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最初給人的期許,是一個可以讓自己棲息的溫暖港灣。
後來,婚姻的無味、無奈、糟糕,都只是因為發現了它美好的外衣之內,包裹着令人不願直視的醜陋:
為什麼,我最初選擇的人如此不堪?
為什麼,日子可以過得如此破馬張飛?
為什麼,曾經我要和一個這樣的人,結束我的自由人生?
有句話說,婚姻不只是一張床,還有理解與愛。
只可惜,太多人都只看到了一張床,忘記了理解與愛到底為何物。在對眼前人的概念強加中,想象空間有多大,眼前人的不堪就有多麼嚴重。
越是對親近關係的人,人們越願意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去揣測、去做負面概念化……
《圍城》一書中,關於婚姻,有這樣一種真相“揭露”:
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擁有時不懂好好經營關係做正確珍惜,失去後、當下生活又過得不如意時,人們才可能會後悔放手的決定。
總之,沒有預知未來能力的人,只會在當下自我的感受中,來衡量婚姻的去留問題。
於中年人而言,想要離開枕邊人的理由,真的是太多了。但如果你以為“過不下去”就離婚,是一場難得的清醒,那你便錯了。
中年人,不一定離了婚就真的能過好,也不一定真的離了婚,就能讓自己遇上比眼前人還好的人。
人到中年,婚姻關係經營不善,離婚就會成為一場自認為清醒的決定。只是,這樣的“清醒”,很可能就讓自己吃了大虧。
人到中年:離婚後,註定吃虧的3種人!(深度)
第1種:不具備再娶能力的男人
其實,男人遠比女人更耐不住孤獨。
但是,離婚後選擇單身的男人,卻因為如下因素,寧願苦守孤獨或找個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情人過完餘生:
①資金有限;
②不願意為柴米油鹽再做“沒保證”的投資;
③婚結果甚至孩子有過,無非是生理上,有些需求的時候才會想起女人,否則哪有一個人自由、自在……
④男人比女人更現實,更明白二婚重組意味着不可避免的“各揣心中事”。
當男人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基礎、足夠的自信、足夠的精力,去維繫一段新的感情關係時,他只會連想一下“婚姻”都會感覺身心俱疲了。
再婚,對男人“能力”的考驗,從來沒那麼簡單。
雖然,中年男人,大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甚至有些已經事業有成,想再婚並不難,可是男人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沒錢的中年男人,女人不會嫁,因為覺得一把年紀還沒點成就的男人,半點餘生正能量都無法帶給自己。選擇他,倒是給自己添堵。
有錢的中年男人,娶到的女人,大都是奔着錢來的。既然這樣,為什麼要找一個為了自己的錢裝愛的虛偽又虛榮的女人回來呢?
離婚時,已經傷了金錢和精力與時間的元氣,再娶又何嘗不是?
一場離婚,足以讓男人輸掉餘生。
第2種:不再年輕,“被選擇”的女人
中年女人,為什麼身處在一段不幸的婚姻之中,還會左顧右盼不想離婚?就是因為,太多這樣的中年女人具備如下共性:
①不具備獨立賺錢的能力;
②不具備獨立養育孩子的能力;
③不具備精神獨立的能力。
除此之外,中年女人因為更因為雖然不願意接受孤獨,而期望着再婚,卻因為不再年輕而被“選擇”讓她失去太多的信心。
那些鼓起勇氣離婚的女人,若不具備讓自己強大的能力,那麼就意味着她的人生會在耐不住孤獨又必須承受孤獨的日子裡,自我煎熬、為難着。
資歷平平、能力般般、青春不在、身材臃腫,不僅僅被選擇,也會因為不再想“伺候人不討好”而斷了再婚的念頭。
可是,一個人的日子,實在也是“難過”。
輸?輸的是最初沒能強大自己,而對男人的依賴、依附、太過信任。輸的是可以有機會經營自己卻不願意突破自己的“無能”。
在《圍城》一書中,錢鍾書還這樣描述男女之情:
老年人戀愛,就象老房子着火,沒的救。
其實,有過失敗婚姻經歷的中年女人,再糾結情情愛愛,又何嘗不是“沒的救”?
離婚後,選擇單身的女人,是通透,也是無奈吧,誰知道呢?終究是千瘡百孔的那顆心,漸漸地被時間淡忘了疼罷了。
第3種人:失敗婚姻里的“孩子”
在你不確定能不能給孩子最好的養育時,你千萬不要決定生下孩子。
孩子的出生,自己不能選擇。被動出生的家庭,幸或不幸,孩子並不具備掌控權。
成年人尚且因為父母離婚,而扭曲婚戀觀,一旦孩子還尚小的家庭,父母的離婚遇上錯誤的養育方式,孩子的一生大抵上就被“毀掉”了。
雖然,孩子的人生到底會走怎樣的路、會有多少幸福伴隨,和養育他的人有直接關係,可是養育孩子的人,大都對孩子做了“窮養”,你說孩子怎麼能過好呢?
現實生活中,我們多見一些人,和枕邊人離婚之後,對孩子的養育時:
滿嘴都是曾經愛人的不好、或者孩子有一點不順自己的意,自己便立刻用各種“為了你我受了多少苦”等等之言,對孩子道德綁架……
誰讓你生了呢?
真的為了孩子好,你就該知道婚姻經營的重要性。哪怕是婚姻失敗了,也不是孩子的錯,你要用合理的“精神富養”來保證孩子成長期的心理健康不是嗎?
可以說,不管孩子在哪個年齡階段,只要父母沒有給足正確的養育,離婚與否,孩子都是可憐的“多餘”存在!
身為父母,要懂得生必養、養必精神富養的道理。孩子是你的作品,他成長的方向、幸福與否,都是你成功或失敗的彰顯。
現實生活也好,錢鍾書筆下的《圍城》一書也罷,用心觀察你會發現,其實誰的婚姻都有委屈和無奈,但只要責任心、敬畏心和道德心在,婚姻經營就不是問題。
怕只怕,人們只在進入婚姻之前期望太高,又在進入婚姻之後要求對方太多、約束自己太少。
《圍城》一書中,曾有這樣一個光亮般的建議:
同行最不宜結婚,因為彼此是行家,誰也哄不倒誰,丈夫不會莫測高深的崇拜太太,太太也不會盲目的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礎就不牢固。
身在婚姻之中,誰也不要對誰說教,那是最無用又平添矛盾的愚昧之舉。兩個人在一起,要好好說話、注意聆聽、準確表達自己的訴求、合理製造幽默的氣息……
婚戀不易,守婚難更是無數人的通病。《圍城》一書,取名“圍城”是對人們的叫醒更是對人們的警示。
不要乍見之歡時就着急確立關係走進婚姻,也不要在久處時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諾言。
不要遇到問題從不自我反省,不要有點事就想着離婚。
很多時候,離婚不是解脫而是餘生的不幸和疾苦來臨。
負面情緒人人都有,當你願意把負面情緒拋開,你就可以不被它束縛。最終,還是看你是否願意那麼做!
—End—
話題討論:你認為婚姻之內,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歡迎留言互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