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寡淡無味

2022年07月01日11:17:19 情感 1831

同學聚會,寡淡無味 - 天天要聞

文/懷左

01

昨天刷知乎時,一個問題跳了出來:為什麼感覺同學聚會越來越無聊?

要放幾年前,看到這個問題我還會追憶一番,加一些小傷感,然後再問出類似“曾經無話不說的同學,如今為何越走越遠”這樣的無聊問題。但現在就完全不會了,因為見過太多,早已經習慣。

我快速把下面的回答刷了幾條,基礎的原因大家也都能想到,離得遠了,共同話題少了,圈子不同了,人自然感情就淡了。正當我嘗試找一個案例時,腦海中跳出了一個人:閏土

不知道你還是否記得閏土,那個在月亮下抓猹的少年,銀圈鋼叉,十一二三。

教科書上的那幅圖,簡直成了故鄉的標配,圓月、菜地、少年、肥猹,夢回童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還在聲聲叫着夏天,可是閏土回不去了,他從少年變成了中年,見到迅哥時也無法再那麼自然。那一聲“老爺”,也不是他最真實的表達,而是歷經風霜之後的保護色。

所以再回到開始的問題,為什麼同學聚會越來越無聊了?

因為我們指望找回青春,但事實上,青春已經與我們無關。

02

魯迅的《故鄉》,可以看成一個同學聚會的mini版。

迅哥和閏土,表面是兩個人,但你也可以看成是一群人。

曾經的記憶都在他們心中,可是也只能想起,但再也回不去了。迅哥跟隨家人早早離開故鄉,他家庭條件很好,中年再回老家,想到的都是兒時的小美好。所以他是帶着“挖寶”的心態回家的,家鄉對於他來講,也只是小小消遣。

但你如果站在閏土的角度,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你的兒時夥伴,村裡人說已經成了大官,據說有三房姨太太,出門是八抬大轎,上廁所都有人陪着。而你,帶着老婆孩子連飯都吃不飽,每天都得為第二天的生計考慮。

看文章的時候,我們相當於開了上帝視角,知道迅哥很在乎閏土,一心想着小時候的事情,只想與土哥“再續前緣”,晚上開箱啤酒,聊聊過去的貝殼、西瓜與猹。

但你想想,閏土知道這個嗎?就像你見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你能知道人家經歷了什麼,此刻心中所想的,是什麼嗎?

文章給我們開了天眼,而在生活中,我們自己的眼睛可能都睜不開。

閏土不知道。

他眼前的那位老同學,衣冠楚楚,而他,灰黃面堂,臉上皺紋如刀刻一般。迅哥心裡覺得他們還是老同學,可閏土清楚地知道,他們條件不同、地位不同、至於迅哥什麼想法,他更是不知道。

什麼少年時候的大西瓜,什麼月下抓猹的場景,他都記得,但已經不敢再提。飯都吃不上了,談小時候還有什麼意思呢?和眼前這位人家都說已經成為道台的同學聊猹,他還沒傻到那個地步。

他最真實的想法是:迅哥早就瞧不上我了,我們早已經不再是一路人

也許他連這種想法都沒有,多年的戰亂、饑荒、苛稅、兵匪,把他苦得像一個木偶人。他哪有時間去想面子與尊嚴,能活下去,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這也是現在許多人再相聚的真實寫照,距離太遠,多年未見,彼此之間早已經沒了共同的生活場景和人際圈子。

於是只能聊過去,聊其他印象中的同學,感覺快沒話的時候問下對方餓不餓,要不要再來點吃的。

“你還記得那誰誰誰嗎?去年結婚了,真沒想到啊,他竟然結婚那麼早。”

“那個誰你還記得吧,以前學習不好,沒想到現在是大老闆。”

“姓王的那個老師,聽說……”

哈哈哈哈……

尷尬的不只是你,還有對方。

你覺得對方變了,不再那麼有趣,沒和你聊幾句兒時抓猹時的場景,對方也覺得你變了,不知道該怎麼和你搭話,怕哪句話沒說好被你笑話。

權當是無聊而尷尬的一天,幸運的是,你們都經歷過無數次了。

03

只從迅哥的視角看,我以前上學時還怪過閏土,再加上教科書上的標籤式的概念,就覺得閏土變得太多,好好的一個水靈的男娃,怎麼就變成了那副模樣。

同學見面,開口卻是老爺,真沒骨氣。

人家說不要的東西,你卻都搬回了自己家,真丟死個人。

於是考試的時候,我寫下了那個記在心裡的詞,也是老師教我的標準答案——麻木不仁

麻,現在回頭看,這個字挺好,人確實是麻了。

也許這就是經典作品的魅力,小時候看是一回事,長大以後看是另外一回事。不是閏土忘了曾經的情誼,也不是閏土呆得不會說話,而是生活所迫,不得不為之。他叫迅哥為“老爺”,也是明顯經過了權衡之後的反應。

把自己擺低一些,能換回一些東西,也值了。

我們看原文: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着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了起來,分明的叫道:老爺!

