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義,也是這漫漫人生路上真正能陪你走過風雨的人。父母更是如此,作為生你養你的人,他們永遠願意為自己的子女無私付出,不求任何回報。
中國有句俗話叫百善孝為先,短短五個字也訴說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每一個子女都該明白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含義。
事件回顧:有這麼1個遠嫁他省的女子,真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背後的深刻內涵,為天下無數子女做出了榜樣。
女子結婚3年沒有回過娘家,她實在有些想家,就趁着丈夫休假的功夫求他照顧一下放暑假的兒子。她想回去探望父母。
丈夫不耐煩地答應了,並讓她早去早回,別呆久了。
她收拾好東西就趕緊買車票回娘家了,父母早早地在車站接她回家。
誰知自己回到父母家,話還沒等說幾句,父親忽然就暈倒了,直接嚇壞了母親和女子。平日被父親呵護慣了的母親哪裡見過這種場景,當時就被嚇得手足無措。
混亂的場景下,也只有女子能是這個小家的主心骨。
看着父親已經沒有意識,女子冷靜上前為父親做着急救,一邊催促母親趕緊撥打急救電話。慌亂下母親顫抖着撥打了急救電話,全家三口在家等待救援。
等待救援的過程中,女子想到自己家是頂樓並且沒有電梯,如果女子一家只在樓上等待救援,那麼來回上樓的時間將會耗費很多。
為了讓父親儘快得到救援,女子二話不說直接背起父親打算下樓。
慌亂之際,女子甚至連鞋都沒有穿,赤腳出門了。當時的她滿心惦記着父親,生怕父親會出事。
女子掐算的時間非常準確,她們一家三口到達樓下時,急救中心的車剛剛到達樓下,女子背着父親匆匆趕到救護車前,也以最快速度將父親送到了醫院。
醫生檢查了父親的情況並為父親做了急救,好在送來醫院及時,父親並沒有生命危險,女子和母親才算放下心。
處理好父親的情況,醫生還特地過來表揚女子,並告知女子是因為她及時背父親下樓節省了時間,才救回了父親這條命。如果女子不及時作出反應,等父親送來醫院肯定晚了。
當時女子聽完醫生的話,忍不住淚流滿面,整顆心也止不住顫抖着。她反覆在思考如果自己沒有回娘家,如果自己沒有及時作出這個決定,父親是否已經離開了她們?
在醫院的治療下,父親很快緩了過來,他聽護士們說起自己來醫院的經歷也非常感動,無數次感謝女兒當時做出的冷靜決定,讓他挽回了一條命。
作者觀點:
都說父母是最愛子女的人,子女又何嘗不是真誠對待着自己的父母,恨不能在父母需要自己時,奉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女子用實際行動給大家都樹立了榜樣,在面對危險時,大家應該先盡量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因為過於衝動,做出一些令人後悔的事。
除此之外,女子對待父母的態度和精神也值得大家學習,在這個世界上待自己最好的人一定要是父母,他們永遠願意奉獻出自己的全部對待兒女,那麼作為子女也應該懂得感恩。
如果你離父母很遠,那就爭取多回家看看他們,如果現在你正和父母在同一座城市或在同一屋檐下,就盡量做一些讓他們開心的事情吧。畢竟人生短暫又充滿意外,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當下,在有限的時間裡好好孝順父母,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