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2022年11月03日19:47:43 情感 1789

美國心理治療師洛莉曾說:“我們在一生中跟自己交談的次數,比跟其他任何人交談的次數都要多。但我們對自己說的話也不都是友善、真實和有幫助的,有時甚至都不能尊重自己。”

作為心理治療師,洛莉見過太多因無法消除痛苦而前來尋求幫助的患者。

在起初的交談中,他們言辭閃爍、眼神躲避,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

而她本人,也曾因無法接受與男友分手的現實,轉而尋求同行幫助,變成一位需要治療的對象。

在治療師與患者的雙重身份交替下,洛莉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於是,她將心理診室里發生的各種真實故事,訴諸筆尖,集合成了這本備受好評的回憶錄——《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

當你讀完這本書,也許就會明白:

人生雖然問題不停,挫折不斷,但好在所有的困境都有出路,只要你願意主動走出第一步。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生而為人,我們都受過傷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有一段經典對白:

“生活總是這麼難嗎?還是只有孩童時是這樣?”

“總是如此。”

生活在這世上,我們都曾遭遇過不順心的時刻,甚至有過不如意的時光。

那個看似成績斐然、生活無憂的羨慕對象,或許背後正深陷痛苦而無法自拔。

正如令洛莉最頭疼的患者約翰一樣。

約翰是一位才華橫溢、財富自由的優秀編劇。可在洛莉面前,他卻性格傲慢、脾氣暴躁,從不肯敞開心扉探討他所面臨的婚姻危機。

直到有一次,他偶遇洛莉帶著兒子去看比賽,觸景生情,才願意自揭傷疤,講述過往。

原來,約翰內心真正的痛苦,是無法走出喪子之痛,夫妻不和不過是其衍生問題罷了。

當年,他因為工作繁忙,鮮少陪伴家人,好不容易有機會進行自駕游,卻在開車的時候,依舊忍不住接了個電話,導致車禍發生,兒子喪命。

自此以後,夫妻雙雙陷入自責的漩渦中,兒子也成了家裡的禁忌,無人提及。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出現過悔恨與遺憾,可能是做錯了一件事,也許是傷害了某個人。

那些清除不了的記憶,雖不再是浮於表面的心情,卻依舊深埋心底,隱隱作痛。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unsplash

69歲的瑞塔,就一直在為自己前半生所犯下的錯誤而贖罪。

痛苦不堪的她,給自己下了最後的人生通牒:如果70歲生日前生活依舊沒有改善,便永別這個世界。

瑞塔年輕時,是一名漂亮的家庭主婦,因為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一直不敢離開家暴成癮的丈夫,甚至還放任他鞭打孩子,毫無作為。

就這樣,老了以後的瑞塔,沒有子女願意跟她一起生活,一直過着封閉的獨居生活。

英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戴博德曾說:“人生就像一條河流。水面上往往風平浪靜,緩緩流淌,但水下卻常是暗流涌動,危機四伏。”

生而為人,我們都曾受過傷。

每張快樂的笑顏,都曾在黑暗中哭泣過。

每句“我很好”的背後,都有着道不明的苦楚。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接納痛苦,是生活變好的開始

很贊同溫德爾醫生的話:“每個人都會有感覺到痛的時候,但你不必讓自己那麼痛苦。感到痛不是出於你的選擇,但你選擇了讓自己痛苦。”

真正讓我們痛苦的,並非痛苦本身,而是我們面對痛苦的態度。

一味地沉浸在悲傷中,既無法緩解當下的難過,更無法逆轉過去的錯誤。

唯有接納傷痛,正視苦難,才能治癒自己,重獲新生。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unsplash

約翰每次來治療室,都會吐槽他當下遇到的不順心的事,比如工作夥伴太愚蠢,妻子想要離開他。

而洛莉卻看得出來,他一直戴着面具在偽裝自己,不願被人發現內心深處的真正悲傷。

直到約翰第一次在治療室里談起自己的兒子以及那場事故,釋放出積壓已久的情緒,歇斯底里地哭了出來,這時的他,才開始了真正的心理治療。

因為生活變好的標誌,往往都是從接納痛苦,允許悲傷開始的。

馬家輝在《圓桌派》里說過:“生命無非就是苦來了,我把它安頓好了。”

允許痛苦的存在與發生,就是在修補受傷的內心,救贖犯錯的自己。

懼怕社交的瑞塔,常常通過貓眼偷瞄鄰居。

因為鄰居夫婦每次回家時,都會大聲地呼喊:“嘿,親人們!”收到愛的信號後,孩子們就會跑過來擁抱他們。

瑞塔渴望與羨慕這種溫馨的親情。

直到有一天,孩子們不小心衝撞了瑞塔,父親帶着他們登門道歉,發現了瑞塔驚人的繪畫天分後,她才跟鄰居有了進一步的交集——教孩子們畫畫。

有一次,孩子們發現瑞塔從不跟回來的爸爸媽媽打招呼,便問瑞塔為什麼,她回答道:“因為我不是你們的親人呀。”

“你是呀!你是我們的加州奶奶!”

