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七年級師生代表參加的一場以“陶語啟思,‘瓶’心築綠夢”為主題的師生親子共讀與環保實踐活動順利開展。活動以陶行知《創造宣言》為核心文本,通過深度閱讀與跨學科實踐,引領青少年感悟創造精神的內核,探索環保與創新的融合路徑。
活動中,學生們圍繞《創造宣言》展開沉浸式閱讀與熱烈討論,從“教育者造真善美的活人”的教育本質出發,結合“敢探未發明的新理”的創造精神,駁斥“環境平凡論”“年齡能力限制說”等觀點。學生韓依姌以“教育核心是創造”為切入點,闡釋文本中“行是知之始”的實踐觀;伍星則以“紙與筆”為例,論證平凡事物中蘊藏的創造可能;陳美琪通過莫扎特、愛迪生等古今案例,反駁“年紀小不能創造”的偏見。家長現場以陶行知“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崇拜的學生”理念呼應,師生家長共同喊出“以青春點燃創造烈焰”的鏗鏘宣言,在思維碰撞中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與認同。
隨後,學生們將閱讀感悟轉化為實踐行動,以廢舊塑料瓶為核心材料,通過填充石子、活性炭、紗布等物品,製作節水分層過濾裝置,並成功演示污水凈化過程。這一“變廢為寶”的實操案例,不僅直觀詮釋了《創造宣言》中“處處是創造之地”的理念,更將文本中的創新精神具象化為可觸摸、可感知的環保實踐,展現了“閱讀—思考—創造”的完整鏈條。
活動尾聲,學生們表示將以陶行知創造精神為帆、環保行動為槳,在生活的海洋中持續探索。此次活動以共讀《創造宣言》為起點,既培養了青少年“帶着問題讀、聯繫生活悟”的深度閱讀習慣,又通過“文本研讀—思辨交流—實踐轉化”的閉環,讓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的教育思想落地生根:不僅厚植了“垃圾減量、循環利用”的環保意識,更在跨代際的共讀共行中,構建起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的生動場景,為新時代青少年兼具閱讀素養、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成長路徑提供了鮮活範本。
指導老師 劉艷
活動花絮
附展演劇本
陶語啟思,“瓶”心築綠夢
一、共讀宣言
【畫外音:“同學們,明天我們將學習陶行知先生的《創造宣言》這篇文章,你們今天回家後自己先預習一下啊!”】
【場景轉到學生韓依姌的家裡,四名學生湊在一起,熱烈討論着,手裡拿着翻開的語文書。這時,學生韓依姌的家長從外面回家。】
家長:“你們幾個小傢伙聚在一起幹什麼呢?”
學生韓依姌:“媽媽,我們正在讀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呢。他說: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別人的驕傲!”
家長:“陶先生的話太有力量了!那你們從這篇文章里還讀到了什麼有意思的?”
(1)學生韓依姌(眼睛發亮,站起身來):
“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里講得特別深刻!‘教育者不是造神,而是造人;不是造石像,而是造真善美的活人!’這就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創造的意義所在啊!而且,先生還說‘敢探未發明的新理,即是創造精神;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即是開闢精神。’我們要有這種敢於探索未知的勇氣!”(眼神堅定,語氣激昂)
(2)學生伍星(也跟着站起來,拿起桌上的書揮舞):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這簡直是大錯特錯!(隨手拿起一支筆和一張紙)就像這紙和筆,再普通不過了,可那些大作家卻能用它們寫出流傳千古的佳作!陶先生還提到‘創造時,目光要深,開闢時,目光要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們不能被平凡的環境束縛,要憑藉創造精神,發現新的可能!”
(3)學生陳美琪(皺着眉頭,模仿質疑者說話):
總有人覺得“年紀太小,不能創造”“我太無能,沒法創造”。(不屑地搖搖頭)可事實並非如此!莫扎特五歲譜曲,愛迪生幼年鑽研,魯鈍的曾參傳承孔子道統,不識字的慧能光大黃梅教義。玄奘歷經八十一難取經,哥倫布糧水斷絕仍發現美洲,凍餓病纏身的莫扎特還寫出《安魂曲》。他們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努力、發揚創造精神,我們也能成就非凡!
(4)學生稅煜軒(眼睛一亮,加入討論):
“陶先生痛心疾首地呼喊‘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願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這是對創造多麼熱切的渴望啊!我們也應該懷揣這樣的熱情,去探索、去創造!”
(5)家長(再次強調,語氣堅定):
“你們理解的真不錯,陶行知也說過: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我相信,你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一定會成為讓老師驕傲的學生,不辜負陶行知先生的期望的。”
(6)四人(同時向前,站成一排,高舉書本,齊聲高呼,聲音響亮):“以青春為火種,點燃創造的烈焰!用行動回應陶先生的期許,讓平凡的人生綻放璀璨光芒!”
(7)學生韓依姌稅煜軒:我們領悟了陶先生的創造精神,決定付諸行動。環保就是我們的“試驗田”,快來看看!
二、實驗展示
(1)學生韓依姌手持廢舊塑料瓶和濾網,學生伍星協助擺放石子、活性炭、紗布等材料。
(2)學生韓依姌(指向材料,認真講解):“這是一個塑料瓶,我們要用這個來做一個節水分層過濾裝置!就像陶先生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這些廢棄瓶子在我們手中也能變成環保神器。”
(3)學生伍星配合遞材料,學生韓依姌依次填充材料,屏幕同步展示原理動畫。
(4)學生陳美琪(拿着一杯污水):“現在,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讓污水通過三層過濾!”(倒入污水)
(5)清澈的水流了出來,學生在一旁鼓掌。
學生韓依姌:“同學們,環保其實沒那麼複雜,只要我們發揮創造力,就能用簡單的材料做出大貢獻!”
三、總結
五名學生(整齊站成一排,面向前方):“讓我們以陶行知先生的創造精神為帆,用環保行動為槳,在生活的海洋中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