩”別人,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學會求助,是一種智慧當需要別人的幫助時,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顧慮:不好意思麻煩別人,很難張口向別人求助,總是擔心被拒絕。其實,真正聰明的人,都敢於求助,擅長“麻煩”別人。在社會中,沒有人是“孤島”,我們不可能憑個人能力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而你遇到的問題,別人那裡也許恰好就有解...
真正聰明的女人,婚姻里不會有“委屈感” - 天天要聞

真正聰明的女人,婚姻里不會有“委屈感”

文\江左梅娘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認為遷就對方、委屈自己是一種愛與善良的表現。然而,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自私和不負責任,因為你無法一輩子維持這種遷就,最終只會給自己和伴侶帶來更大的失望和傷害。叢飛從說:“在關係里,委屈自己,遷就對方才是真正的自私、不負責任,因為你遷就得了一時,卻無法遷就一世。你...
人,心態好,一切都好!(說得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心態好,一切都好!(說得太對了)

#頭條創作挑戰賽#​文/楠芝01馬斯洛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着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着改變。是啊,原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改變,並不是一條路走到黑。有時候挺難,挺累,想得多了就會庸人自擾,想得多
“婚外情是真”!他公開致歉並退隊! - 天天要聞

“婚外情是真”!他公開致歉並退隊!

6月12日,參加過《樂隊的夏天》的“聲音玩具樂隊” 吉他手李哲回應出軌傳聞。他在文中寫道:抱歉是以這樣的方式離開樂隊。對不起家人是真、給團隊丟臉是真、婚外情是真、浪費大家的時間也是真、讓這個公共空間又髒了一些也是真。最後,向所有人真誠的說聲:對不起!隨後,李哲所屬“聲音玩具樂隊”回應:大家好,對樂隊成員...
夫妻生活就是沒皮沒臉? - 天天要聞

夫妻生活就是沒皮沒臉?

在繁華的都市中,李明和王麗這對夫妻過着平凡而溫馨的生活。他們的愛情並非如電視劇般轟轟烈烈,也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正是這些平凡的日子,那些“沒皮沒臉”的瞬間,構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動人的篇章。
人到中年賣保險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賣保險

“任何職場賽道轉化都有成本,它是否在你接受的範圍內?”文|凌馨編輯|王小不少人轉行賣保險了。2024年初,明和開始賣保險。他的上一份工作,是一家三甲醫院的麻醉醫生。雪瑩則再早些,2023年8月,她還是某央企養老公司負責政府公益服務的經理,帶着幾個人的小團隊。“十一”假日過後,已成保險代理人,並且開始招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