(原文用一下那個引用——就那個引號——外部引用) 然後把這句刪去

小時候老師說閏土麻木,我還以為閏土變傻了。可再繼續往下細看,閏土其實一點都不傻,能說會道。

他先問候了迅哥的媽媽,說我知道您回來,開心得不得了,知道老爺回來,激動得一晚上沒睡着。

迅哥媽媽說怎麼這麼客氣,以前你們不是同學么,叫迅哥就行。閏土說,老太太真是,那太沒規矩了,那時候是孩子,不懂事。然後招呼自己的孩子給問好,順便還帶了些土特產。

朋友們,這妥妥的應酬達人啊,誰要說土哥不會說話,我都跟他急。

是不是和小時候學的不一樣了。其實土哥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清楚,改稱呼也真的是生活所迫,如果不是連飯都吃不飽,誰願意厚着臉皮去叫同學為“老爺”呢?

讀書與看電視時,我們總是不自覺把自己想成主角,其實稍微代入一下配角,看得就更明白了。

名利浮沉,人的情感如風中枯草。

04

切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變的東西好像是感情,不變的東西,其實就是物質決定意識

當然這個物質不僅僅是經濟條件,還包括生活、圈子、職業、經歷等因素。這些東西變了,人的想法、人和人之間的感情、對生活的理解,也自然都會變。

不要去埋怨他不解風情,他為了過來看你,可能連中午飯都沒吃。他叫那一聲“老爺”的時候,心裡也是百轉千回,你以為他想那樣嗎?可事實就是,他希望用那樣的稱呼,能從你這裡換到點東西。

如果不是生活使然,誰想跪着賺錢?

經濟關係,是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一種關係,回到這裡去思考,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也就清晰了。小時候我們都無憂無慮,每天吃瓜捉猹,那時候沒什麼煩惱更沒有焦慮。

但生活是一直變動的,後來的後來,環境變了,所以我們都變了。再見面時的些許煩惱,只是我們想用過去的感情來評判當下的變化。

回不去了,路還一樣,人也一樣,時間變了。

也許寡淡無味的不是同學聚會,而是你、我,還有他。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空難逃生自救指南 - 天天要聞

空難逃生自救指南

最近看到飛機失事的新聞,心裡咯噔一下。你大概和我一樣,每次坐上飛機,都會有一瞬間的恍惚。當巨大的機器轟鳴着衝上雲霄,把你帶離熟悉的大地,你會覺得人類既渺小又偉大。我們在萬米高空,喝着飲料,看着電影,暫時忘卻了樓下的車水馬龍和瑣碎日常。
韓國80歲老人開車衝進休息站導致16人受傷,因走錯路錯踩油門 - 天天要聞

韓國80歲老人開車衝進休息站導致16人受傷,因走錯路錯踩油門

△事故現場2日上午11時32分許,韓國嶺東高速公路江原道大關嶺休息站,一名80多歲的女性(警方暫稱A某)駕駛一輛白色福特Explorer SUV失控沖入休息站,撞碎玻璃並撞毀多張桌椅,最終車輛卡在餐廳櫃檯前停下。 △事故現場A某向警方供述稱,她發現開錯方向想要停車,結果誤踩油門踏板,導致事故發生。經初步檢測,警方排除其酒...
從風花雪月到同舟共濟:婚姻與戀愛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碑 - 天天要聞

從風花雪月到同舟共濟:婚姻與戀愛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碑

副標題:戀愛與婚姻的本質區別是什麼?當設計師林薇在結婚三周年紀念日翻開戀愛日記,指尖划過“他冒雨送來的奶茶甜到心底”的字句時,窗外正傳來丈夫與維修工討論水管爆裂的喊話聲。這一刻的錯位感,恰似無數親密關係演變的縮影——**戀愛是兩顆星辰的浪漫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做中介,也不好混了

前段時間一位TOP10房企營銷總在飯局上放出豪言:“現在雖然沒地沒項目,但也無所謂,大不了開個門店做中介老闆,20多年的房地產經驗總能有口飯吃”。如果是2019年之前,他的觀點也許成立,但放到現在只能說他還真的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因為房地產的“食物鏈”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24中國房地產中介行業白皮書》顯...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50歲以後,最該討好的是這4個人,永遠別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世界很大,朋友很多,時間還長。可過了50歲才發現,人生就像一場減法,真正值得掏心掏肺的,不過寥寥幾人。五十歲之前,人們往往拼盡全力向外索求;直至五十歲過後,方才領悟要向內收斂。那些曾經追逐的名利、面子、社交,漸漸變得不再重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 天天要聞

你照亮了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才會照亮你

#心中的靈魂伴侶#活成陽光,成為一道光​每個人都喜歡身邊圍滿了人,被擁護,被人追棒,都想有人來照亮你,但是我們又不想成長自己,不想去行動起來,恐懼,依賴,退縮,……,將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但是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其實別人也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我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着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