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家人相處,最高明的辦法:少講道理,多表達愛

2024年03月30日19:25:12 情感 1441

古人云:“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不難行。”很多人都認為,講道理很重要。

把道理掰開了講,揉碎了講,就能改變別人,換來與別人的和諧相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家庭生活中,你會發現:越是講道理,越是麻煩,有的時候還會出現事與願違的情況。

怎樣才能與家人和諧相處呢?

最高明的辦法是:少講道理,多表達愛。


與家人相處,最高明的辦法:少講道理,多表達愛 - 天天要聞

01、伴侶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偏愛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有趣的事例:

一位妻子在家操勞了一天,晚上老公回來,妻子開始抱怨自己一天的辛苦。

老公在單位是一位管理人員,非常善於做思想工作。

聽到妻子抱怨,老公就開始給妻子講道理:

“我在外面打拚,你在家裡操勞。我們倆是分工不同。

女同志比較擅長家務,你做這些是應該的。

再說了,做家務也是熱愛生活的表現,把家收拾好了,我們大家都很開心。”

佩服吧,丈夫說得頭頭是道。妻子呢?氣得翻了個白眼,一晚上都沒理他。

楊絳先生說:“如果你在家帶娃不快樂,經常易爆易怒,愛哭,看誰都討厭,那一定是錢不到位或者是愛不到位,雖然很俗,但事實便是如此。”

很有道理。在我看來,丈夫說的這些道理,妻子未必不懂。

很多妻子之所以向老公抱怨,只是需要理解、關愛而已。

如果,丈夫能給妻子一個擁抱,然後適時地送上一句:“你辛苦了!晚上的碗我來洗吧!”

妻子就會很高興,晚上的碗也很有可能自己體貼地洗了。

與伴侶相處,不需要講太多的道理,只需要適度地偏愛:

遭遇挫折時,能夠及時鼓勵;辛苦勞累時,懂得體諒;心情低落時,能夠開解安慰……

萬般說辭,皆抵不上一份溫柔的偏愛。


與家人相處,最高明的辦法:少講道理,多表達愛 - 天天要聞

02、孩子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榜樣

教育孩子,很多家長也特別善於講道理。

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然而總是不見效果。

那是因為道理和結果之間,隔着一個距離,叫“實踐”。

如何才能讓孩子從“道理”出發,抵達成功的彼岸呢?最有效的辦法是,做孩子的榜樣。

作家周玲說:“改變別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說教,而是影響。”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

想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不需要一直講閱讀的好處,只需要我們放下手機,拿起書和孩子一起靜靜地閱讀;

想要讓孩子脾氣溫柔,就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我們首先要學會,脾氣溫和地與孩子講話;

想讓孩子熱愛運動,那就走出家門,和孩子一起去鍛煉……

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生活的每時每刻都是影響。

教育孩子,與其不厭其煩地講道理,不如營造氛圍,做出樣子。


與家人相處,最高明的辦法:少講道理,多表達愛 - 天天要聞

03父母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共情

由於時代的局限,我們這一代人有好多父母,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他們的觀念、認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隨着年紀的增大,他們也不太可能學習改變。試圖和他們講道理,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前一段時間,婆婆沉迷於保健品的虛假宣傳中,每天都去參加街頭不良商販的惠贈活動。

家人多次勸阻,告訴她這些藥品不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沒有效果。

但她充耳不聞,堅信這些藥品是“祖傳秘方”、“皇帝御用”、“包治百病”。

要是勸阻得多了,她還要生氣,覺得大家不關心她。

萬般無奈,只能叮囑公公,管好大錢,小錢就讓她去花吧,她花得開心就好。

我和老公,也從正規藥店給她買了一些保健品。

或許是感受到了家人的關心吧,她反而不相信不良商販的葯,改吃保健品了。

父母年紀大了,在他們的認知里,他們懂的“道理”比我們吃的鹽還多。

與他們講道理,無異於“愚公移山”,很難奏效。

最明智的辦法是:投其所好,與他們共情,給予關心、體貼,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孩子的關愛。

