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閱讀量很大,語文成績卻不高,作文也寫不好?

嗨,大家好~

你是不是認為:讀書越多的孩子,長大後語文成績會越好?至少,作文肯定寫得好。

跟一些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人都是這種想法。

嗯,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

畢竟,古人都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可是,讀書多,跟作文寫得好壞、跟語文成績實際上並不是直接的轉化關係。

很多家長有過切身的體會:自己從孩子的嬰兒時期就努力給孩子營造讀書的氛圍,不惜重金購入數目繁多的繪本、書籍,花費大量時間陪伴孩子閱讀。

但是,等孩子上學後,特別孩子上到小學高年級後,家長卻悲催地發現:從小費那麼多勁讀了那麼多書的孩子,語文成績非常一般,寫作文也很費勁。

於是,不禁發出靈魂拷問:這到底是哪裡出了錯?讀這麼多書都讀哪裡去了?

其實,閱讀與語文成績本來就不是正比的關係。有的孩子並不喜歡看書,讀書不多,可語文成績卻不錯,基礎知識非常紮實,基本不掉分,作文也寫得可圈可點。

那麼,那些讀書多卻語文成績不好的孩子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不外乎這3點原因。

第一,孩子不適合大量閱讀

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對文字天生不太感興趣。讓他讀書不如讓他幹活。

這樣的孩子若是家長硬逼着讀書,也多數是看個熱鬧而已,或者為了糊弄家長而做做表面文章。

有些孩子有視覺障礙或閱讀障礙,這樣的孩子看起來讀書不少,實際上真正看進去的內容並不多。

還有的孩子,基礎的字詞都讀不對、寫不對,修辭手法也搞不懂,看似讀書多,實際也進不到腦子裡多少。

第二,讀書的質量。

有的孩子讀書只愛看漫畫,一年看上幾百本,能提升寫作能力嗎?肯定幫助不會大。

抱着三流作家的書讀上一大堆,這些沒有什麼內涵和營養的書,孩子讀得再多效果也不會好。

只有那些文字流暢、能讓孩子建立起良好語感的書,才能讓孩子積累豐富的詞彙,潛移默化中學會各種修辭手法,建立起良好的語感,才能為寫作打好基礎。

第三,讀書時能否獨立思考。

看過一位老師說的話,很有意思,她說:“孩子是那種讀着讀着恨不得停下來寫點感覺的,還是老太太喝粥型溪流溪流讀着玩、消磨時間的?

這表述既尖銳又形象,令人不禁撫手大笑!

寫作其實就是創作,寫下來的文字其實就是作者思維邏輯的展現和思想的輸出。一篇文章看似是一個人駕馭文字的能力,但更是一個人認知能力的展現。

所以,就像這位老師所說,那些在讀書過程中時不時想要停下來寫感想的孩子,肯定是有所觸發和思考。這樣的孩子,讀書的過程不停地動腦思考,積累了豐富的思維火花,當他在寫作文的時候,觸發到大腦中儲存的這些“信號”,並串聯起來,比較輕鬆就能寫出一篇好作文。

反之,則不然。

若孩子確實喜歡讀書,讀的也是好書,但還是寫不好作文,那可能是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還沒有打通流暢,只要有好老師來點撥指導一下,肯定會厚積薄發的。

我女兒就是個這樣的孩子:喜歡讀書,讀書也不少,但小學時寫作文經常被愁到哭。

當時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找老師輔導、上網查資料,前前後後採取了好多辦法來幫助她。

就那麼幾個周的功夫,她突然就不發愁寫作文了,而且寫得越來越好,初中後作文經常得高分。

總結出來幾個方法,又用在其他孩子身上,也非常有用。

一是家長要多多與孩子交流書中的內容

孩子看完一部分書,家長要想辦法與孩子交流讀後的感受。也不用特意找時間,就接送孩子上學放學路上、吃飯的時候,零碎時間都行。

讓孩子隨便說說個人的感悟及觸動點,不用管他說多說少、說得對錯,只為激發孩子的表達欲。

、寫日記

讓孩子每天記錄一點日常生活,可以是事件,可以是想法,還可以是想象。

不限字數,不限體裁,甚至可以孩子口述,我們錄音整理。

也是為鼓勵孩子多表達,也是為留下那些思維的火花。

三、使勁誇

但凡孩子有獨特的見解,就拚命誇獎:這語言、這構思簡直媲美作家了!

多給孩子正向的反饋,孩子才會越來越喜歡錶達,愛上表達,作文才會寫好,書才會不白看。

當然,若要語文成績特別好,作文寫得特別優秀,可能需要一點天賦。

但是,若要語文成績達到良好,基本用不上天賦。見過一位理科學霸,四大名著都沒讀完一遍,語文成績相對其他科目不咋地,高考照樣進了最高學府。

只要將基礎知識學紮實了,作文能中規中矩寫滿字數,分數肯定不會太低。



感謝您讀到最後!點個“贊”和“在看”,並“分享”給更多的人看~

婉秋聊育兒,愛學習、愛思考的倆娃媽媽,歡迎關注,一起吐槽養娃的雞飛狗跳,分享養娃的的幸福快樂,總結養娃的的經驗教訓。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