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大齡女博士母胎單身,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2021年08月24日21:01:03 情感 1936


最近網絡上出現一個熱詞叫母胎solo,不知為何意,查了下某科:母胎單身是一個網絡用語,又稱母胎solo,簡稱“母so”指的是從出生開始,就一直保持單身,沒怎麼談過戀愛的人。


長期單身的人最怕的是遇見一個人,談戀愛。一直以來建立的城牆分崩離析。害怕受傷,害怕依賴別人失去自我,所以選擇單身


鄰居家一個姐姐,今年42歲了,海歸博士,高級白領,年薪百萬,有知識有文化有水準。但是一直沒有結婚,一直單身,甚至沒有談過戀愛。


42歲大齡女博士母胎單身,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 天天要聞

家裡長輩多次催婚,託人找她談話,她似乎提不起興趣,介紹優質對象,她一口回絕。家裡的長輩束手無策。她卻依舊我行我素,逍遙自在。


多年未見,有一次見面問起她原因,為什麼單身,她說她發現自己好像是讀書久了,不知道喜歡一個人應該是什麼感覺,好像還不是很開竅。


30歲之前一直沉迷學習,30歲出了社會好像習慣了這種獨處的感覺,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等更好的時候再談。


年輕的時候可以玩的朋友很多,不會覺得孤單,談戀愛也不是必須的。也一直沒有合適的對象一拖就拖到了現在。


現在她還信仰佛教,每天吃素,有時間就往庵子里跑,研究佛學,參透其中。大部分積蓄也為佛學研究做貢獻。


42歲大齡女博士母胎單身,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 天天要聞

她說現在回家也很少,基本上幾年沒有回來過,回家就是催婚,逼她去相親,她已經無欲無求。她想,她註定與青燈古佛常伴,這輩子她也不可能再結婚了。


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天南地北滿地跑,習慣了喧鬧大街萬家燈火而我一個人穿過,習慣了難過的時候抬頭仰望天空,習慣了自我癒合。


習慣並學會了享受單身的狀態,每天忙於用工作、社交、養寵、購物、旅行等興趣愛好充實自己的生活,代替戀人的角色,全方位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除了愛情,我還有100種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她說如果現在在去談戀愛,覺得會更不適應,習慣單身,喜歡單身,喜歡孤獨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狀態,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無欲無求又充滿矛盾的一個人了。


單身越久,越不容易找到另一半,單身時間久了,越越喜歡獨處。一但喜歡這中平靜,就在也不想依附別人。

42歲大齡女博士母胎單身,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 天天要聞

寧可高質量的單身也不要低質量的婚姻,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 ! 做到寧缺毋濫 絕不飢不擇食!只想下半生自己想開了看開了 只有靠自己 你才會幸福擁有一切!


結婚就意味着一個人的生活變成了兩個人的追逐,一開始嚮往美好的愛情,婚姻。生活的瑣碎和無形的傷害沒幾年時間就會把對愛情的幻想磨滅。


20年前的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面的家暴的名場面至今令人記憶猶新,堪稱經典,劇中馮遠征飾演的安嘉和是一位著名醫生,在外面是謙謙君子、溫和有禮,在當地位極高。


女主梅湘南,不但漂亮,還是老師。醫生和老師的搭配,在中國這個比較傳統的國度,是很多人的擇偶選擇。很多單身女子,希望自己的丈夫是醫生,這樣,就可以有一個一輩子的健康護航在身旁。這樣的丈夫,因為精通醫理,更加理解妻子生兒育女的辛勞,通常也是模範。


安醫生很幸運,遇到了一位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妻子。但是梅湘南沒有這麼幸運,安醫生因為性格扭曲,懷疑妻子與有外遇,長期對妻子進行家暴,製造家庭暴力,妻子幾欲逃出幾次被抓,抓回來一次又一次的毆打,最後終於逃脫。


42歲大齡女博士母胎單身,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 天天要聞

由於演員戲份過於真實,當時這部劇一出來,離婚率增加了。愛情一生經歷一次就好。不要幻想嫁給愛情,只有經歷了婚姻,才能明白嫁給愛情是一種完美主義的想法。


很多人相信愛情,但是更相信的沒有良人。所以一直不願意將就。


最近瘋傳網絡的杭州小區縱火案中的丈夫林生斌人設崩塌,起因是6月30日深夜,林生斌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消息,宣布自己已經再婚生女,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


細心的網友根據孩子的出生時間推算,林生斌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走出喪妻喪子之痛,另結新歡了。然而,四年來,他一直在社交媒體上扮演着“好丈夫”“好爸爸”的角色,還利用這些人設,開店賣貨撈金,消費逝去的親人,吃相實在難看。


林生斌娶朱小貞時朱家並不同意,浙江人嫌福建地偏,朱家也算是種等偏上,朱小貞義無返顧的嫁了,選擇嫁給了愛情。嫁給了愛情的的結局是母子三人葬身在火海中。甚至有證據指出林生斌參與並操控了這場縱火案。