孝順孝順,不僅要孝,還要順。心氣順了,事情也就順了。


與家人相處,最高明的辦法:少講道理,多表達愛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曾仕強說:“家裡是情感的港灣,不是講道理的地方。”

一個和諧的家庭,需要甜蜜的愛情,濃濃的親情,更需要理解、關愛、包容、孝順……

願我們與家人相處,都能少講道理,多表達愛,讓我們的家庭生活變得更加和諧,更加溫馨,更加美好!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真正聰明的女人,婚姻里不會有“委屈感” - 天天要聞

真正聰明的女人,婚姻里不會有“委屈感”

文\江左梅娘在親密關係中,許多人認為遷就對方、委屈自己是一種愛與善良的表現。然而,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自私和不負責任,因為你無法一輩子維持這種遷就,最終只會給自己和伴侶帶來更大的失望和傷害。叢飛從說:“在關係里,委屈自己,遷就對方才是真正的自私、不負責任,因為你遷就得了一時,卻無法遷就一世。你...
人,心態好,一切都好!(說得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心態好,一切都好!(說得太對了)

#頭條創作挑戰賽#​文/楠芝01馬斯洛說,心態若改變,態度跟着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着改變。是啊,原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改變,並不是一條路走到黑。有時候挺難,挺累,想得多了就會庸人自擾,想得多
“婚外情是真”!他公開致歉並退隊! - 天天要聞

“婚外情是真”!他公開致歉並退隊!

6月12日,參加過《樂隊的夏天》的“聲音玩具樂隊” 吉他手李哲回應出軌傳聞。他在文中寫道:抱歉是以這樣的方式離開樂隊。對不起家人是真、給團隊丟臉是真、婚外情是真、浪費大家的時間也是真、讓這個公共空間又髒了一些也是真。最後,向所有人真誠的說聲:對不起!隨後,李哲所屬“聲音玩具樂隊”回應:大家好,對樂隊成員...
夫妻生活就是沒皮沒臉? - 天天要聞

夫妻生活就是沒皮沒臉?

在繁華的都市中,李明和王麗這對夫妻過着平凡而溫馨的生活。他們的愛情並非如電視劇般轟轟烈烈,也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正是這些平凡的日子,那些“沒皮沒臉”的瞬間,構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動人的篇章。
人到中年賣保險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賣保險

“任何職場賽道轉化都有成本,它是否在你接受的範圍內?”文|凌馨編輯|王小不少人轉行賣保險了。2024年初,明和開始賣保險。他的上一份工作,是一家三甲醫院的麻醉醫生。雪瑩則再早些,2023年8月,她還是某央企養老公司負責政府公益服務的經理,帶着幾個人的小團隊。“十一”假日過後,已成保險代理人,並且開始招募自己...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 天天要聞

“弟弟去世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網友熱議:該說嗎?

高考重要,還是親情重要,如果是你怎麼選?近日,一女孩高考結束後,卻被告知,她心愛的弟弟已經去世二十多天。女孩的後悔女孩的弟弟年僅3歲,因為年紀小,父母對弟弟關注更多一點,女孩對此也常有怨言。甚至在高考期間,因為家裡沒有打電話,在電話里抱怨母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 天天要聞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真是悲劇,敲響警鐘

#丈夫得知妻子出借20萬後輕生#不論一個人負債多少,都不要選擇輕生,活着就有希望。6月10日有媒體報道,福建莆田,一女子瞞着丈夫借給別人20萬,沒想到到期了,錢拿不回來。所以說不要想別人的利息,這真的很不靠譜,常在河邊走,早晚要濕鞋。錢只有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 天天要聞

我55歲,老公才45歲,為了不顯老我天天去美容院做保養

早知道我今天上午呆在家好好寫頭條了,免得出門受刺激。小區附近新開了一家艾灸館,可以免費體驗一周,朋友非要我陪着一起去做個艾灸試試,我想着最近老是下雨身子總覺得很沉重去做一下艾灸可能會舒服點。到了艾灸館人挺多的都在排隊,老年人嘛一邊排隊就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