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談養兒防老已不現實了。因為子女少,且大多數自己都忙不過來,心有餘而力不足。況且,與其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
再者,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的獨立意識也越來越強。家庭有家庭的好處,個人生活也有個人生活的精彩。
而且,人多就容易引發矛盾,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多多少少會有代溝和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如果我們懷着平常心去看待子女養老這件事情,說不定我們會有意外的發現和收穫。
01、
我今年已經70歲了,有很多事情都經歷過了。在此,我謹以自己的經驗和看法來和諸位談一談養老這件事。
你如果想幫子女,不是不可以,但首先最好還是打消子女為你養老的念頭。因為有目的的幫助容易讓人失去本心,也容易讓事情朝着利益方向靠攏。
倘若你幫子女帶孩子,幫他們做家務等等,只是為了以後捆綁他們給自己養老,那結果只會適得其反。沒有人喜歡被算計,更何況是被自己的親人算計。
其次,你還要看看子女是否是真的值得你去幫。瞎幫既虧了自己,還慣了孩子,雙輸。我之前就是如此。
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老實、不善言辭,小兒子精明、能說會道,所以小兒子從小就受到我的偏愛,長大後也事事幫着他。
給他們一家做飯燒菜,雖然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想吃我做的。在他和媳婦準備買新房時,我也積極地將自己的積蓄一股腦給了他們。
結果如何呢?他們嫌棄我做的飯不好吃、不衛生,新房子買了之後也沒有讓我進去住。
經過這些事後,我也想開了。拿着養老金自個兒過自個兒的,他們願意給我錢就給,不願意我也不強求。
倒是有一件事出乎我的意料,我一向不怎麼放在心上的大兒子反倒每月都按時給我匯來一筆錢。這讓我意外,也讓我感動。
02
自立自強永遠沒錯,放眼四周,沒有幾個是養兒防老的。
隔壁的老張、斜對面的老秦,還有我的諸多老友等,他們退休之後都是一個人或者和老伴兒兩個人生活。有空閑有能力就幫幫孩子,平時的開銷都是靠自己。
此外,當父母的,大都是盡心儘力培養兒女,給自己留足養老錢。
孩子們小的時候沒有能力賺錢,也沒能力自己生活,我們便應當盡自己所能,教育好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
等他們長大了,有能力賺錢養家了,我們就應當放手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
有些優秀的孩子甚至已經在國外、在另外一個遙遠的城市生活。
倘若我們為了一己私利讓他們兩地奔赴,那不僅會給他們增添煩惱,也會讓彼此之間的矛盾更多、更深,讓雙方都不好過。
如果生孩子是為了給自己養老那太自私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我們不應該以親情的名義去捆綁子女、束縛子女。
03
對待子女不需要去考慮是自己吃虧了,還是佔便宜一類的!盡自己的能力幫孩子,然後自己要有退路,別過分指望子女!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也有許多事情我們能夠去幫助他們。
如果他們實在太忙沒法照顧孩子,我們不妨抽空幫他們帶一帶。如果他們夫妻之間因為什麼事情鬧矛盾吵架了,我們也可以儘力去勸一勸、開解他們……
當然,如果他們需要錢,我們有能力的話可以給他們一些。但不要把自己的積蓄都拿出來,要給自己留有足夠的余錢。
對子女期待值別太高,平常心對待就好。很多事情順其自然,不去過多強求,也不要太在意得失,餘生就會愉悅!
結語:
主觀上靠自己養老是不會錯的,只是自己要有個預先的打算,走到哪一步就按哪種方案來辦。
年輕時就努力賺錢養家,儘力讓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到了中年就努力存一些錢,為自己的以後打算。
退休之後可以閑散一些,能幫子女的就去幫,不能幫的就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子女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想着啃老,也不要一心指望子女養老。自強自立才是我們生存的根本。
獨立自主,不僅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悠閑自在,而且也會少了很多矛盾和不愉快。生活少了這些糟心事,我們不就多了很多樂趣嗎?我們不就能和子女更愉快地相處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