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回家過國慶,56歲阿姨嘆氣:我家不是酒店,你們好歹客氣一下

2023年10月12日11:43:05 情感 1039

導語

有句話說: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是,如果兒女太不把自己當外人,也會引起父母的不滿。

陳阿姨的兒子兒媳國慶回來過節,八天假期過後,陳阿姨憋了一肚子怨氣,但又不好發泄。我們來聽聽陳阿姨怎麼說:

兒子回家過國慶,56歲阿姨嘆氣:我家不是酒店,你們好歹客氣一下 - 天天要聞

56歲陳阿姨自述:

兒子媳婦今天終於返京了,這八天假期真是把我累得、氣得夠嗆!完全沒有當初得知他們要回家過節的喜悅。

一個月前,兒子就給我打電話,說他和兒媳婦不打算去旅遊了,國慶回家陪陪我們老兩口。

我聽完又驚喜又高興,兒子自打大學畢業後,就沒有回家過過國慶,都是每年春節回來一次。但春節又要串門拜年,很少有時間跟我們單獨待一起。

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老伴,老伴也笑的滿臉起褶子,他趕緊推掉了旅行計劃。本來,他是打算跟單位幾個要好的同事去張家界旅遊的,這事哪有兒子回來重要呀!

知道兒子國慶要回來,我和老伴就開始張羅起來,先得把家裡打掃乾淨。

說起來兒媳婦一次都沒來過我們家,前兩年因為疫情不好走動,他們去年結婚在北京辦的婚禮,春節又因為生病也沒能回來,這次我們可要好好招待一下。

他們房間的床單被褥,要去買新的回來,還有一些日常用品也要買,空調機也得找人清洗一下。還要準備過節的食材,一些冷凍品也可以提前買起來了。給他們返程帶走的東西,吃的,用的,也要買起來。

為了兒子回來,我和老伴把國慶當成春節過,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一通忙碌後,家裡煥然一新,兒子的房間被裝飾的溫馨舒適。

兒子回家過國慶,56歲阿姨嘆氣:我家不是酒店,你們好歹客氣一下 - 天天要聞

好不容易,把小兩口盼回來了。他們在家住了短短八天,我卻對此感慨良多。

本以為,他們會給我們送個禮物啥的,因為兒媳婦第一次回婆家,還趕上中秋團圓節,總不至於兩手空空回來吧。且不說什麼貴重禮物,普通的煙酒糖果小點心,你總得備一點吧?結果這兩人真就是兩手空空回來,連一盒月餅都沒帶。

老伴還特別不識趣,端着茶杯走來走去,看兩人回來拎好大一個行李箱,就開玩笑說:“怎麼回來,給我們拿這麼一大箱禮物啊!”兒子也笑呵呵接話:“就一個空箱子,趕明兒裝滿東西往北京帶呢!我媳婦說要買東西,但我尋思咱這裡什麼都能買到,沒必要千里迢迢帶回來。”

我承認兒子說的有道理,但心裡不免有些失落。

要說當年,我和他爸回家看父母,不管是他的父母,還是我的父母,我們都是早早準備好禮物,大包小包往老人家裡送,臨走還不忘記給一個孝敬紅包。現在的孩子,回來不僅什麼都不帶,回來就是啃老,走了還要裝滿了帶回去。這世道是真不同了呢!

兒子回家過國慶,56歲阿姨嘆氣:我家不是酒店,你們好歹客氣一下 - 天天要聞

以前我們回婆家,都是早早起床就開始忙活,掃地拖地,包餃子和面剁餡兒,看到老人泡的衣服,還得順手給搓吧搓吧洗乾淨。吃飯後洗碗,這個事情都不用人說,自個兒麻溜兒就收拾了。還得陪着老人看電視,聽聽戲,聊會兒天,當面誇一下婆婆好,聽得公公笑眯眯的。

現在,我兒子和兒媳婦回家,不睡到中午不起床。頭天半夜要麼出去找朋友玩,要麼刷手機到凌晨一兩點,根本就沒早上起來幫忙幹活的意識。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跟老伴嘮叨兩句。老伴說:“兒子他們上班辛苦了,難得回家放鬆,你就不要說他了。”他們上班辛苦,難道我們當年上班不辛苦嗎?哪個當小輩的敢睡到日上三竿呀!關鍵還是看尊重不尊重長輩。

以前去婆婆家,房間都整理得整整齊齊,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疊整齊,生怕婆婆看不上。現在的孩子,好像從來不知道疊被子為何物,被子一掀一踢就堆那了。房間明明有垃圾桶,零食袋、瓜子殼偏要扔床頭櫃,地上也掉得到處都是。他們前腳走了,我和老伴還得趕緊大掃除。

兒子回家過國慶,56歲阿姨嘆氣:我家不是酒店,你們好歹客氣一下 - 天天要聞

起床吃飯,他們也是吃現成的。碰到好吃的,倒是讚不絕口,碰到不好吃的,直接撂筷子不吃了,甚至直接說不好吃。這操作,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

這做飯菜的人坐你們面前呢,難吃你可以少吃一點或者不吃,為什麼要讓人難堪呢?

吃完飯,把碗筷一推,椅子一挪,手機一抱,窩在沙發刷視頻,連一句感恩和客氣的話都沒有,更別提跟你聊天,哄你開心了。

你要跟他說一句:“兒啊,洗一下碗唄!”人家眼睛都不抬,一臉嫌棄的說:“都說讓你們買洗碗機了,偏不買!”兒媳婦坐一旁,也不搭話。我只能自己去洗,心想買了洗碗機,難道碗筷會自己跑進去嗎?

你們可真是把家裡當成酒店了呢!面對人在家裡,心卻沒有回來的小兩口,我心中五味雜陳。

兒子回家過國慶,56歲阿姨嘆氣:我家不是酒店,你們好歹客氣一下 - 天天要聞

他爸愛好釣魚,看小兩口整天在家也沒別的安排,就說陪他釣魚去吧!

兒子說那是老人家玩的,他才不要去。

我說要不去個周邊景點,鄰居縣有個古村落,開發一年了,我特別想去。兒媳婦說,景點人太多了,都不知道是看人頭還是看風景。我也只好作罷。

想想以前,兒媳婦對婆婆都恭敬的很,雖說不至於三跪九叩,但起碼也是畢恭畢敬,基本不敢說反對的話。

現在的婆婆,說話時都得尋思尋思,那句話該說,哪句話不該說,該說的話什麼時候說,怎麼表達才合適,生怕產生婆媳矛盾。

尊重長輩是中華傳統美德,現在反倒是長輩在晚輩面前戰戰兢兢了。

都說養兒養女,是為了防老。這樣的孩子,我們怎麼可能指望得上?他們顧着他們就已經不錯了,怎麼會有能力照顧你,而且還是老年行動不便、甚至不能自理的你!想到這,我感覺非常沮喪,養老還是靠自己吧!

真不知道,是我們沒把小孩教育好,還是現在的孩子都一樣?你們的小孩都這樣嗎?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