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節目《浪姐》中,又吸引了大批觀眾的注意力,從第一期開始,這群姐姐們可謂是賺足了話題。
這些姐姐同台演出爭奇鬥豔,有些人50多歲依然魅力十足,大膽挑戰着那些高難度的動作,有些人即便三十歲,卻看起來依舊平平無奇。
她們退居一線,逐漸淡出了屏幕,再次出場時,讓很多人不禁發出感嘆:怎麼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差距可以這麼大!
女人和女人之間的差距,都是怎麼一步步被拉開的呢?也許木桶效應是最好的證明。
木桶效應引發的思考
一隻水桶能夠裝多少的水,並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桶效應也被我們稱之為短板效應,無論是一個組織還是一個人,真正決定你綜合實力的正是那塊短板。
那英在這檔節目中就說過:“我”不是想挑戰她們,我是挑戰“自己”。
只有我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短板,敢於打破那些曾經令我們畏懼的困難,才可以完成真正的蛻變,而這也正是女人涅槃重生的奧秘。
可是並不是任何的人都能夠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也並不是誰都能虛心地接受別人對於自己的指責。
容祖兒在節目中說“:人如果你沒有“危機感”你就會“墮懶了”。”
當你聽到的讚揚多了,或者你一直生活在一個舒適的圈子裡,就會忘記身邊危機感的存在,這些恰恰是拉開女人之間距離的主要因素。
那些隱藏起的短板最致命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在婚姻內生活得很幸福,安然無憂地過着闊太太的生活,在他看來,丈夫陳俊生疼她愛她,自己沒有任何可以操心的地方,完全就可以這樣過完這一生。
如金絲雀一般的生活讓她看起來比身邊很多女人都活得滋潤,而這一點也成為了羅子君在婚後致命的短板。
長期依附於丈夫陳俊生,導致羅子君在短期內喪失了基本的謀生能力,她在當前的環境內更像是溫水裡的青蛙,不知不覺的將自己的價值消耗殆盡。
當陳俊生變心和羅子君提出離婚的時,羅子君覺得自己的人生完了,若沒有好閨蜜的幫助,羅子君也許很難從這段痛苦的過程中走出來。
倘若羅子君在婚後,能夠利用當前的物質基礎去提高自己,可能又會是另一種結果。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會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短板,可是由於一些假象的存在,會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或者暫時的讓我們自己選擇去隱藏那些短板。
但那並不代表它不存在,一旦面臨突發事件的時候,這些短板就會讓你痛不欲生。
聰明的女人無論是在愛情中,還是在生活里,她都會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是不完美的,所以她們在生活中,會努力去填補身上的短板。
沒有危機感的日子才可怕
在大三那年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在夏天的一個晚上突然給我發了她要結婚的消息,當時聽了,我有些震驚。
在讀書的年紀,大家都在好好的學習,她卻早早的要進入婚姻生活了。
那天她和我聊了很多,她說自己找到了生命中的摯愛,她說那個男人非常的愛她,她想要迫不及待地和他結婚,給他生孩子,說到這些時,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了一絲的滿足和欣喜。
這個男人比她大4歲,高中還沒有畢業就打工了,對於他來說,找一個人早早的結婚,可能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這個同學來說,這段婚姻的性價比並不高。
女方沒有工作,男方的工作不足以在這個一線城市裡生存,所以他們兩個結婚就跟着公公婆婆一起生活。
當時我們很多人都覺得這聽起來有些荒唐,勸她冷靜一些,別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可是誰也攔不住她。
兩年之後,一些人大學畢業了,都在急急忙忙地尋找工作,還有一些人選擇出國深造,又或者考上了研究生開始另一個夢想,而她再給我發消息的時候就已經是二婚了。
記得有一次過年回家,聽聞身邊的一些朋友講到過她,婚後她和前夫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在這兩年的婚姻里,她為對方流過三次產,可是這個男人嫌棄她好吃懶做,更嫌棄她無理取鬧,在她懷孕二個月的時候和她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的兩個人互相詆毀,曾經的夫妻如今成為了敵人。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有些人她總是想從別人身上來尋求力量,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生活,卻忽視了自我的提升。
在本該努力的年紀里,一些人過早地選擇安逸,自身的短板也成為了難以彌補的溝溝壑壑。
女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無論你現在過得好不好,也應該有危機感,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斷給自己充電,當你和其他的朋友真正坐在一起的時候,才不會有落差感。
參考資料:《人格心理學》、《部分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