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回憶我的兄弟——慶秋

2022年07月14日17:08:10 情感 1813

文:緣來如此

圖:來自網絡


慶秋說:人生苦短,活在當下,既要努力,也得懂得享受。設定的追求目標,只要是努力過了,即使不能成功,也無須後悔。也許慶秋走過的路,是我們那一代人的真實寫照吧。


紀實:回憶我的兄弟——慶秋 - 天天要聞


慶秋媽,也就是我嬸,是在國慶節那天,肚子疼去的公社醫院,在堅持了二十幾個小時後,於第二天生下了慶秋。


那一年也不知道是庚午年還是戌亥年,反正是前一天國慶節,第二天中秋。慶秋爸是大隊的電工,兼開拖拉機,條件好過咱家很多很多的,關鍵是慶秋爸識文斷字,據說是初中。


那時我們一個大隊,加起來只有幾個初中生而已,本來能選送當教師或者學醫的。可是因為他家是中農成分,愣是政審通不過,被擠兌下來。


他爸本來計劃好了,如果當天生娃,直接取名國慶,時尚大氣。偏偏他媽死撐到了第二天,也就是中秋節才生下了他。他爸靈機一動,給娃取名慶秋(國慶中秋),避免了兵、國、東、軍、民之類的俗名。


為這事,慶秋滿月那天,他爸特意多喝了三杯酒。所有人都誇他爸文化高,有眼光,取名與眾不同。最後他爸一興奮,直接喝高了,探桌子下面,嘴裡還一直念叨:兒呀!老子就這樣子了,以後就看你小子的了!


所有人都儘力幫他闡明“虎父沒犬子”這個亘古不變的定律,可他越摻越醉,後來乾脆睡著了,一天一夜後才醒來。


01


不負眾望,慶秋聰明又調皮。村裡有請他爸耕田犁地,修電閘或是安個燈,他爸都喜歡帶上慶秋,天天吃好的,偶爾還往回帶。慶秋不小氣,每次都偷偷地分給我們吃。

紀實:回憶我的兄弟——慶秋 - 天天要聞

慶秋十歲那年初夏,我們四個同歲的娃,在我們家後面河邊陡坡上,挖了個排煙土灶,俗稱“野鍋兒”。我們用河水煮的青蠶豆,釣的河蝦,還有慶秋從家裡順來的四個土雞蛋。我們手捧河水,對天發誓,桃園結義了,從此肝膽相照,不離不棄。


轉眼我們都讀初中了,我因為數學考了21分,英語蒙對了六條選擇題,得了光榮的6分,於是被定格在初一、初二各讀了兩年。


而慶秋,一路高歌猛進。那時分快、慢班,慶秋不但進到快班,而且躋身年級前二十名。慶秋從沒有做過家庭作業,總是不斷給他爸創造和班主任、校長面談的機會。


那時的教室,學生多、空間小,學桌前後很緊。慶秋前桌,一個先天禿頂的女生,戴一劣質假髮套。慶秋用醫用膠布,剛把女生的假髮沾在自己的學桌上,誰知女生正好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女生站起,假髮套被硬生生拽下,全班同學忍不住哈哈大笑。


慶秋第一次被他爸狠狠地胖揍一頓。


我們那時流行白色喇叭褲。一次班裡一女同學例假來了,但自己並不知情。慶秋看到那白色褲子後的一片櫻紅,頓時組織了十來個男同學,圍着那女生轉着圈兒,彷彿是進了動物園看猩猩似的,一個個邊轉圈邊大笑。


為此,慶秋又換來了他爸一頓暴揍。


如此等等,總之慶秋沒讓父母和老師省心過。


話說那年中考,我校三個初三班級,一百五十多人,考取了一個中專(那時的中專是風光無限的存在),九個普通高中。一直連家庭作業都不做、調皮又搗蛋的慶秋,愣是擠進了那九個人的行列。


慶秋一直故事很多。為人坦蕩,加之家庭條件好。進高中後,慶秋除了學習成績退步(因為他堅定了學習無用論)外,其他的都在進步。他迷上了羽毛球,乒乓球,談戀愛(後來慶秋的老婆,就是那時的校花)。


