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四川內江的一個小山村,在那裡提起王大爺家的事情大家都總能說上幾句,大家對趙大娘也是肯定有加直言是個能人,村上老一輩的人每每說起王大爺媳婦的事情也都是一陣唏噓。
60年代的農村(圖片來自網絡)
上個世紀60年代全國鬧饑荒就在那時王大爺的媽媽從縣城回來的路上撿到了當時奄奄一息的趙大娘,他們那個年代社會動蕩沒有誰清楚趙大娘原來的情況,只知道被王爺爺媽媽撿到的時候都只剩一口氣了,說是身子也被人糟蹋的不成樣子在王大爺家養了足足兩個月才能下地走路。村上老一輩的人對她的來歷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她肯定是落難的世家小姐,也有人說是以前參加了造反的學生,還有說是窯子裡面逃出來的。但是大家都肯定的是她讀過書有文化。
趙大娘比王大爺要大7歲,嫁給王爺爺估計也是為了報恩,那時王爺爺已經19歲了家裡在村上是數一數二的窮,窮的媳婦都娶不到。趙大娘養好傷後也沒地方去便在他家住了下來平時幫忙干點家務活,後來還是王大爺媽媽提了出來對她說反正你也沒地方去,家裡窮我兒子也娶不到媳婦,要不你給他當媳婦吧,我肯定拿你當親閨女一樣疼。趙大娘稍微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下來,自從嫁給了王大爺,大家都可以看出趙大娘是打算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和他過日子的,她原來估計在外面也是見過場面的人,同家裡人商量和鄰居東拼西湊借了些錢便開起了我們村第一個小賣部,他們家的小日子就這樣越來越紅火了起來,家裡從不缺吃不缺穿開始有了存款,趙大娘便開始幫助村上的各家各戶誰家有了困難都知道去她那兒總能有辦法。80年代的時候改革開放私人企業開始活躍起來她又去縣城倒騰起來後來不知去哪裡學來了做手套的手藝,便砸下重金買回兩台村民還沒見過的縫紉機開始做起了手套,後來生意越來越來越好便把村上年輕一些的各家媳婦女兒發動起來到她那兒培訓合格就可以上崗,生意就這樣越做越大在村上開起了手套長。
圖片來自網絡
就在他們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十里八村的嫉妒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風言風語的也就多了起來,最過分的一次是一次村民家有喜事一起吃飯的人多有人喝了酒當著王爺爺的面說“你小子還真有福氣,也不知是去哪裡討來個破爛鞋穿得洋洋得意的。”王爺爺本來就比較介意趙大娘不願說以前的事,風言風語的多了起來變同趙大娘就有了嫌隙,兩人之間開始了吵鬧。
那時王大爺的媽媽還在想着這也是年輕一輩的事情也就沒有多說什麼,結果突然有一天趙大娘不辭而別了,只給王大爺媽媽留下了一封信,感謝她當年的救命之恩,說自己本來也當算在他們家好好地過完餘生,在她身邊盡孝,可是王水介意她比他大這麼多,又老拿她原來的事情說事,自己與他估計也走不到最後。這幾年也為他家掙了不少錢,希望他們重新娶個媳婦不要再找她了。她自有自己的去處。
80年代的深圳(圖片來自網絡)
她走後王爺爺一直沒有娶妻,說是怕她那天回來看到會失望,他們家託人找她也從來沒有消息。有外出打工的村民說在廣州看到過可後來認真去找的時候又沒有找到,誰也不知道趙大娘去了哪裡?可是在四川的一個小山村一直有着關於她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