瑞塔猛然發現,生活其實在慢慢變好,渴望的親情也近在眼前。可她卻習慣了自我懲罰,活在充滿痛苦的過去里。

頓悟過來後,她接納過去的失敗,也迎接當下的新生,組建了一個特殊又溫暖的“親人家庭”。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unsplash

心理諮詢師李松蔚說:“拯救我們的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氣。”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唯一的擺渡人。

只有誠實去面對所有的苦難,勇敢地前進一點點,最後才能將它徹底解決。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願意自愈,才是成長的最終出路

在故事的最後,洛莉終於明白:“心理治療師只能幫助治療者理解自己,然後主動地發生改變,而不是當說客,去強制改變。”

外界力量的幫助永遠是有限的,唯有自己努力自愈,才是成長的最終出路。

而這些能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人們,其實都懷揣着那份治癒的希望和願意改變的勇氣,只要突破心理的最後那道屏障,就能迎來曙光。

約翰在治療室釋放了喪子之痛後,終於冷靜下來,與妻子認真溝通,慢慢找回彼此當初的愛意,家庭氛圍逐漸好轉。

現在的他,會跟洛莉像好朋友一樣聊聊天,主動分享自己的近況,給她看家人的照片,還將心理治療師這一角色寫進劇本里,獲得強烈反響。

而瑞塔呢?她開心地慶祝了自己意義非凡的70歲生日——不是肉體得以繼續生存,而是心靈仍在不斷獲得新生。

如今,每周她都會跟親人家庭一起吃飯,也會為孫女取得的成績而興高采烈。

她還開通了個人網站,接收一份份繪畫定製訂單,又設計編排了一套藝術課程,上線後深受大眾喜愛。

除此之外,瑞塔還深思熟慮地寫了一封封自我懺悔的郵件,寄給了每個兒女,坦白承認自己的過錯。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unsplash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上說:“每個人都有變好的能力,但是能幫助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無論你歷經了怎樣的痛楚,都要明白: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

勇敢地面對問題,積極地療愈內心,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島上書店》里有句話說得好:“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也許你正處於職場瓶頸期 ,又或是情感出現危機,都不必太過擔心,因為那只是暫時邁不過去的坎。

只要帶着願意自愈的心境,我們終會走出人生的困境,迎來新一番好景象。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人生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有不願癒合的心境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子因這個生理特徵被辭退!很多人有此尷尬困擾……網友吵翻 - 天天要聞

女子因這個生理特徵被辭退!很多人有此尷尬困擾……網友吵翻

近日一則“因狐臭被公司辭退”的網友求助帖引發熱議昨天(7月10日)下午相關話題衝上了熱搜第一發帖網友稱,自己被狐臭困擾,在公司工作近一年,雖然日常使用止汗產品,但有同事投訴其影響辦公,後遭人事辭退。數日後,該網友更新進展表示已與公司達成和解,獲得半個月工資及一個月社保補償,並計划進行手術治療。7月10日,...
男人喜歡你的3個生理反應,看完別再自我懷疑了! - 天天要聞

男人喜歡你的3個生理反應,看完別再自我懷疑了!

男人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整個人、整顆心都恨不得撲在你的身上。他對你日思夜想,對你牽腸掛肚,對你魂牽夢縈。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忍不住靠近你,親近你。只有如此,才能一解自己的相思之苦。很多女人,對自己不夠自信,對身邊追求自己的男人也不夠自信。
丈夫欠債百萬,離婚把房產全給孩子!債權人一招“掀翻”協議,法院判決真解氣! - 天天要聞

丈夫欠債百萬,離婚把房產全給孩子!債權人一招“掀翻”協議,法院判決真解氣!

一、【一場“精心策劃”的離婚】“離婚了,房子歸孩子!”這是李某在離婚協議里寫下的“慷慨”約定。他和妻子王某結婚多年,名下有一套市值300萬的婚房。2023年,李某因生意失敗,欠下債權人張某150萬債務。眼看債務壓身,李某火速和妻子協議離婚,並在《離婚協議書》里約定:“夫妻共同房產歸未成年子女所有。” 得知李某...
怎麼讓女生收紅包?3 個訣竅輕鬆搞定 - 天天要聞

怎麼讓女生收紅包?3 個訣竅輕鬆搞定

怎麼讓女生收紅包?想給女生髮紅包表心意,卻總被她一句 “不要” 擋回來?別著急!讓女生收紅包得用對方法,既不能讓她有壓力,又得讓她感受到你的真誠。這 3 個訣竅收好,輕鬆化解發紅包的尷尬!一、找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