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為了三姐拋棄原配跟三結婚的時候,那這個男人對三的期待是比較高的。同時,三經過努力終於得償所願,她對這個男人的期待也是比較高的。兩人對雙方的期待感既來自於雙方認為的愛情,又來自於雙方為了走到一起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凝聚感向心力,還來自於雙方內心裡對對方帶給自己新的婚姻生活體驗的好奇感。但當他們終於結婚了,隨之而來的不是他們所期待的驚喜和美好。而是各自對對方的失望感。他們會意識到一切都變了。
結婚之前的愛情感,變成了婚後各自對兩人不道德關係的一種重新審視和自我拷問。審視兩人的關係讓彼此都害怕對方有一天也對自己不忠也會以同樣的方式背叛自己。自我拷問讓彼此認識到婚外情跟婚姻終歸不是同一個東西。婚外情尋求的是各自內心陰暗面的釋放和滿足,而婚姻則是個人精神需求的歸宿。人性決定了我們不會在婚外情中尋找自我精神需求的歸宿,決定了我們不會在婚姻中尋求自我人性陰暗面的釋放和滿足。因此當兩人最終結婚了的時候,兩人都會陷入到一種自我矛盾之中。要麼矛盾於由於他已經變成了我的配偶,所以我無法再在他身上獲得自我內心陰暗面的釋放和滿足,要麼矛盾於由於他不是我的原配,所以我無法在他身上獲得我對婚姻的自我精神需求,我對婚姻的精神需求無法找到地方安放,我很惶恐。
意識到了這個,也就意識到了婚姻和婚外情是不能等同不能互換的,否則雙方都會在自我人性矛盾之中否認兩人當初所認為的愛情。我們常常可以在這種由婚外情演變的婚姻中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兩人在結婚後同時出現了對兩人愛情的不認同和否定。這又導致了兩人從結婚開始就對對方失去了興趣增添了一種莫名的怨恨。兩人的婚後生活不僅不美好,反倒是變得相互攻擊,難以自控地攻擊對方。彼此懷疑對方監視對方又總是以審問和質疑的方式來對待對方。
結婚之前雙方在克服重重困難阻礙的過程中形成的凝聚感向心力,變成了婚後對對方到底值不值得自己當時那樣做得深深懷疑。拋棄原配的一方開始了對原配的各種懷念和悔過,雙方都會覺得對方不值得自己拋棄原配。我們常常可以在這種由婚外情演變的婚姻中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兩人結婚後拋棄原配的一方會把他對原配的懷念和悔過帶到兩人的生活中來。他在跟現任的相處中會把現任的不好跟原配的好進行比較,由此他會認為現任還不如原配。他會把原配對他的好作為他對現任的要求讓他現任像他的原配那樣對他好。他甚至會把他跟原配早已形成的他已習慣了的生活模式作為模板要求現任照着原配學。而這些對於他的現任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由此兩個之間就會形成一種暗藏的難以言表的對立和不認同。兩人之間少不了為此爭吵。
結婚之前雙方內心裡對對方帶給自己新的婚姻生活體驗的好奇感,變成了婚後對對方無法給自己足夠多的情緒價值和足夠美好婚姻生活體驗感的抱怨和指責。婚前的激情感讓他們活在一種幻覺里,令他們幻想着對方能夠帶給自己豐富多彩快樂舒心激情跳躍的生活。但婚後的生活終歸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他們終究是逃脫不了回歸現實婚姻生活的結果。他們的幻覺和現實生活的對比首先讓他們意識到,跟對方在一起也就那樣並沒有美好可言,雙方都會感覺期望落空。拋棄原配的一方更是感覺跟現任生活在一起和跟原配生活在一起根本沒變得更好。甚至他會由於不適應跟現任生活在一起的模式而覺得還不如跟原配生活在一起更好。他會覺得拋棄原配是一個錯誤決定。而這也往往導致那些為了婚外情而拋棄原配跟三結婚後又很快就離婚了回頭找原配復婚的現象。
總的來說,由婚外情演變的婚姻是艱難的。看上去的修成正果其實是兩人渡劫的開始。大多數這種婚姻開始的很有激情,相處的很有凝聚力,但結束的似乎沒道理也想不通。因為在這兩人開始與結束的過程中彼此都不明白那些奇奇怪怪複雜迷亂的心理學規律在起作用。不過也不是說所有這種類型的婚姻過得都不幸福。只是說,這種婚姻要想過的幸福太難,單單靠感情維繫是絕無可能的。這種婚姻能夠持續一輩子過的也貌似幸福,那往往跟愛情和感情沒半點關係。雙方之間的利益交換和利益同盟才是本質。
好了,我是秦秦哥,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裡了,有情感困惑婚姻問題可以找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