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2021年09月12日15:22:24 情感 1342

田靜一家在錯換人生事件中也是憑藉其兩方當事兒媳婦身份,着實紅了一把。

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 天天要聞

田靜是杜媽當年為兒子娶回家的媳婦。婚前憑藉老兩口一生的省吃儉用為其購買大三室的精裝房將其迎娶回家。如今有了一對可愛的孩子,由於杜媽身體原因,其娘家媽幫襯着照顧兩個小孩,杜媽出錢,田家出力,共同為兩個年輕人分憂解難,杜媽郭爸閑暇時間也經常去看他視若珍寶的兩個小孫孫,教他們認字、帶他們遊玩,無論走到哪裡,慈祥的爺爺懷裡永遠是孩子們幸福的港灣,奶奶肢體語言總是逗孩子們開心的法寶,一家人忙裡偷閒也經常各地旅遊小憩。小兩口工作穩定,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在兩個老人的扶持下,也是衣食無憂、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 天天要聞

這一切在錯換髮生後戛然而止了。

許媽對失而復得的親子一家愛不釋手,她感嘆於命運的驚奇和喜悅,立即拍板給兩個孩子改名換姓,田靜立即順應,如許所願給兩個孩子改名為奇奇和悅悅。今年的春節也是姚策生前最後一個年了,他內心無比渴望和養父母一起過,可望眼欲穿也沒等到的許媽去了千里之外的河南,陪伴親兒一家過了他們相認後的第一個團圓年。

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 天天要聞

也許從給孩子換名改姓的那天起,婆媳已生間隙,她已經斷然與杜媽背道而弛了。全然不顧及杜媽親子不久於人世的凄涼,無疑於給她的傷口灑鹽。大張旗鼓的認祖歸宗,這一切有悖常理操之過急的做法,更是對兩個老人雪上加霜。年輕人入世尚淺,而做為田靜父母及家人應該適當加以勸阻,畢竟姚策屍骨未寒,兩家人曾經是一家親。於情於理不能落井下石。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全家人一起去九江,他們一路高調直播和團聚的舉杯推盞的歡慶。全然不顧那個痛失兒子的兩個老人的孤寂和悲涼,從古至今國人都以逝者為大,“百日祭”是對逝者的尊重和緬懷,如果姚策地下有知,他曾經割捨不下的感情遭如此背判,他何以安息。可憐的杜媽與兒子亡靈隔時空相守了49天,讓兒子超度,那該是一種怎樣的痛徹心扉之時日。

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 天天要聞

這次的九江暖心之行,兩家吃喝住行備受關注,婆媳一家同台亮相為他們帶入了大量的人脈和流量,也帶來不菲的收入,為他們日後的網絡營銷賺足了人氣。如今姐妹兄弟都加入網絡營銷,事業做的風生水起。其全家由於站隊許媽,被許粉冠以國民好舅舅,國民好媳婦,國民好外婆榮耀之稱。全家人成了國民心中的典範擔當!


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 天天要聞

不知是利益所驅使還是見利忘義,5月8日的那次開庭,其國民好舅舅面對公然挑釁庭外秩序的大媽們感嘆: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田媳婦更是一路鮮花陪伴許媽其左右。不難看出,他們一家堪稱許媽的左膀右臂。他們深知,其一家的流量和小黃車離不開許媽的加持,許媽的粉絲堪比他們的衣食父母。他們一定是向著同一個方向眺望的人。事實也是如此,如今其一家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賺得盆滿缽滿。如今財大氣粗,直播間姐弟倆面對帶節奏的網友,時不時含沙射影劍指杜媽,讓杜媽腹背受傷。為此,杜媽還為此聯線郭威,做了澄清,可悲的是,好事者又借題發揮大作文章,讓杜媽又遭遇一輪新的網暴。無疑,每次的話題自帶流量對他們又是一茬豐收,只是可憐了杜媽!

記得你們曾經是一家人 - 天天要聞

無疑,他們是二八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和贏家,但如果以傷害別人為話題來斂取這種不義之財是會遭人垢病的,也會時無多日。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鄰里街坊那些事兒(5):潔癖和待客是兩碼事兒,不能混為一談

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關注點贊、評論與轉發!我們3樓的高阿姨在社區里工作,人長得不漂亮,但能說會道,關鍵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乾淨。聽對門葛大媽說,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結婚幾十年,她老公從來不讓她洗衣做飯收拾家務,就連兩個孩子小時候也沒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