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點評湖北美術統考:表現生活中平凡快樂瞬間,給考生極大發揮空間

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

攝影記者 張淵

12月3日,湖北省2024年美術學、設計學類統考(以下簡稱“美術統考”)落下帷幕,今年的題目有哪些變化,好畫嗎?極目新聞記者邀請了武漢市第十七中學資深美術教師阮友仁,就素描、速寫(綜合能力)、色彩三科試題進行分析點評。

鋼都中學考點外

素描:把握好光源方向和人物結構

本次的素描考題是:根據提供的二分之一女青年側臉頭像資料,用素描方式完成一幅畫面。

阮友仁老師表示,畫好素描,頭像是必經之路。考生對人物結構的掌握或對明暗的處理,都可以在素描頭像中體現。

本次的素描考題主要考查學生基本功,屬於常規範圍之內,又有些意料之外。“平時素描頭像訓練,一般都是畫聚光(一面來光)或者散光,這種左右兩面來光的打光場景,主要在攝影、電影中運用較多,在素描頭像中訓練不多。”阮老師說。

阮友仁表示,就人物角度而言,相對於平常訓練校對的正面、四分之三側面,這種二分之一側面相對訓練較少,學生素描分數容易拉開。想取得好成績,要把握好人物光源方向,找准人物結構、比例、透視、明暗、體積,關鍵是抓住人物形體特徵,重在塑造人物氣質,做到形神兼備。

鋼都中學考點外

速寫:考察綜合能力,學生有較大發揮空間

本次的速寫考題是《快樂生活》。提供了小樣圖是東漢時期的陶塑作品《擊鼓說唱俑》和兩個擊鼓造型的人物泥塑。要求借鑒圖樣,以快樂生活為題畫一幅生活場景(畫面至少3人)。

阮友仁介紹,東漢擊鼓說唱陶俑是一件富有濃厚民間氣息和地方風貌的優秀雕塑作品,兩肩高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動作誇張,張口嬉笑,神態詼諧,該陶俑代表了中華文化最早的說唱形式。

阮友仁分析,素描考題主要借鑒攝影,速寫考題借鑒了雕塑,是從姊妹藝術、傳統藝術中尋找考題,這也可以看出是藝考改革的一種創新。

素描考的是硬功夫,受到人物結構和構圖影響,自由發揮空間相對速寫來說較小。速寫則是考查學生形象記憶能力,應變能力,人物的動態,色彩搭配等綜合能力。

“現在學生專業和文化課學習壓力較大,這種對未來快樂生活的嚮往,可能是大多數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這種表現生活中平凡而快樂的瞬間,這種對快樂生活的表現給了學生極大的發揮空間!”阮友仁說。

美術統考速寫時間由半小時延長至兩小時,深入能力較強的、有較強造型能力,平時練習到位的學生,應該都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績。

色彩:重點表現靜物質感特徵

色彩主要考察色彩靜物畫,示例圖中包含透明貼標籤玻璃酒瓶一個,玻璃水杯一個,一疊豆角,一隻小鳥,淺色襯布一塊。要求考生根據附圖所示的內容與結構,用色彩寫生的方式完成一幅靜物圖。

阮友仁表示,今年的美術統考色彩考題中的透明玻璃瓶、水杯、豆角、小鳥等形象,在平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但在色彩訓練中練習相對較少,特別是豆角和小鳥。

他認為,色彩是事物最鮮明的直觀特徵,所以在考試中,構圖時先確定主次關係,然後快速鋪出大的色彩關係,色調應明快、通透、再細心表現不同物體的質感特徵,比如透明玻璃,小鳥的羽毛,蔬菜豆角,襯布的褶皺等,時間用在主體物的塑造上面。色彩重點表現靜物質感特徵,重在色彩表現,以彩表象。

阮老師提醒,美術統考結束後,除了部分同學參加校考要繼續學習專業外,不參加校考的同學要將學習重心轉到文化課的學習上來。藝考改革正逐步提高文化成績要求,文化課的學習成了重中之重。“祝同學考出自己水平,考進自己心儀的大學!”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