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是一種態度,體貼是一種細節。一個是兄弟,一個是哥們,之所以經常來往走動,除了親情,還有一種感情。這個情,就是相互之間的尊重和相知。今天把子平體貼和明禮明理的故事轉發入此,就是要提倡這種明理的態度和體貼的細節。這也是近日收看電視劇《我們這十年》的一個感悟。
子平體貼(10月22日星期六)
體貼入微、心思細膩用在四哥子平的身上一點不為過。昨晚和四哥約好,今天一起去看望母親。因為加班,趕到母親家已近午時12點,只見室內煥然一新,地面乾淨如洗。母親說,你四哥來了就把冰箱清洗了一遍,廚房也打掃了,還買了雞子、米面等……四哥謙虛地說,我不像你們,經常回來,我回家看望母親次數少,帶回這點東西不算啥?飯後,四哥又說:“我買了兩箱牛奶,我們一起去看望一下二嫂,看看她的腳好了沒有?”於是,我們一起又拎着牛奶到二哥二嫂家噓寒問暖,聊了些家常。前一陣子,我和四哥看望母親時,得知二嫂不慎把腳扭傷了,我和四哥當即登門看望,如今躺在床上一月有餘,可以拄拐杖行走了。今天看望母親和二哥二嫂,我感到四哥對待家人的確體貼入微、細心呵護,和四哥比起來,我真有點自形慚愧,平時對家人說得多,做的少。特別是對母親看望的也少,母親年齡大了,還是要常回家看看,守護那份難得的親情,表達那份孝心,維持那份無止無盡的愛,別讓因“子欲養而親不在”而後悔,徒留傷悲,留下一生的遺憾!
明禮明理(10月23日星期日)
明禮相約我和學文、洪殿起打麻將,說起來是玩,實際上是明禮講究明理。我和明禮是原襄陽日報社的同事,自報社撤銷後,我們各奔東西,安置在不同的單位,但性情相投,經常聚聚聊聊天,大多是由我請客。因為明禮性格內斂,往年很少和我們玩在一起,今年有了變化,只要喊他,隨叫隨到。這不,今天是他主動聯繫我和學文、洪殿打麻將。用他的話說,總是被動地被人邀請,不夠哥們義氣,從這次開始,要主動和老朋友相聚,開開心。從請客來講,不能說還個人情,還是明禮明理。正如百度所講,明禮是知禮術,明理是明白道理。“明禮”的內在本質是“明理”。只有明白道理,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道“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知道“貌輕則招辱”,知道“禮節為治事之本”,知道“臉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才能對人有禮貌,才能在尊重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別人的尊重,而要知道這些道理,就要學習,就要讀書,這就是俗話說的“知書達禮”。我想,明禮的名字和他為人處事一樣明禮明理。朋友之間,不僅要想到明禮,更要做到明理。
態度細節(10月23日星期日)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這次今晚收看黑龍江衛視播放的電視劇《我們這十年·熱愛》里的台詞,用在今天的做事上也是恰如其分的。如整理報銷鄉士風情9月份費用和參與三天三檢核酸篩查活動等,看起來事小,但做事前要先有個態度,做事中更要講究細節。這次報銷費用這麼費勁,主要是報帳過程中有了新的要求和變化。這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對待這樣事,更要做好新規定中的細節。因為堅定的態度可以堅持到達成功的終點;認真務實的態度可以讓做事更加靠譜,給人心安;豁達的態度可以生活地更加輕鬆隨性……良好的心態就是做人做事要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沉得住氣,是睿智的彰顯,是理智的沉澱,是成熟的標誌;彎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調謙卑,海納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頭,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中,都要充滿信心,保持一種樂觀進取的心態。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說的是千里大堤,狂風巨浪未能移其毫釐,可謂牢不可破。然而螻蟻入侵,日削月割,大堤最終倒塌。百年巨樹,雷擊山崩不能毀其生命,可謂頑強不屈,但是小小甲蟲卻能咬破樹皮,吃空樹榦。正因為這些常常被忽略掉的螻蟻、甲蟲,才使得看似牢不可破的大堤、巨樹變得脆弱不堪,因此,細節性的問題往往會成為致命的問題,對待事物不能忽視細節,微小的事物一旦被忽略就會由小引大,終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對細節是否重視,是否做到位,往往決定着偉大還是渺小、卓越還是平庸。
“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有些一心想成就一番偉大事業的人,常常對細節不屑一顧,甚至是嗤之以鼻,結果,其人生往往是以平庸而告終。所以,態度可決定一切,細節方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