姣好的面容,曼妙的身材,開朗的性格,任意一項對男人都有着致命的吸引。
故而人人皆言男人最抗拒不了的是新歡,是對新鮮感的追求,對刺激感的體驗。
在肆意拉扯的階段,縱使愛意未達深處,他們也不會輕易拒絕。
而女人卻恰恰相反,比起表面的新鮮,她們更在意的是內里的呈現。
最讓她們抗拒不了的,往往是這兩種男人......
01
給她偏愛的男人
張愛玲說:
“能讓一個女人上癮的男人,永遠不是他多有錢,而是他身上的真誠踏實、責任擔當和細節,最重要的是偏愛。”
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溫情與浪漫,可只有明目張胆的例外以及堅定不移的偏愛才會讓人怦然心動,令人刻骨銘心。
能擊潰女人心理防線的,往往是那些細微卻有力的點點滴滴。
曾看過一部名為《公無渡河歌》的紀錄片,講述的是兩位90多歲老人的絕美愛戀。
這對夫妻,雖發已雪白,行動遲緩,但對彼此的愛戀,卻早溢於言表。
奶奶幼稚愛玩,爺爺便陪着她撒落葉,堆雪人;
奶奶害怕一個人上廁所,爺爺便時刻陪伴,並在外唱歌,讓其安心;
奶奶習慣開燈睡覺,爺爺便等着對方熟睡後再關燈。
一地雞毛的生活,全靠着爺爺的偏愛溫馨了起來。
用奶奶的話講:
“縱使生活再艱難,她也未曾感到過絕望,爺爺的寵愛,讓她幸福了一輩子。”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行進的途中,多得是驚濤駭浪。
若男人受不了生活的迫壓,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有違最初的承諾,女人又怎能傾心相守?
相反,若男人不逃避生活的苦,始終保持着對女人的愛護,對責任的堅守,不管情境如何,女人必將不離不棄。
這種偏愛所帶來的安全感,才是女人決心付出的關鍵。
02
願意分擔的男人
俗語常言:“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相安無事時,如膠似漆,盡顯甜蜜,遭遇困境後,態度急轉,自我保全,這就是殘忍的現實。
可比起種種冷漠,無畏的堅守顯然更讓人動容。
曾看到一則堪稱是“醫學奇蹟”的新聞:
妻子宋慶煥因不正規輸液而變成植物人,面對救治無望的妻子,尚在襁褓的孩子,身邊人皆勸張玉華放棄。
可他卻毅然決然辭職,做起了家庭主夫,不厭其煩地照料着妻子的起居,兼顧着孩子的養育。
在他看來,愛情的最終意義就該如婚禮上的宣誓一般: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疾病還是健康,都將不離不棄,攜手共進。”
數年如一日的堅守,就是他最大的誠意。
在他無微不至地照顧下,妻子奇蹟般地醒了過來,為報答丈夫的不棄,她不顧險阻為其誕下一個女兒,實現了他兒女雙全的夢想。
此後,一家人在世人的祝福下幸福地生活着。
每每看到相關事例,總是會感慨愛情的偉大,肯定陪伴的力量。
在這個人人自危的社會裡,能有個不畏險阻,傾心陪伴的人,該是多麼幸運的事情?
正如威廉·肖特所說:
“真正的愛情不是迷失自己,而是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更完整的自我。”
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更是最深情的展示。
與願意相伴相守,共擔哀樂之人生活,哪怕困境重重,女人亦甘之如飴。
03
知乎上有一句很現實的話:
“真正愛你的人會把你寵成孩子,不愛你的人會把你逼成一個瘋子。”
因為有人可依,所以肆無忌憚;因為無人可靠,所以故作堅強。
實際上,女人要的無非就是兩樣:
愛與責任。
再深剖解析,那就是足夠的安全感和看到未來的希望。
若二者兼顧,女人必將毫不猶豫地傾注自己的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