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去世後,媽媽說,我再也沒有媽媽了

2022年12月17日22:58:07 情感 1208

在我上大三的時候,我姥姥去世了,這個消息是姐姐告訴我的,一直以來除了家人之外,姐姐對姥姥是最關心的。


所以在我聽到這個噩耗的時候,我當時就愣住了,我不敢相信姐姐說的話,再三向姐姐求證消息的真實性。


姐姐哭着對我說,是真的,昨天晚上去世的,媽媽陪了她一夜。我當時的心情真的是糟糕透了,我無法相信這個消息。


因為在我的印象當中,姥姥的身體一直都是很好的。


雖然已接近90高齡,但是每頓都能喝一碗雞蛋羹,吃兩個饅頭,她每天的娛樂活動就是拎着小馬扎去村頭聽戲亦或是看村裡的老頭老太太打麻將。


姥姥雖然年紀大了,但精神依舊矍鑠,偶爾會犯迷,大腦還是清醒的。


她記得很多人,但有時候認不清,需要提醒一下才能夠想起來,彷彿大腦中有一個開關一樣,只有親情才能夠扭動。


我每年能夠見到姥姥次數並不多,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夠見到一次,就是每年大年初二的時候,媽媽會帶着我去一趟姥姥家。


在小的時候我是非常期待去姥姥家的,因為和我家親近的親戚都會去,因此大年初二在我的心裡一直是一個神聖的日子,猶如西藏的朝聖一樣。


因為姥姥是被大舅和三舅輪流接着住的,所以每次去之前都會被提前告知去哪家吃飯,然後每次就直接提着禮物直奔那家。


在我的記憶當中,姥姥一直都是和藹的模樣,一成不變。


每次見到姥姥的時候,都會親切的喊着姥姥,姥姥每次都非常高興,然後顫顫巍巍的從口袋中掏出糖來。


所以我篤定姥姥的口袋裡一直都是不缺糖的,我也以為一直能夠收到姥姥的糖,可等到後來我發現我以為的也只是我以為。


我開始意識到姥姥身體不好的時候,是三舅說姥姥不再怎麼吃東西,而且還經常發脾氣。


我原本認為是姥姥嫌飯菜不好吃或者是生病才會這樣的,後來我終於懂得了人永遠是無法感同身受的道理。


姥姥之所以一反常態,就是因為她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想讓家人多陪陪自己。

姥姥的要求是如此簡單,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並沒有選擇多吃點好吃的,而是選擇了一生摯愛的家人。


媽媽本來一直都在上班,但在聽說這個消息之後,便立馬請了假去陪姥姥,而且一去就是好多天。


而當時我正在學校忙着畢業的事情,每天焦慮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想回家又怕耽誤。


想着忙完手中的事情再回家看一趟姥姥,沒想到學校的事情還沒有結束,姥姥就已經去世了,我連姥姥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對我來說,這是我人生20多年來最大的一次遺憾,在姐姐告知我消息的時候,我立馬給媽媽打電話說我要回去。


媽媽抽泣着說親戚都在,你不用回來了,於是最終一直到姥姥下葬,我都沒回去。


後來每每想起這件事情,我的心裡都有一個過不去的坎,我當時為什麼沒有堅持回去呢?哪怕再看姥姥一眼,哪怕回去給媽媽一個擁抱也好。


我事後才知道當時媽媽幾經崩潰,甚至好幾次都要暈倒,這是媽媽後來才告訴我的。我畢業之後並沒有急着找工作,先回了一趟家。


爸爸一直在外面打工,哥哥在城裡面上班,姐姐則遠在千里之外的廈門上學。


所以我回到家只有媽媽一個人,因為我提前告知媽媽我要回家,所以媽媽在電話里問我想吃什麼,要不要買一隻雞做做。


我說買什麼都行,到家再說吧,做什麼我都喜歡吃。


我到家的時候已經晚上了,媽媽已經為我準備好了飯菜,有我最喜歡吃的土豆燉雞。



媽媽趕緊把我的書包拿下來說洗洗手,趕緊吃飯吧,媽媽特意為你做的。


當時天氣不是很熱,但我的眼眶裡已經滿含淚水了,背過身去說,好我馬上去洗手。


我清楚的記得,我從來沒有在媽媽的面前哭過,因為我覺得一個男孩子不管怎麼樣都是不可以輕易流眼淚的。


但在吃飯的時候,媽媽對我說的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只是未到傷心處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其實我能看出來,媽媽當時的情緒並不是太好,畢竟剛經歷過姥姥去世的事情。


