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生完孩子剛滿月,婆婆就逼女子掙錢還彩禮,女子帶孩子走人

2022年07月01日11:53:26 情感 1619

一家人,如果把利益放在首位而不顧親情,結局會是什麼呢?

這天,王麗坐月子滿月了,王麗一身的輕鬆,送走了伺候她的母親,抱着孩子剛坐下,婆婆老楊來了,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對王麗說:你媽伺候你坐月子,我來給你帶孩子,你出去好好掙錢,把我們給你的彩禮錢還給我!


女子生完孩子剛滿月,婆婆就逼女子掙錢還彩禮,女子帶孩子走人 - 天天要聞

當初,王麗與楊太婆的兒子海生結婚時,按照當地習俗,王麗向婆家要了十萬塊錢的彩禮,老伴有些不願意,不想給這麼多彩禮,楊太婆說:你不給彩禮,她不嫁,她不嫁,我們兒子就娶不上媳婦!給她彩禮吧,結婚了以後讓她掙錢把彩禮還回來!

王麗結婚以後,因為楊太婆為兒子海生在城裡買房居住,王麗生了孩子以後,讓楊太婆來伺候她坐月子,楊太婆說:結婚時你要了那麼多彩禮,我們欠了一屁股債,我們要掙錢還債,沒有時間伺候你!無奈,王麗只好讓母親來伺候自己坐月子。

王麗生孩子滿月以後,母親回家了,老公海生出去打工了,家裡只剩下她和孩子兩個人,按海生的要求,王麗在家帶孩子,海生外出打工掙錢,婆婆卻來了,婆婆要帶孩子,讓王麗出去打工掙錢還彩禮。王麗覺得自己天天在家帶孩子空虛,便出去找了一份工作。

王麗上班一個月以後,婆婆對王麗說:把打工的工資交給我!王麗說:我掙的錢為什麼交給你?婆婆氣恨地說:因為你結婚時要了十萬塊錢的彩禮,這十萬塊錢是我們老兩口拚命掙來的養老錢,你必須掙了還給我!王麗冷冷地說:可笑,結婚要彩禮是習俗,現在結婚都這樣,又不是我一個例外。再說了,結婚時你已經同意了給彩禮,既然給了哪還有討回的道理!


女子生完孩子剛滿月,婆婆就逼女子掙錢還彩禮,女子帶孩子走人 - 天天要聞

王麗沒有把工資交給婆婆,婆媳之間發生了一次爭吵。

楊太婆也不是省油的燈,她經常變着花樣以家裡生活開支為由,向王麗要錢,王麗把錢給了楊太婆以後,楊太婆經常不做飯,王麗下班回家,見家裡冷鍋冷灶,問楊太婆為什麼不做飯,楊太婆氣憤的說:你結婚時要了那麼多彩禮,哪有錢買糧食?王麗終於火了,對楊太婆說:你回去,我請保姆帶孩子!

楊太婆也很火,想到王麗結婚時要十萬塊錢彩禮,現在她住在自己給兒子買的房子里,兒媳婦還要把她往外趕,楊太婆不但和王麗大吵一架,還把老伴叫來,讓老伴為她出氣。

王麗見公公也來了,公公婆婆一條戰線,與她吵架,擠兌她,她給老公打電話,把家裡發生的情況說了,老公對王麗說:誰讓你結婚時要十萬塊錢彩禮的?我的父母讓你掙錢還彩禮錢是應該的,你應該聽他們的!

聽老公這麼說,王麗的心涼透了,她先後對老公、對公公婆婆說:我不是個好女人,不配給你們家當媳婦,我走了,你們以後娶一個不要彩禮的媳婦吧!

王麗帶上孩子回了娘家,楊太婆和老伴在城裡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把兒子的房門鎖上,回鄉下去了。

現在,農村裡女人很吃香,一些人見王麗抱着孩子回了娘家,認為與老公海生感情破裂,上門為王麗介紹對象。

楊太婆逼走兒媳婦,不敢隱瞞,把王麗回娘家的事打電話告訴了兒子,兒子趕回來直接到了王麗的娘家,王麗說:把你打工每月發工資的工資卡交給我,否則離婚!海生無奈地交出了工資卡。


女子生完孩子剛滿月,婆婆就逼女子掙錢還彩禮,女子帶孩子走人 - 天天要聞

海生又趕回父母家,對楊太婆說:你們不把我搞成光棍心裡不舒服是吧?當心你們老了沒人管你們!楊太婆唉聲嘆氣,連連搖頭……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54歲,突然發現,生活富裕不顯老的女人,都有四個特長,很准 - 天天要聞

我54歲,突然發現,生活富裕不顯老的女人,都有四個特長,很准

我退休後這份工作,讓我接觸到以前接觸不到的人,自從環境變了之後,讓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凡是過了五十歲,生活富裕不顯老的女人,都有四個特質。大家品鑒。內核強大。我最近學到了一個詞語,就是自覺矜貴。只有內核強大的人才會做到。內核強大的女人,不
無緣夫妻,也會愛你一輩子 - 天天要聞

無緣夫妻,也會愛你一輩子

愛是牽掛,愛是在意,愛是想念,愛是期盼,在我心裡,全是對你的愛意,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你。你是我最愛的人,無緣夫妻,也會愛你一輩子,我承認,我抗拒不了對你的情深,抑制不住對你的思念,對你的一份愛,會在我心裡纏繞一生。這世間的情緣
因為窮你做過什麼卑微又難忘的事?網友:初吻明碼標價26元 - 天天要聞

因為窮你做過什麼卑微又難忘的事?網友:初吻明碼標價26元

頭條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達西文”專註分享各類趣事觀點,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在這裡祝大家人生如意,事業有成,工作順心,生活開心,好事連連!都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貧窮”這兩個看着不起眼的字,卻能形成讓大多數人擺脫不了的困境。
因果報因:好人不一定長壽,壞人也不一定短命 - 天天要聞

因果報因:好人不一定長壽,壞人也不一定短命

經常有人會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我覺得這句話不一定完全正確。如果你不信,我給大家舉兩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老家有一個男人,現在有70多歲了,年輕時脾氣暴躁,對自己的父母非打即罵,對自己的親弟弟更不用說了,有幾次把弟弟打的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