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肩負着不同的使命,在感情問題上,我們可以參考父母或者他人的意見,可決定權一定要在自己手中。想要追求一份純粹的感情,那就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如果一直沉迷於套路、沉迷於貪婪,那勢必會與幸福擦肩而過。
張威是一個非常孝順的男生,從小到大他幾乎沒有頂撞過父母,而且在每個人生岔路口,他都會聽從父母的意見,比如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他明明有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可還是聽從父母的意見上了自己不喜歡的大學和專業,大學畢業後他又遵從父母的決定考進了事業單位,雖然有時候他也很惱火,可面對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決定時,他再一次妥協了。
愛情總是在不經意間降臨,在一次聯誼會上張威認識了小慧,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係。因為小慧的家境比較殷實,父母都是生意人,所以小慧全權包攬了兩人的日常花銷,對此張威並沒有覺得不妥。兩人談了一年多的戀愛,小慧有了結婚的念頭,因為再過兩年自己就30歲了,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無疑是非常致命的。
在張威和小慧的撮合下,雙方父母坐到了一起商討婚事。雖然小慧家境殷實,但在婚姻大事方面,父母的思想仍舊比較保守,非要男方按照傳統的流程來,而且還要求男方必須給15萬彩禮,儘管小慧的父母當場表示“你們給多少彩禮,到時候我們回多少陪嫁。”張威的父母卻死活不同意,因為要是拿了15萬彩禮,肯定會被街坊鄰居嘲笑的。
經過大半天的爭論,婚事仍舊沒有達成共識,兩家人只好不歡而散,婚事也暫時被擱置了。婚事被擱置後,父母就勸着小慧趁早分手,以她的條件還愁沒人嫁。其實對於張威父母的表現,小慧心裡也有些不滿,自己父母已經說得很清楚,並不是貪圖那筆彩禮,可張威的父母仍舊不肯同意,這不禁讓小慧打起了退堂鼓。
自從婚事被暫時擱置後,小慧和張威的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這段時間小慧也被父母勸得有些鬆動,所幸答應父母安排的相親對象,客觀來說,小慧的這個相親對象比張威優秀,無論是個人條件,還是家世,但小慧就是不肯,因為她終究沒有放下。就在小慧內心極度糾結時,張威出現了,時隔多日再見,兩人顯得有些生分,好在張威一直主動找話題,才沒使場面尷尬。
這次見面以後,小慧明顯感覺張威對她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因為張威對她更加體貼,更加寵愛了,這讓小慧很不適應。直到小慧無意間看到張威和母親的微信聊天記錄,看着對話框里那句“兒子,再晾她兩年,她不就敢要彩禮了,畢竟是30歲的老姑娘了。”這句話格外刺眼,也讓小慧徹底死了心,她當即和張威提出了分手,並且宣稱自己已經訂婚了。
兩人分手以後,張威垂頭喪氣回到家,張母興沖沖地說道:“兒子,怎麼樣,媽給你出的這招夠厲害吧,她是不是對你更加依賴了。等過兩年她歲數大了,只能嫁給你了,而且還不敢要一分錢彩禮。”看着自己母親神采奕奕的樣子,張威苦笑道:“媽,她已經訂婚了,我和她已經不可能了。”說完這話,張威低着頭回了屋,留下張母一人錯愕地站在那裡。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起莎士比亞說過的一段話:“愛情裡面要是摻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是真正的愛情。”誠然,婚姻也是如此!正如故事中張威一家那般,他們過於貪婪,過於算計,最終只得自食惡果。
寫在最後,關於結婚給彩禮這個事情,我不止一次地表過態,彩禮一定要不能免,但是彩禮的金額可以協商,具體要視雙方的經濟條件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