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時光了了
人這一生,要遇見的選擇以及決斷有千千萬萬次,小到柴米油鹽,大到未來規劃,明天吃什麼菜和將來的路要怎麼走皆是出於一念之間。
飯菜不可口尚且可以重來,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便沒有回頭的餘地。
學生時代的人都喜歡做選擇題,不會的可以蒙,蒙錯了不虧、蒙對了賺到。
然而,面對人生的選擇題之時,大部分人都會陷入糾結,各種顧慮縈繞心頭,似乎沒有一條路是完美的,而自己又想分析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要考慮的因素多了,自然就不可能果斷地做出選擇,瞻前顧後帶來的後果,往往是難以預估的災難。
人尚且年輕時,還有父母這些過來人傳授經驗,替你分析、選擇,因為那個時候你還小,還有能夠依靠的人。
而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有主見,父母不可能為你做一輩子選擇,你早晚得自己面對這個殘忍的社會。
人沒有主見,就難以走出自己想走的路,經常會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耳根子軟並不是一件好事,當別人為你做出決定,一來對方不可能完全站在你的角度為你着想,二來很容易掉進別人的陷阱里。
耳根子軟的人,建議你做好三件事,才不會吃虧。
多想想現實的得與失
耳根子軟,其一方面毛病在於不懂得大膽果斷地拒絕。
好比前段時間網絡上引發熱議的“雪糕刺客”現象,一些雪糕表面上平平無奇,實際上卻超出普通雪糕價格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很多人在結賬時才得知買到了“雪糕刺客”,但這時候又拉不下面子來退貨,於是硬着頭皮購買。
這樣的人往往耳根子比較軟,因為這類人比較看中面子,買了又退似乎顯得自己消費不起,實際上確實又是一種超標消費,不買覺得丟臉買了心裡不舒服。
耳根子軟的人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在對方的軟磨硬泡之下,不好意思直接拒絕。
這時候他們就將現實的得與失拋之腦後,而完全跟着別人的節奏走。
無疑,銷售是最喜歡這種人的,一些專業的銷售口若懸河,耳根子軟的人聽了往往就忘記了計較得失,想着先買下來再說,卻不會想着自己實際上付出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遇事不決時,應當多想想自己的得失再做決定,否則從最初的吃小虧到後面的吃大虧,你只會越陷越深,一步錯步步錯。
別總聽一面之詞
沒有主見的人,要麼依賴於別人去做決定,自己跟着走,要麼是聽信一面之詞,總之就是無法自己清晰明確地做決定。
面對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務,他們都會先入為主地去信任第一個訴說的人,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而從不去查證或者多方求證,這也在買東西上面很有體現。
作為一個賣家,肯定要想方設法地將顧客留下來買自己的東西,一些花言巧語肯定是要用的,哪怕你有意願去別的店看看,他也會口口聲聲地說自己是最便宜的,實際上對方只是為了先將你留下來。
真相往往不會在一面之詞之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要下意識地去聽信一面之詞,要想收穫真相,就必須多方了解。
當一個人單獨面對你時,你了解到的都是他想讓你了解到的,當你逐漸學會了拒絕一面之詞,那麼耳根子軟這個毛病將得到很大的改善,因為這需要首先學會質疑。
提高戒備心,勿輕信他人
都說防人之心不可無,確實是如此,社會險惡,你不能輕易地信任別人,這是很多人都朗朗上口的社會道理。
然而真到了面對的時候,多數人又架不住三寸不爛之舌,比如一些煩人的推銷,各種綁定和信息給予,你完全有理由拒絕,既浪費時間又存在風險,可仍然有人架不住軟磨硬泡。
戒備心不是隨口說說、喊喊口號,而是要切實地行動起來。
那些上當受騙的人,任由哪一個都聽說過“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他們的缺陷就在於沒有落實,沒有大聲地便是拒絕,總感覺自己不是那麼“凶”的人。
好比一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遇見了一些事要借錢,一句“你還信不過我嗎”,足以讓耳根子軟的人掏腰包。
然而,實際上他只是說了一句任何人都能說出口的話而已。
持有戒備心、不輕信他人就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要記住,對於別人的無故請求,明確地表示拒絕沒有任何毛病。
時光情感課堂:
耳根子軟的人往往很單純,容易相信別人,而不相信這個社會上有那麼多地壞人。
感情上單純與個人的主見能力,這二者有所關聯但又必須分開來談,單純的性格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沒有主見,但有主見的人不一定不單純。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耳根子軟也就是容易被人帶偏節奏,沒有一個清晰的需求和堅定的信念。
要改變這個壞習慣,你可以樹立其他的意識來保護自己,比如分析得失,比如提高戒備心等等,逐漸讓保護利益的意識佔據第一層。
唯有一步一步擺脫這個壞習慣,才能防範於未然,遠離可能到來的算計與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