42歲大齡女博士母胎單身,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 天天要聞

愛情就是個夢,一切都只是個夢,一直都只是自以為是,一直都只是一廂情願,一直都沒存在過。婚姻的殘酷讓夢醒清醒,讓夢破碎。


根據七夕的2021當代青年婚戀狀態研究:當代年輕人超過一半沒有男/女朋友,三分之一母胎solo,他們享受單身,更願意搞錢搞事業,通過豐富的愛好取悅自己。

男性擇偶更喜歡女生家境好,女性則希望在戀愛關係中佔據上風,可以自己買房和出錢約會,憧憬和“年下男”來一場姐弟戀。

現在的社會觀念在進步,女性越來越獨立,不再是要依附男人而活的舊社會,很多人都選擇不婚主義,不結婚不生孩子,一心搞事業。

當下戀愛模式更加自由,可以是掛名情侶,也可以把伴侶處成兄弟,還有人選擇周末夫妻、兩頭婚、紙性戀等親密關係,應對這個“內卷”的時代。

現在民政局針對離婚率太高也換上新標語了:“婚姻不一定幸福,單身不一定不幸福,出生是一個人,離開時也不可能是兩個人,愛情是奢侈品,沒有也行。”

你得明白最重要的是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財務,而不是某個人愛不愛你。一切淡然,獨立自主比什麼都強。現代感情早已淡漠。人生遼闊。眼裡不該都是愛與被愛。

婚姻是座圍城 城外的人想進去 城裡的人想出來,一定要找到那個能讓你溫暖四季的良人。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人過六十,我覺得壓力最大的是這3件事,怎麼辦呢 - 天天要聞

人過六十,我覺得壓力最大的是這3件事,怎麼辦呢

都知道,人過六十,江河日下,人生所剩不多了,很想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可是,我總是覺得自己的精神壓力太大了,一想到這些事情,滿腦子都在轉,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我覺得造成我壓力最大的是這三件事。1、高齡又作的母親。
警惕!被“優秀”毀掉的婚姻:她用42年踩出的血淚教訓 - 天天要聞

警惕!被“優秀”毀掉的婚姻:她用42年踩出的血淚教訓

在同學聚會上,42歲的王麗梅端着紅酒杯的手微微顫抖。當被問及單身狀態時,這個向來強勢的女碩士突然紅了眼眶:"以前覺得普通男人配不上我,現在連相親市場都成了被挑剩的。"她的故事,撕開了當代大齡未婚女性最真實的生存困境。作為27歲就實現經濟獨立
女人生活亂不亂?這5個細節一看便知! - 天天要聞

女人生活亂不亂?這5個細節一看便知!

在人際交往的迷霧中,想要了解一個女性的私生活狀態,往往不能僅看表面的言語與行為。真正的答案,其實就藏在那些不經意的生活細節里,像拼圖般拼湊出她真實的生活圖景與內心世界。社交圈:雜亂網絡下的生活縮影社交圈是反映一個人生活狀態的重要窗口。
大學畢業半年多,從 5000 塊到小十萬的逆襲! - 天天要聞

大學畢業半年多,從 5000 塊到小十萬的逆襲!

你是否曾在大學時,看到一些女生對男友的經濟要求,覺得離譜又擔憂自己的未來?就像我,大學時看到小紅書、抖音上女生要求男友畢業一兩年有一二十萬存款和穩定工作,心裡既嗤之以鼻又有些焦慮。還沒畢業就一心想賺錢,可直到畢業連 1 萬塊都沒存下。這是不
親情成“毒藥”,面對這樣的父親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親情成“毒藥”,面對這樣的父親該何去何從?

為什麼有人會希望自己的父親趕快意外死掉?這聽起來簡直大逆不道,但背後卻藏着無數的心酸與無奈。一位獨生女的經歷讓人感慨萬千。母親異地住院要手術,本沒打算讓父親來,可姨覺得讓父親掏錢能看看他靠不靠譜,不行就離婚。誰料父親連路費都沒有,非要開車來
19歲少女高考前的困境:家庭變故下的堅韌與抉擇 - 天天要聞

19歲少女高考前的困境:家庭變故下的堅韌與抉擇

為什麼一個19歲高二休學的少女,一家人要住在出租房裡,還要面對高考的壓力?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她的故事。曾經,她家生活雖不富裕但也安穩,還買了樓房。然而,2019年爸爸把全部身家投入項目,卻因口罩問題,180萬工程款分文未收回。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這三種活法 - 天天要聞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這三種活法

老伴先走了,再婚已經過時了,現在更流行這三種活法。一、重拾愛好,讓日子有滋有味人啊,有時候就得活得洒脫點兒,就像那句俗語說的“人生如戲,全靠演技”。這話擱喪偶的老人這兒,又有新說法了。以前啊,人一沒了老伴,就覺得這日子沒盼頭了,灰頭土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