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女子為非洲丈夫生下兩個孩子卻遭拋棄,留下2萬元逃回非洲

2021年08月17日23:20:18 情感 1275

在中國的社會中,許多人眼中理想的婚姻就是門當戶對的婚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種婚姻觀,是因為事實勝於雄辯,仔細觀察許多幸福的家庭後都能夠發現,門當戶對的小兩口家庭確實是比較穩固長久,而且幸福感比較高。

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實際上還是夫妻雙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相似。在當今的肥皂劇當中經常流行一種“性格互補”理論,即像個性格完全迥異的人結婚之後能夠將日子過得天天充滿新鮮感。然而事實上這樣的婚姻到最後都是一地雞毛,因為這顯然是一個婚姻悖論,兩個雞同鴨講的人在一起,又怎麼可能長久地維持感情?

所以,許多真正找到婚姻幸福的人和婚姻經歷過不幸的人,到最後都看出了門當戶對的好。也終於發現婚姻的本質其實就是夫妻兩個人能不能夠有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語言。而婚姻中的差異性越大這種狀態實際上就越難實現。

在深圳有着這樣一位女士,她曾經去過非洲工作,在那裡結識了一位非洲黑人朋友。通過不斷地接觸,二人也漸生情愫。這位姓余的女士當時認為自己找到了一生的真愛,徹底淪陷在對方的甜言蜜語當中。

社評:女子為非洲丈夫生下兩個孩子卻遭拋棄,留下2萬元逃回非洲 - 天天要聞

隨着二人的感情越來越深,余女士也決定告訴自己的家人自己找了一位非洲男朋友,而且表達了自己想和他結婚的想法。但是余女士的父母在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堅決表示反對,他們提出了許多現實的問題。對方的條件、婚後的生活該、孩子上學怎麼辦、雙方生活差異,在這一系列的問題中余女士和家人爭吵不休,始終沒有達成一致。

余女士認為家人無法理解自己的幸福,但是家人在替她擔心未來。最終,余女士和家人鬧得不歡而散,直接選擇了和對方結婚。婚後二人很快就有了兩個孩子,但是不幸的是小女兒患有先天性的疾病。這個時候的余女士感覺到了生活的重壓,而自己唯一能夠依靠的人就是自己的丈夫。

不過這個時候她的這位非洲丈夫也感受到了同樣的生活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他並沒有選擇去面對,反而選擇了逃避。他悄悄給自己的老婆孩子留下了兩萬元錢,然後就消失在余女士的生活中,一個人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社評:女子為非洲丈夫生下兩個孩子卻遭拋棄,留下2萬元逃回非洲 - 天天要聞

這時候的余女士感到了深深的絕望,孩子需要人照看,她無法分身出去工作。這時候她帶着絕望的淚水終於想起了家人的勸告,她很後悔,但是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毫無辦法的余女士只能奢求得到社會福利院的幫助,她想將孩子送給福利院撫養,但是福利院卻告訴她孩子的情況不符合接受條件。

有句話叫女人婚後流的眼淚就是婚前腦子裡進的水,這句話雖然有些過激,但卻深刻揭示了真實生活中婚姻不幸的女性的真實內心感受。余女士當初如果能夠聽一句家人的勸,到最後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婚姻不光是浪漫感情的結尾,更是全新生活的開始。如果只抱着王子和公主浪漫婚禮的大結局心理,到最後勢必會被瑣碎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愛情不是過完今天沒明天,過完一天少一天的生活,而是在積蓄對未來生活的能量。任何眼中只有“愛情”的婚姻,到最後多半都會迎來一地雞毛的生活。

社評:女子為非洲丈夫生下兩個孩子卻遭拋棄,留下2萬元逃回非洲 - 天天要聞

現在回過頭再看文章開篇的那番論調,或許能夠體會出更深的道理。婚前的年輕人都有過被愛情沖昏頭腦的時候,這個本是一件很無所謂的事情,但是當面對最後一步結婚的時候,請一定要慎重,婚前談的是情,婚後為的是家。只有確保跟對的人在未來的生活里能夠打造一個具有共同目標追求的家庭,才能夠在婚後迎來幸福生活。

婚姻除了存在共性也存在一定的特性,這一點無可否認。我們不否認婚姻生活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情況,有的小兩口確實性格迥異但是生活過得也不錯。但是這樣的例子其實只是少數,而且越是這樣的少數,越是存在對生活變得更好的共同追求。

如此說來,無論婚姻中雙方存在的差異有多大,最需要的是對日子越過越好的共同目標。如果這個目標不堅定,那麼差異越大這個目標就會越難以達到。

對於這件事情,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着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裡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