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25年後的同學聚會,讓我明白了改變命運的“三七理論”

2022年10月14日16:50:47 情感 1173

很久不見,老同學,還好嗎?

滿懷期待地去參加了初中同學畢業25周年的聚會。不是我特別合群,而是想看看,大家過得還好嗎。

人生如過客,當初一群從農村走出去的小夥子小姑娘,一晃就變成老阿姨大叔了,也有人上升到了爺爺奶奶的輩分。

走出校門那一天,我們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時隔多年,有人越走越遠,有人倒着走路,還有人原地踏步。

命運似乎在捉弄我們,又似乎給了我們希望。

正如詩人顧城寫的:“命運不是風,來回吹,命運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運中。”

想起一種生活規則,叫“三七分”。通常,吃飯七分飽,熬粥七分水......這樣的理論,用在命運上,也是再好不過的。

畢業25年後的同學聚會,讓我明白了改變命運的“三七理論” - 天天要聞

01

三分長相,七分打扮。

同學小梅,在幫人做收納、美妝工作。

上學那會,我們都笑她:“鼻涕蟲。”

十幾歲的姑娘,個子一米五的樣子,臉上常常有鼻涕。這不是女孩應該有的形象。

但是現在的她,卻鶴立雞群。個子矮,但“濃縮就是精華”。

說起工作的過程,小梅眉飛色舞,她對審美很有一套。什麼樣的鞋搭配什麼樣的衣服,什麼衣服什麼季節穿,根據天氣變化,如何化妝,這些道理,都是她的強項。

斷舍離》里有一句話:“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

當你認認真真對待自己的外表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更有自信了。陽光的樣子,會讓周圍的人青睞你,信任你。

你之所以老氣橫秋,是因為你從不打扮自己。外表不在乎,腦海里也沒有智慧。一開口就是“老土”的味道,顯然就低人一等。

02

三分運氣,七分打拚。

初中畢業,現在是某職校的老師。這樣的華麗轉身,估計你我都會驚訝。

同學老李,就做到了。他去東莞打工兩年,遇到了一個很友善的主管。

主管創辦了一個技能培訓班,老李果斷辭職,開啟了學習模式。兩年後,老李以老師的身份出現在培訓班。

與其說老李遇到了貴人,不如說是他自己變得富貴了。

在泥土裡,竹筍從無到有,經歷四五年的時間,並且只能長几厘米。

到了第五年春天,竹子開始破土,一天就可以長一米多。

很多人參加聚會,只是羨慕混得好的同學,或者說一些仇富的話,認為同學在顯擺自己。他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到底做了什麼,流了多少汗水,你卻視而不見。

亦舒在《圓舞》里寫道:“十年寒窗,十年苦幹,再加上十足十的運氣,才能有一份事業,你別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大多數人只能有一份職業,借之糊口,辛勞一生,有多少人敢說他的工作是事業?”

你只有一份職業,怎麼比得過別人的一份事業?

一字之差,卻體現了命運的千差萬別。努力一點,做一份事業,你會發現,努力到了一定程度,好運氣就來了。

哪怕你本身是金子,也要擦亮才行,別人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黑土中尋找你。

畢業25年後的同學聚會,讓我明白了改變命運的“三七理論” - 天天要聞

03

三分謀局,七分謀事。

張同學的經歷,很有規律。畢業十年,在深圳某電子廠打工;第二個十年,在老家種植養殖。現在,他是農場主。

從老張的經歷來看,我想起一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他從十幾歲開始,就謀划著,要去挖掘特洛伊等王國。但當時資金不足。

把理想藏起來,然後開始做生意,讓自己變成富豪。手裡有錢了,考古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走一步看一步,是慵者;走一步看三步,是智者。

走出校園後,很多人是迷茫狀態,因此只懂得“打工去”。哪裡有錢就去哪裡,沒有考慮安家、創業的問題。

有頭腦的人,一開始就確定了目標,每過幾年,都有一次質的飛躍。

先謀局,後做事。人生就不會凌亂了。因此,每一步都是有效的,當我們到了四五十歲時,已經超越了大批人。

04

三分靠家庭,七分靠自己。

有一個退休的人,收到同事送來的禮物——鳥籠。

退休的人不喜歡鳥,因此把鳥籠隨意丟在家裡。每一天都有客人問,鳥籠里的鳥,是不是死掉了?

