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學子|看我“七十二變” 黃梓珈:根系少年的多維成長密碼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同澤學校,六年級的黃梓珈宛如一顆閃耀的新星,憑藉著多元的才華與出色的成就,成為師生眼中 “根系少年” 的典範。近日,深圳市南山二外集團官方公眾號推出《南外學子》第15期,對這位優秀學子的事迹進行了發布。

在知識的沃土裡,黃梓珈以專註與熱愛深紮根基。她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體現在一筆一划書寫漢字時的認真與執着,憑藉紮實的書寫功底捧回廣東省少兒漢字書寫大會 “書寫小達人獎”;創新思維則在發明《即時手剎抗傾倒拉杆箱》時迸發,以 “小發明” 解決 “大問題”,榮獲區級科技節二等獎;而在南山區現場作文競賽中斬獲二等獎的經歷,更展現出她對生活細膩的觀察力與獨特的文字表達能力。作為圖書館 “明星小館長”,她用耐心和熱情服務師生,獲評 “同澤好少年”。​

藝術舞台上,黃梓珈同樣光芒四射。自幼學習朗誦與主持的她,主持過 30 多場校園文藝匯演,颱風穩健,頗具專業風範。在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上,她作為大灣區代表,用充滿力量的聲音傳遞少年風采,成為舞台上的 “發光體”。此外,她痴迷於傳統文化,通過《典籍里的中國》《河西走廊》等節目,與歷史對話,感受文明的厚重。她還在視頻號、雜誌上分享詩詞講解,講述紅色故事,讓傳統煥發新活力。​

身為科技小記者,黃梓珈展現出超越同齡人的勇氣與智慧。面對人工智能、芯片等熱點領域,她提前做足功課,準備尖銳的問題清單。在媒體鏡頭前,她從容不迫地與採訪嘉賓互動,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觀眾。​

公益之路上,黃梓珈也從未缺席。她化身 “少年警察” 普及安全知識,以國際環保志願者身份守護紅樹林,在兒童福利院陪讀,為視障人士擔任助跑員,用實際行動詮釋 “微小力量也能改變世界”。​

此外,黃梓珈的繪畫作品多次被收錄,還熱衷於非遺手工製作,不斷拓展自己的興趣邊界。談及成長秘訣,她以蘇軾為榜樣,追求 “主業出色,副業精彩” 的人生。從知識學習到藝術展現,從科技探索到公益踐行,黃梓珈在 “向下紮根” 與 “向上生長” 的平衡中,書寫着新時代少年的多維成長答卷,展現出屬於少年的蓬勃 “生長力” 。

(本文圖片由校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