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地理跨學科主題研學,南方教研大講堂專家教師共研討

為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和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和廣東初中地理學科高質量發展,日前,“開展地理跨學科主題研學 培育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南方教研大講堂第97場在廣東省教育研究學術報告廳舉辦。

本次活動聚焦初中地理如何開展跨學科主題研學,培育學生生態文明意識這一主題,圍繞如何制定地理跨學科主題目標、開發課程資源、設計研學任務、激發學生積極性、構建評價指標等方面,推進地理跨學科主題研學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通過課例展示、專家評課、教研沙龍和專家講座等環節,進行示範引領、交流互鑒,促進初中地理教與學方式轉變,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

在課例展示中,深圳市寶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教師劉楊、河源市崇文學校教師羅鈺、湛江市第二中學教師王婷婷通過課例展示,基於區域自然環境和資源特色,分別展示了《珍愛紅樹林,建設生態城市——以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建設為例》《堅持生態優先,守護綠色明珠——以河源萬綠湖的開發與保護為例》《發展海洋漁業,保障糧食安全——以湛江對蝦養殖為例》等。這是廣東省初中地理學科落實地理課程標準提出的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立足於學生核心素養、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師生共同發展的教改實踐探索。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廣東第二師範學院、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深圳寶安中學等專家、教研員、老師代表圍繞開展地理跨學科主題研學,培育學生生態文明意識過程中的難點問題思想碰撞,激發火花和靈感。

據悉,本次南方教研大講堂既是廣東初中地理學科發揮地理學科綜合性、區域性、實踐性育人價值,開展地理跨學科主題研學課程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展示;更是廣東初中地理學科深圳、河源湛江三個教研基地開展跨學科主題實踐探索的一次成果檢驗。活動將對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培養,發展素質教育,助推廣東初中地理學科高質量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文|記者 孫唯 通訊員 施美彬圖|主辦方供圖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甘卓然

校對 | 馬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