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媽生了個體育娃,我不懂他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01


接柚子哥放學,隔着欄杆看到他們班排隊往外走。親媽一眼就看到了他,還敏銳地捕捉到他臉上藏不住的一抹微笑。
柚子哥自詡是個社恐,是個低調的小學生,就算有啥高興事兒,他也想努力做到不形於色。
不過啊,努力歸努力,大多數時候是藏不住的,就他那點小心思,基本上就明晃晃寫在臉上了。
看今天這態勢,藏不住的開心洋溢在臉上,眼睛裡都有光了。我腦子裡迅速閃過兩件事:體育課上嗨了,分數比某冤家高了
果然,柚子哥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小聲且興奮地說:“體測成績出來了,我全班第一。”
我粗略估計,這個體測全班第一,怎麼也能讓他開心一禮拜。小學男生的快樂,就是這麼幼稚單純。
柚子哥在學校的喜怒哀樂,九成以上都跟體育有關。
比如,前一陣兒的快樂源泉,是班級籃球賽。
雖然柚子哥籃球打的不咋地,身高也沒優勢,好在他對運動有熱情,閑暇時間打打球看看球賽,再加上最近在上籃球課,非常積極的報了名,還成了個小主力。
他一個喜歡足球的人成了班級籃球隊的主力,足以證明他們班的籃球整體水平一般般。全班集體落選學校籃球隊的選拔,班級整體身高也不佔優勢。
在這場比賽中,他們磕磕絆絆贏了兩場,小組出了線,進入了半決賽,然後連輸2場,得了個第4名。
雖然成績一般,但比賽帶來的快樂卻是長久的。
比賽前研究戰術,研究對陣幾班誰上場,誰先上誰後上,誰防誰,比賽後各種復盤,盤點比賽中的經驗教訓優勢劣勢。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回味比賽中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比如,那個瞅準時機投的籃,實現了班級得分0的突破;
那個非常默契的助攻,讓小夥伴投進一球鎖定勝局;
那個及時從對方手裡搶斷的球,打破了對方勢如破竹地進攻。
長得帥,會打籃球,還打的那麼好,可進攻擅防守,還能在層層包圍中進個球,簡直帥得不要不要的(澄清一下,我沒有親媽濾鏡,這是他自己說的)。
有時候我就想,我這麼低調的人,生了個如此自信的兒子,是單純的性別差異,還是基因突變呢?

02

柚子哥在體育項目上的自信,我不理解是可以理解的。

想當年,我上學的時候,體育要靠老師手下留情才能及格,自然是不理解體育生的快樂。

但我擅長學習啊,我在柚子哥面前立的可一直是「學霸」人設。

跟體育相關的項目我沒啥話語權,他該得瑟就得瑟。但他在學習上的自信,就讓我更難理解了。

用柚子哥自己的話說,他的學習成績屬於中等,再具體點,一年級中等偏下,二年級中等,三年級中等偏上,四年級就更偏上了(再次聲明,他自己說的)。

要知道,我大天津的減負還是很徹底的。
小學生在學校也做試卷,老師批改,但沒有總分,想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就需要自己動手加加減減,排名更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髒東西。
柚子哥是怎麼精準判斷出自己處於啥位置的呢?全靠感覺和對比。
這就要提到他在班裡的冤家朋友了,就稱他為s。s是柚子哥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冤家對頭。
柚子哥說s喜歡吹牛,說自己有幾千萬粉,籃球打得特別好,鋼琴考到20級了之類的。
柚子哥的快樂之一,就是戳破s吹的牛。比如,前一陣的籃球比賽,號稱自己籃球各項技術都全能的s,上場幾分鐘就被拿下了。
但該說不說,s的學習成績很好,一二三年級碾壓柚子哥,柚子哥只是偶爾英語比他高。
到了四年級,柚子哥驚喜地發現,他的數學和英語經常比s高,語文倆人是卧龍鳳雛,能打個平手,柚子哥的自信嘩啦啦就來了。
客觀上說,柚子哥的學習有了些許進步,但s也有了些許退步,他倆距離學霸都是有差距的。
柚子哥不這麼覺得,他衡量自己學不學霸的依據並不客觀,只要他比曾經的學霸分數高,他就覺得自己成了。
而且啊,柚子哥每次跟我說起考試,都是報喜不報憂的。
昨天剛發的數學卷子,他先告訴我他考了95,非常厲害,然後再列舉他的好朋友們考了多少分,以此來證明他確實考得不賴。
我可以根據他說不說s的名字,就判斷出s考的比他多還是比他少。他說s考多少分,一定是比他少,否則,s的名字就不會出現
當我對他的分數表示質疑時,他就會說,那個誰誰誰不及格,誰誰誰錯了四十多個。主打一個「比我差的多了去了,媽媽你要知足,我已經很厲害了」。
這就是小學男生的學習觀,只要自我感覺良好,只要有人比我差,我就是最棒的。

03

跟柚子哥好朋友的媽媽聊天,我倆感慨,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臭味相投很難成為好朋友。
柚子哥跟好朋友關注的東西幾乎一模一樣:體育課上好了,一天都開心;不管考了多少分,只要不是最後一個,自己就是班裡最靚的
好朋友湊在一起,可以聊世界各國的球隊,聊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就是不聊語數外。
不小心聊到主課,也僅限於聊語文老師留的作業多,數學老師總占課,英語老師總讓背課文。
每天去學校嘻嘻哈哈,回家蹦蹦跳跳,不聊學習,他們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仔。
但是,只要打開書包,就是一腦門官司。
書包是大型亂扔垃圾現場,語數外的整理袋,就是分類垃圾桶。
乍一看垃圾分類了,仔細拿出來瞧瞧,分類那叫一個亂七八糟:數學裡有語文,語文里有英語,英語里還有數學,亂七八糟塞進袋子里,真是難為整理袋了。
書包里還散落着很多沒有分類的垃圾,皺皺巴巴的試卷,揉成一團的聽寫紙,草稿紙,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寫的小紙條,敞着口的鉛筆盒,筆和橡皮的殘肢……
找篇卷子,把書包翻個底朝天,要放棄的時候發現,原來就是那一團。這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試卷就在手底下。
你看着亂,人家可不這麼想
當你對他的書包狀態產生質疑時,他會滿不在乎地說,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在他眼裡,學習相關的東西都是細節:做錯的題目,寫錯的生字,全是細節,都無需在意。
人怎麼能總盯着這些小細節,而不關注整天的快樂呢。
那些開心奔跑的體育課,蹦蹦跳跳的課間操,上廁所路上的嬉笑打鬧,比冤家學霸朋友分數高的快樂,才是上學的主旋律。
但話說回來,不得不說,四年級的期末,跟一到三年級還真是不一樣,卷子是真的多,基礎卷綜合卷專項卷,一天一小摞,三天一大摞。
只有看到這一篇篇卷子,老母親才鬆了一口氣,看來在學校也沒光玩,學習成果也不少
更多走心分享,關注▼▼▼@柚媽充電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