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年少,也會慢慢地老去,為了晚年的幸福,需要早點做些準備。通常來說,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以及盡量多的積蓄等方面都是值得重視的。
然而對於許多單身老人而言,情感上的慰藉卻往往是一個大難題。就像一位70歲的邵大媽所說,上了年紀才發覺,積蓄,竟成了搭夥的絆腳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聽聽她的講述吧。
01
我是百貨公司的一名售貨員,剛滿20歲就嫁給了老邵。我倆既沒有大富大貴的生活,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稀里糊塗地過了幾十年,養大了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退休,帶孫子,安享晚年,本以為這輩子就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可是隨着老邵突然去世,我心裡一下子沒有着落了。
兒子讀完大學後,在外地參加工作並安了家;而女兒結婚後,也去了女婿老家那邊生活。雖然我不愁吃不愁喝,但一個人過日子總覺得孤獨無聊,沒什麼意思。
為了調節心情,我有時到樓下跟街坊四鄰拉拉家常,有時去廣場上轉一轉,學着跳跳舞。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姓羅的老頭兒走進了我的生活。
02
老羅的家庭情況跟我差不多,老伴兒走得早,孩子們都不在身邊,所以每天吃飽喝足了,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湊。
可能是同命相連的原因吧,從一認識起,我倆就很投緣,很聊得來,甚至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彼此越來越認可,越親近。
有一天,老羅約我出去吃飯,見面以後支支吾吾地說,我倆都這麼大年齡了,為啥不打個伴兒一起生活呢?
其實,我也有這樣的想法,只是一直不好意思說出口罷了,聽他這麼一說,就自然而然地答應了下來。
03
雖然搭夥是兩個人的事情,但畢竟雙方都有兒女,有各自的家庭,需要商量一下或者通知一聲。而當我跟兩個孩子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們卻一致反對。
兒子不高興地說:“現在的人都很現實的。你有房有退休工資,還有不少積蓄,誰看了不眼熱?我認為那個老頭兒多半是想算計你。”
女兒也幫腔說:“一個人過日子自由自在地,多好啊!別說到了你這個年紀,就是如今的年輕人也不願意結婚成家,都想着獨自生活呢。”
面對這種狀況,我猶豫了,不知道該堅持下去,還是該放棄了。而此時老羅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04
那天,聽完我的轉述後,老羅無奈地說:“人老了,真難啊!孩子們不考慮老人的實際感受,只盯着老人的存款,還講出一堆道理來。”
是啊,孩子們關注的不是我過得好不好,而是財產會怎麼樣。這樣一來,積蓄就成了我搭夥路上的絆腳石了。
老羅提醒我,如果我倆還想繼續走下去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積蓄分給兩個孩子,讓他們心裡都踏實了,也就不會再反對了。
就這樣,找了一個合適的時間,我分掉了手裡的財產,義無反顧地跟老羅走到了一起。
有人說我不應該這樣做,將來一定會後悔的。可是將來的事情,誰又知道會是什麼樣呢?活在當下,走一步看一步吧。
寫在最後:
在實際生活中,這樣類似的事情還是很多的。隨着觀念的改變,對於老年人搭夥或者再婚,人們已經可以接受了。而面對現實,許多做兒女的卻不能接受父母的財產被別人拿走。
看重錢財,淡薄親情。這是人性的自私表現,也是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何為感恩,何為孝順?許多人不是不懂,而是不願意去做。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也應該得到親人的尊重和理解,單身老人同樣如此。
文後寄語:
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持,祝您健康快樂!
作者:一絲垂綸,一個性格開朗、愛開玩笑的情感講述者,願陪伴師友品味生活,笑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