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細雨瀝瀝。在長沙市明陽山福壽苑陵園,一眾人正在參加由長沙市民政局、長沙市殯葬事務中心組織的2024年骨灰撒散葬集中落葬儀式。
上午10時,在禮儀人員的主持下,選擇骨灰撒散葬的30位逝者親屬身披雨衣,手捧骨灰盒參加集體共祭活動,並在清明樹上掛上祈福帶,向逝者寄去哀思。隨後,逝者親屬在集中撒散葬點依次拋散骨灰,並獻上鮮花,與逝者做最後的告別。
逝者親屬黃女士在為女兒選擇骨灰撒散葬這樣的生態安葬方式前,曾專門來到撒散葬處實地觀察。前段時間,她13歲的女兒因病去世。“我看到這裡有草坪、有樹木、有小鳥的叫聲,我來的那天陽光也很溫暖。我想女兒一定會喜歡這個地方的。”回憶起與女兒相處的點點滴滴,黃女士難掩痛心之情。她表示,女兒喜歡大自然,也很喜歡熱鬧,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她感受到不孤單,所以最終為她選擇了撒散葬。“只要想她了,我就會來這裡看看,也比較方便。”
△禮儀人員協助在集中點撒散骨灰。
傳統觀念中,人們講究“入土為安”,大修大建墓地之風較為流行。這不但加重了生者負擔,還會佔用大量土地。近年來,節地生態安葬方式逐步被社會大眾接受,“回歸自然”漸成殯葬文明的新風向標。2004年,長沙率先全省提出了生態安葬,經過十餘年的倡導、推廣、優化和創新,先後推出十餘種生態節地葬式。
據《長沙市節地生態安葬獎勵辦法》,節地生態安葬包括壁葬、塔葬等立體格位安葬方式;花壇葬、樹葬、草坪葬等生態安葬方式;骨灰撒散葬等不保留骨灰、不標記、不單獨留名的安葬方式。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的,可獲得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獎勵。記者了解到,自2022年9月該辦法正式施行以來,長沙市已發放節地生態安葬獎勵780萬餘元。
長沙市明陽山殯儀館館長李寧表示,長沙市戶籍市民和部分非本市戶籍市民,還可以享受遺體接運、暫存、火化等八項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減免。市民如想要了解費用減免和生態安葬獎補辦理的具體流程、所需資料等信息,可以撥打96321專線諮詢。
瀟湘晨報記者曾羽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