但媽媽還是打起精神來問我畢業之後想做什麼工作,準備去哪裡。


我說還能去哪裡呢?去工地上鍛煉一下吧。



媽媽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說,去工地也行,就是會不經常回家了。


我說是啊,工地上一般是沒有假期的,可能以後一年只能回來一次了,而且在家也待不了幾天。


媽媽一邊夾菜一邊說那樣也好,你也不小了,多掙點錢也是一樣的,不然以後怎麼娶媳婦兒呢。


只是你姥姥不在了,媽媽再也沒有媽媽了,你不要像媽媽一樣有這樣的遺憾,有空多回來看媽媽。


我的心裡突然一陣觸動,像被針扎了一樣,我體會到了媽媽話中的分量和一直以來的期望。

我轉身跑了出去,打開自己的房間趴在床上哭了起來。


對於媽媽來說,姥姥的去世讓媽媽在人間沒有了去處,再喊一聲媽都是奢侈的。


自此之後,我便意識到父母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堅強,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懷,所以有時間就多回家看看父母吧。


他們是我們的依靠,我們又何嘗不是他們的依靠呢?

姥姥去世後,媽媽說,我再也沒有媽媽了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兩性關係中,夫妻到了70歲,還能做到這2樣,此生無憾! - 天天要聞

兩性關係中,夫妻到了70歲,還能做到這2樣,此生無憾!

在兩性關係當中,如果夫妻雙方都到了70歲,但還能做到這兩樣,那麼就算很好了,而且此生無憾,這樣的夫妻關係值得膜拜。很多小年輕在剛結婚的時候,都會甜甜蜜蜜,恩恩愛愛,就算女方發點小脾氣,男方也會予以包容。總之對男人來說,剛娶到手的媳婦兒自己會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 天天要聞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陽一對夫妻因發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下半瓶農藥敵敵畏,妻子在馬路邊大哭攔車求助,最終在陌生人歐女士幫助下送醫。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德陽市人民醫院獲悉,目前男子已經脫離危險,病情穩定,不過還需住院觀察一周。現場目擊者歐女士發布的視頻顯示,7月3日下午,位於德陽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都說老男人在情場上不吃香了?這話誰信誰傻。歲月能帶走青春,卻帶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氣質,像陳年老酒,越沉澱越有味兒。01 嘴巴甜不如耳朵靈,會說話更要會聽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當“人生導師”,張嘴就是道理教訓。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 天天要聞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文案:庄芙瑤穿到十六年後的自己身上,還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說里那種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讓她離開自己兒子的惡毒婆婆。  因為各種作妖,最後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了解到自己的結局後的庄芙瑤:這個惡毒婆婆她不當了!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社區食堂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各地探索建設社區食堂,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實惠的餐飲服務,獲得好評。然而,一些社區食堂在運營過程中也面臨客源單一、盈利困難等諸多挑戰。如何增強社區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長久經營下去?本期基層圓桌會,我們一起探討。社區食堂,好想說“愛你”當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區食堂多樣化運營...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 天天要聞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早知道事情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劉永順打死也不會做出當年的決定。他時常懊悔,正是自己那份 “好心”,間接讓孫子沒了媽媽。當初兒媳想繼續讀書時,他想着“女孩有文化是好事”,便咬牙供她念完大學。哪曾想她畢業後眼界變了,開始嫌棄這個家。假如當初沒供她上學,她或許就能和兒子在家踏實種地,守着幾畝地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