慶秋嘴裡時常哼的是《冬天裡的一把火》、《娜魯灣情歌》、《血染的風采》之類的歌曲,很是怡然自得。


他家條件優渥。戴着三十元一塊的鐘山表,騎的是二八型鳳凰牌自行車。慶秋沒幾天上課不遲到,每次進教室,用他那鋥光瓦亮、釘了響底兒的皮鞋(鞋後跟加釘了一塊鐵疙瘩),敲擊地面的鼓點,節奏明快,讓所有人羨慕不已。


慶秋還寫得一手好字。任何字體,什麼行書、隸書、楷書的,無所不會,這又成了慶秋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慶秋是很多女孩巴結追逐的對象,因此他更加沒有好好學習的驅動力了。慶秋過得滋潤,而我們另外三個義兄,初中畢業後,相繼學了手藝,我學的是瓦工。


三年高中,慶秋勉強拿到了畢業證,他爸讓他復讀,他堅決拒絕。畢業後的慶秋,天天宅家,無所事事。城裡東西南北四門,五毛錢一張門票的錄像廳,他幾乎全光顧過了。他和我們說他實在玩膩了。


一個偶然的下午,公社的大喇叭突然響起來了,是徵兵通知,慶秋不淡定了,我們幾個相約一起偷偷地去參加了體檢。那年冬天我和他一起參軍入伍。


02


綠色的悶罐火車,承載着我們無限的憧憬,經過七十多個小時顛簸,我們來到了西北邊陲的天山腳下,一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工兵勁旅。


慶秋,永遠都是那麼優秀,那麼突出。艱苦的三個多月的軍訓結束,新兵大比拼時,慶秋在全團步槍實彈射擊中,以五發子彈五十環的成績,榮獲全團第一;全團硬筆書法比賽中第一。慶秋幾乎成了名人,也是我們老鄉的驕傲。


慶秋直接幹上了文書兼軍械員的工作,在連部勤雜班是班長,而我們還是天天在摸爬滾打的訓練着。

紀實:回憶我的兄弟——慶秋 - 天天要聞

當兵第二年,又傳來捷報,慶秋在大軍區的無光條件武器分解結合比武中,又得亞軍。為這個比賽,慶秋每天蒙眼訓練幾百上千次,十個手指心全磨破出血,貼上創可貼,繼續不懈的訓練着,努力了也得到了。


彼時,他那無與倫比的美術字(那時電腦很少,美術字全靠手寫),軍區黑板報比賽又拿冠軍,立了三等功,並且入黨了,把我們幾個老鄉甩了足足大半條街。

慶秋風光到了極限,團里要重點培養他,可是慶秋不走尋常路。一個連隊一年一個報考軍校的名額,連隊綜合各方面的表現,考慮把這個名額給慶秋。


慶秋愣是讓給了班裡的一個表現也不錯的衛生員,因為衛生員是川兵,孤兒,慶秋說衛生員更應該是得到培養和提升的。慶秋永遠都是這樣,替別人着想,簡直讓我們其他人汗顏。


慶秋女人緣特好。但慶秋非常理智,也很實在。一次邂逅,有兩個邊疆大學的女生同時愛上了慶秋。我們打小生長在長三角,而那兩個女生西北人,風俗習慣、飲食文化,存在不小的差異。


也許是因為慶秋上學時已經和校花戀愛了,也許是他不願意傷害其中任何一個,慶秋忍痛離開他心愛的軍營。以至於多年以後,我們聊起這個話題,他的回答竟是人要面對現實。


慶秋愛喝酒,活得洒脫,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他,對我們來說這永遠是一個謎。他為人大大咧咧,看似散漫懶惰,但只要是他想做的事,無論有多艱難,他都會做好。正如他所說,努力過了,即使不成功,也絕不後悔。每次在班務會上,他也是這樣要求他的兵。


他的成績說明了一切。他每天都面帶微笑,沒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他為什麼總是樂呵呵的,貌似從沒煩惱之事。


