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3年時間才看清,老同學聚會聚的是圈子

2023年11月15日07:50:06 情感 1194

我已經三年沒有參加老同學聚會了。並不是我自命清高,也不是我看不起老同學。而是我覺得參加同學聚會沒意義,也沒意思。說白了,同學群其實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是一個圈子。

我們這一屆同學畢業於1979年,至今幾十年過去了。現在都是滿頭銀髮的花甲老人,都是爺爺奶奶級的人了。

幾十年前,我們全班60多名同學高中畢業後就各奔東西,各奔前程。有的同學參了軍,有的當上人民教師,有的同學則當上公務員,有的成了處級幹部。但大部分同學都成了農民,回鄉種田。勞燕分飛,從此,同學大多都沒再見面。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幾年前,有個別老同學牽頭組建了老同學群。開始時只有十幾人,後來進群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已有幾十人了。

後來一位跟我要好的老同學也把我拉進了群。說真的,那時我很高興,幾十年沒見面了,我很想看一看老同學。

畢竟同窗二載(我們那時高中二年制),同窗之誼,同學之情,雖然已過去幾十年,但是我還是時常想念老同學的。

四年前,有幾位老同學提議大家聚一聚,吃一頓飯,敘敘舊。於是,四年前秋天的一天晚上,華燈初上時,幾十位老同學齊聚一堂,開始畢業幾十年後的第一次聚會。

那天老同學見面時,我不禁大吃一驚。幾十年前一張張青澀的臉,一個個懵懂少年,瞬間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個滿頭白髮,滿臉皺紋的花甲老人。大家見面互相打招呼後,便入座開懷暢飲。

席間,老同學歡聲笑語,互相祝福,紛紛談起幾十年前一起同窗時的點點滴滴。回憶起畢業後風風雨雨所走過的坎坷之路。大家在席間互相問起各自子女的情況。觥籌交錯之間,有的同學已酩酊大醉。濃濃的同學情充斥着整個宴席間。

我花了3年時間才看清,老同學聚會聚的是圈子 - 天天要聞

自此以後,大家在群里經常聊天,侃大山。特別是每天晚飯後,更是熱鬧異常,大家互相問候,訴說著過去的往事,充滿了濃濃的同學之情。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同學之間的情誼似乎變了味。同學之間變成了互相吹捧,互相攀比的小圈子。一些混得好的同學,大家像眾星捧月般地奉承,而混得不好的同學則受到眾人的冷落。有一次,兩位老同學因為玩笑開過了頭,互相撕破臉了。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我看清了老同學,自那件事後,我就再也沒參加老同學聚會了。

三年前,我一個親戚突然患了胃癌急需到廣州動手術,需要十多萬元的手術費用。因為我的所有親戚經濟比較一般,這位親戚經濟也比較拮据,而我也屬於工薪階層,不能幫他什麼忙。

後來這位親戚想到了輕鬆籌,他把鏈接發給我,要我幫他轉發。我想到了我的老同學群,便把鏈接發到群里。請求老同學們幫幫忙,奉獻愛心,助親戚度過難關。

可是,不知是我人微言輕呢,還是我在同學中沒有威信。同學們都很冷漠,只有跟我要好的一位同學和一位開公司的同學捐了一點,共捐了幾百元。

老同學冷若冰霜的表現使我對老同學有了重新的認識。我原以為組建老同學群的目的,同學之間應該是一人有難,八方支援,互助互幫才有意義。可是我沒有料到是這樣的結局,我真是太幼稚了。

當然,老同學不願捐款,我沒有權利,也沒有必要對老同學道德綁架。但是,也可以看出,老同學也與社會上的人一樣,同學群其實也是一個小社會,小圈子。

此,進入這樣的同學群也沒有什麼意義了。近三年來,老同學聚會我再也沒有參加了。

不知道我是不入流,被社會邊緣化了呢,還是我太自以為是,自命清高了?

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評論。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28歲女嫁23歲小伙,彩禮9萬婚房自購,網友不淡定:怎麼做到的? - 天天要聞

28歲女嫁23歲小伙,彩禮9萬婚房自購,網友不淡定:怎麼做到的?

在許多傳統觀念中,年齡差距被認為是婚姻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流傳着一句俗話:“女大三抱金磚”。這句話的隱含意義是,如果女性比男性年長三歲,婚姻會更加幸福。然而,現實生活中更多的婚姻模式卻是男大女小,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源於人們普遍認為年齡大的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70歲才看懂這4個字 - 天天要聞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70歲才看懂這4個字

“晚了”二字,最是誅心七十歲那年,老李躺在病床上,盯着天花板發獃。兒女們輪流守着,孫子孫女偶爾來看一眼,病房裡堆滿了果籃和補品,可他卻突然笑了——笑得苦澀,笑得無奈。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感謝年輕時候瘋狂存錢的自己

這是愛吃糖的貓cat第438篇原創文章作者|愛吃糖的貓☻hi,我是你們的貓姐,今天是我不上班的第109天。和我一起失業的,還有前公司的一個小姐妹,她比我早兩周離開公司,也就是在今年的一月左右,當時趕上了過年,她就收拾行李提前回家了。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 天天要聞

婚姻的扎心真相:誰講理,誰就輸了

“魚要講水,人要講理。”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被這樣的心靈雞湯餵養——“講理走遍天下,不講理寸步難行。”於是,與陌生人講道理,與朋友講道理。然而,當我們踏入婚姻的殿堂時,卻發現,那些條條框框的“道理”似乎失靈了。環視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就是敗給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 天天要聞

大齡單身男女,開始在直播間連麥相親

#頭條創作挑戰賽#☉作者 | 暮歲十點讀書會出品相親這個標籤,曾與奇葩經歷、焦慮吐槽等內容緊密綁定。無數年輕的單身男女,或是迫於家裡的壓力,或是無法拒絕熟人的介紹,紛紛踏上了相親之路。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 天天要聞

年紀越大,桃花運越好的男人,身上有“三氣”

有人認為,男人的魅力如流星,隨着年華老去便會黯淡。我卻認為,真正有魅力的男人,越到中年,越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和成熟魅力。他不是靠外表博得好感,而是憑藉底氣、才氣與和氣,把歲月沉澱為自己的財富。年紀越大,越像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書,每翻一頁都令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想通過婚姻來改變命運,現實嗎?

有位作家曾說過:無論男女如果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沒有人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最終的庇護所。女人要明白,真正的幸福是靠自己完成的,與他人無關,有一個愛你的人是福氣,能夠愛自己則是能力!深以為然,發現了嗎?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 天天要聞

父母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對嗎?

家中長輩死了不報喪,更不通知親朋好友,不大操大辦,這做法對嗎?生活往往充滿了無法預料的複雜與衝突,尤其是家中長輩離世,親情,責任,習慣和現實之間的拉鋸,往往讓人無法喘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無情無義,太可怕了,父母死了也不報喪,不通知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