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您喜歡我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2021年10月10日16:12:01 情感 1580


朋友,您喜歡我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 天天要聞

或許是性格使然,我不喜歡熱鬧,自然也不喜歡交際。

我只是喜歡,一個人獨處,一個人靜靜地在自己的房間里,看書,寫文章,覺得這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這性格,我想,或許是從娘胎里與生俱來的吧。

從小到大,一直如此,從未改變過。

也正是這性格,導致我的朋友極少。

記憶中,在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三兩個合得來的人而已,也算不上知己。

但我從未覺得孤單過,畢竟我愛書。

小時侯,有小人書、故事書陪伴;大了以後,有雜誌及各種小說陪伴;到了現在,有手機有電腦陪伴。

我只恨空餘的時間太少,因為我想看的東西太多。


朋友,您喜歡我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 天天要聞

尤其是17年以後,在簡書和其他平台寫作以後,我更感時間的不夠用,那還有什麼時間去哀嘆孤單寂寞,那還有什麼時間去社交交際?

也正因為自身性格的原因,導致我在學校里,總是獨來獨往。

與其他同事,既不親密,也不生疏,遠遠地處着。

因此,每當別人之間,因這因那,有誤解有矛盾,而傷心難過時,我都毫髮無傷,因為我與別人沒有過多的交集,自然談不上傷心。

譬如,我們學校有少部分老師,經常聚在一起聚餐,或是自發聚在一起合夥開灶。

她們在一起,很是開心,感情自然也比我們不在一起開飯的親密得多。

對於她們的小圈子,很多同事,很是羨慕。

但於我而言,我倒覺得沒有什麼,因為我不喜歡這種模式,我覺得我不喜歡這種應酬。

我只是每天從家裡帶飯或是自己一個人煮,吃咸吃淡,吃多吃少,隨自己心水喜好,不用考慮遷就別人。

還有,更多的時候,我是想爭多些時間,來看自己喜歡的書。

如果與別人一起開灶的話,自然會消耗掉我的許多寶貴的時間,得不償失。

朋友,您喜歡我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 天天要聞

還有同事們平時聚會唱歌,我也一概不參加。

因為我的興趣愛好,不在這方面。

至於同事們在背後怎樣評價我,我也從來不在乎,也不去打聽。

因為我覺得,我的生活已足夠充實,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注別人的情緒評價。

我只是覺得,只要竭盡全力,把自身的本職工作作好,做到極致,做到無可挑剔,讓成績說話,其他隨他去。

因為,在單位里,領導喜歡看的是結果,至過過程,無需介懷。

這就是我,請轉身微笑,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特立獨行的人。

朋友,如果您喜歡我這樣的生活模式的話,就請點個關注吧,不喜歡的話,可以隨手滑過,沒關係的,我依然感謝您的到來。

畢竟,茫茫人海中,您我在此遇見,真心不易。感恩,感謝!

朋友,您喜歡我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 天天要聞

(聲明:圖片來自頭條免費圖庫,侵刪。謝謝!)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熟人面前這些話別亂說!專家揭秘最傷人的4種語言陷阱 - 天天要聞

熟人面前這些話別亂說!專家揭秘最傷人的4種語言陷阱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話在微信上發個表情包就能帶過,可當面說出來就像在友情里埋了顆定時炸彈?去年某高校心理學實驗室的一組監測數據顯示:78%的人際關係破裂都始於不當的言語表達,而熟人之間的語言傷害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是陌生人的3.2倍。
脫北者回憶錄:在中國第一次用衛生棉和母親的遭遇 - 天天要聞

脫北者回憶錄:在中國第一次用衛生棉和母親的遭遇

媽媽離開的那天晚上,勇善幫我上了一堂衛生課。以前我從沒看過坐式馬桶,她教我怎麼使用;我本以為要爬上去蹲在上面,跟我們在朝鮮用的蹲式馬桶一樣。她還教我在洗手台怎麼洗手,並提醒我使用牙刷和牙膏的正確方法。爸爸被捕後,我們家變得很窮,都用手指沾鹽
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缺錢,而是有人“很犟”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缺錢,而是有人“很犟”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家庭氛圍,本應溫馨融洽。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彼此扶持。可有時,卻因一人的“犟”,風波不斷。原以為,家是避風港灣。卻不想,因這份倔強,港灣泛起層層漣漪。倘若家庭中,“犟”的風氣蔓延,溫暖親情,便會逐漸冷
人生建議:不要過度提醒任何人,包括你的兒女 - 天天要聞

人生建議:不要過度提醒任何人,包括你的兒女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與人相處時,好多人習慣憑藉自身經驗和認知,頻繁提醒別人。他們覺得,這是對別人的關心和愛護。然而,這種看似善意的過度提醒,常常給對方帶來無形壓力,甚至破壞彼此關係。要是每個人都無休止提醒別人,那大家都會活在別
成年人改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埋頭苦幹,而是這些 - 天天要聞

成年人改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埋頭苦幹,而是這些

古人云:“謀大事者,首重格局。”人生漫漫,不少成年人一心埋頭苦幹。他們堅信,汗水定能澆灌出成功之花。可往往,卻忽略了前行方向,也忽略了自身格局。埋頭苦幹,確實是可貴品質。但要是方向錯了,格局受限,再多努力,可能也收效甚微。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女就知道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的兒女就知道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世間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着不一樣的軌跡。而兒女的狀態與行為,隨着時間推移,漸漸顯露出一種聯繫。不少人可能一開始沒注意,可仔細想想會驚訝發現,兒女的樣子,常常藏着一個人福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