03


一晃眼,我們都成家了。


我一直在退伍分配的鄉辦企業里工作,混着一天八小時,小日子不咸不淡。慶秋複員時,被分配到鄉政府幹文秘工作,可是他並沒有服從分配,他說他侍候不了當官的。他的行為,我們一直理解不了。


這時候,他在部隊拿的駕照,激發了他的靈感,幹個體運輸。於是,他貸款買了一輛東風康明斯,掛靠在縣城一家電器設備廠跑運輸。整整的辛苦了兩年,廠子破產了,二十多萬的運費,只拿了百分之二十,慶秋虧了,他沒有哭,他說這是上天的安排。


後來很多年,慶秋東奔西走,干過幾個行當,也碰過不少壁。他不願去工廠上班,說他野慣了,受不了八小時的束縛。


後來,慶秋又和朋友一起辦企業,做工藝品的竹器飾品之類的,全部出口日本。可是好景不長,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了,我的慶秋兄虧了,虧得找不到北了,而且很慘很慘。


這一切都沒有難倒慶秋。他又輾轉跑過貨運,開過出租,去培訓班當教員……


慶秋老婆非常漂亮,賢惠、善解人意,是她與慶秋一起互相鼓勵,共度了那一段無比艱難的時光。


她們的女兒,也許是遺傳了她們的聰明吧!一路過關斬將,讀重點高中,上名牌大學,最後出國留學於世界一流財經大學。所有一切,都是慶秋夫妻倆供着,無論多苦多難,慶秋都一直快樂着。除了供女兒留學的高額費用外,慶秋手裡總算有了盈餘。

命運也許總是在捉弄人吧!三年前慶秋,被查出了惡性腫瘤,輾轉多家醫院,花光了本來準備買房的四十多萬,但他還是很樂觀。


那天他正在化療,我打電話給他詢問情況,電話里,他還在笑,一如往日的幽默風趣,我始終猜不透他了。


一晃幾年過去了,如今我們所有人都快年過半百。慶秋還是那個慶秋,永遠快樂着、大大咧咧着。


他的人生雖不很精緻,但始終不負韶華。他從不因為成功了而傲嬌,也沒因為失敗而退卻。他的心態好得讓人佩服,讓人難以置信。

紀實:回憶我的兄弟——慶秋 - 天天要聞

也許,這才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擁有的吧!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子因這個生理特徵被辭退!很多人有此尷尬困擾……網友吵翻 - 天天要聞

女子因這個生理特徵被辭退!很多人有此尷尬困擾……網友吵翻

近日一則“因狐臭被公司辭退”的網友求助帖引發熱議昨天(7月10日)下午相關話題衝上了熱搜第一發帖網友稱,自己被狐臭困擾,在公司工作近一年,雖然日常使用止汗產品,但有同事投訴其影響辦公,後遭人事辭退。數日後,該網友更新進展表示已與公司達成和解,獲得半個月工資及一個月社保補償,並計划進行手術治療。7月10日,...
男人喜歡你的3個生理反應,看完別再自我懷疑了! - 天天要聞

男人喜歡你的3個生理反應,看完別再自我懷疑了!

男人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整個人、整顆心都恨不得撲在你的身上。他對你日思夜想,對你牽腸掛肚,對你魂牽夢縈。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忍不住靠近你,親近你。只有如此,才能一解自己的相思之苦。很多女人,對自己不夠自信,對身邊追求自己的男人也不夠自信。
丈夫欠債百萬,離婚把房產全給孩子!債權人一招“掀翻”協議,法院判決真解氣! - 天天要聞

丈夫欠債百萬,離婚把房產全給孩子!債權人一招“掀翻”協議,法院判決真解氣!

一、【一場“精心策劃”的離婚】“離婚了,房子歸孩子!”這是李某在離婚協議里寫下的“慷慨”約定。他和妻子王某結婚多年,名下有一套市值300萬的婚房。2023年,李某因生意失敗,欠下債權人張某150萬債務。眼看債務壓身,李某火速和妻子協議離婚,並在《離婚協議書》里約定:“夫妻共同房產歸未成年子女所有。” 得知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