問題很晦氣。

退休的人不得不養了一隻鳥,以此來堵住客人的嘴巴。

其實,對於鳥籠,有多種選擇:丟掉,送給需要的人,退回給送禮的人,藏起來。可是退休的人,卻沒有這樣做,因此被鳥籠困住了自己。

事實上,我們的原生家庭,就是命運的“鳥籠”。如果你走出校門後,還眼巴巴指望父母的錢財,希望父母給你引路,那註定走不遠,充其量是走了父母的老路。

總有一些同學,在父輩時,活成了響叮噹的樣子,到了自己這一代,卻腰纏萬貫了。這就是“靠自己”的結果。

子承父業,並不是最好的命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你才會自由飛翔。

全班有十幾個同學在縣城安家,有五個同學在省城或者廣州深圳安家。能一直漂泊下去的同學,也許混得不太好,但是命運已經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也算是另一種成功。

畢業25年後的同學聚會,讓我明白了改變命運的“三七理論” - 天天要聞

05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在“三七理論”里,能徹底脫胎換骨的人,會打扮、會讀書、會靠自己、深謀遠慮。

走出校門後的二十五年,是改變命運的黃金期,再往後,就要慢慢收尾了。

如果你真正為命運而困擾,那就別躊躇滿志了,總要闖蕩幾次,才知道自己有多厲害。

歲寒知松柏,日久見真知。

抓住了時間,就是抓住救命的稻草。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千萬別和你老公吵架,與夫爭吵,百財不入。 - 天天要聞

千萬別和你老公吵架,與夫爭吵,百財不入。

現在我很少和老公鬧彆扭了,也不再輕易惹他生氣,因為我終於明白了一句話:“與夫爭吵,百材不入。”意思是說,如果夫妻之間總是爭執不斷,那麼家裡就很難興旺發達,做什麼事情都難以順利。以前我們經常吵架,幾乎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有困難找警察,沒錯的!” - 天天要聞

“有困難找警察,沒錯的!”

7月1日上午9時45分,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隊五大隊綜合勤務室在公共視頻巡查時,發現了揪心一幕:在G25杭新景高速往回杭州方向大源橋路段,一輛爆胎的皮卡車停在超車道上,車流密集卻未見任何警示標誌。更令人擔憂的是,駕駛員竟蹲在車旁試圖自行更換輪胎,周圍車輛呼嘯而過,後方車輛不斷緊急避讓,險象環生!勤務...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 天天要聞

田朴珺曾問蔡瀾:你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答:我不吃醋的

田朴珺跟蔡瀾一起吃飯,問他:“你會介意太太有藍顏知己嗎?”蔡瀾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答非所問:“我很多東西都很喜歡吃,但我不吃醋,不吃酸的東西!”看樣子蔡瀾跟太太的婚姻是開放型的,太太方瓊文職業是電影監製,也是個獨立大女主的樣子,所以兩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 天天要聞

結婚35年丈夫出軌50歲閨蜜轉賬18.6萬,她僅追回4.3萬,律師:法院不告不理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海浦東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胥女士和沈先生1989年登記結婚,共同生活三十多年後,不料丈夫竟然和自己的閨蜜陳女士有了婚外情,並多次大額轉賬給陳女士。該事件引髮網友廣泛關注和討論,登上微博熱搜榜。△相關事件登上熱搜2024年7月,62歲的胥女士和67歲的沈先生離婚,結束了35年婚姻。離婚後,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